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24條

行政法24條

發布時間: 2021-03-03 00:57:10

❶ 行政強製法8條包含了行政法的什麼原則

平衡原則、比例原則、行政強製法定原則、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和救濟原則。

❷ 賠償損失在行政法中屬於什麼性質

單就賠償損失來說,它是一種民事行為,當事人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回,圍繞它發生的答是民事法律關系。但在「賠償損失」前面加上「責令」二字,意義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其性質就產生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大多數人認為「責令賠償損失」是一種行政處罰,屬於行政法律責任。《廣東省檔案違法行為處罰辦法》規定檔案行政處罰包括警告、責令改正、責令賠償損失等八項內容,明確將責令賠償損失歸入行政法律責任的范疇之內。《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的規定也很容易使人們認定為是行政處罰,《檔案法》第5章第24條規定,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損毀、丟失、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塗改、偽造國家所有的檔案的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

❸ 違反同一部法律多個條款的行政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根據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行政處罰應當遵循一事不再罰原則,我國行政法對一事不再罰原則明確的法律規定是《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按照通說觀點,對於行政法規不同條款的競合,一個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政法律規范的不同條款。如果每個法律規范的行政處罰權均授予同一個行政機關,但所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不同,該行政機關可以依據不同的法律條款,從一加重處罰。若處罰的種類相同,但將行政處罰權授予不同的行政機關,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只能給予一次行政處罰,給予兩次行政處罰的,最先作出的行政處罰是合法的,以後作出的行政處罰應認定為不合法

❹ 行政法案例分析

具體解析如下:根據行政處罰法第29條的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可見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一般為2年,本案中萬達公司在辦理變更登記時提供虛假驗資報告發生在1997年5月,而工商局直到2001年7月才發現該違法行為,因已過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時效,工商局此時再就該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不符合法律規定因此A項正確。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本案中工商局於2002年4月作出撤消萬達公司變更登記,恢復變更前的狀態的決定,本身並非行政處罰,更不屬於罰款,因此針對本案,由於萬達公司的虛假驗資行為已過追究時效,工商局只能撤消其變更登記這才是正確的行政行為。所以B項錯誤至於2004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問題作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決定也違法了追究時效的規定,同時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即具有確定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即使工商局先前的行政處罰有誤,也應經過法定程序先行撤消,再作出新的行政處罰。而不能用另一個行政處罰進行默認的補充和修改。因此C項錯誤關於D項,應當分清違法行為處於繼續狀態與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繼續狀態的區別。萬達公司憑一份虛假驗資報告取得變更登記後該違法行為即已結束,並不存在持續問題萬達公司連續4年通過年檢。只是說明其1997年5月的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處於持續狀態,如前所述萬達公司的違法行為已過追訴時效,並且沒有持續狀態,工商局並不能對其作出處罰,只能撤消原變更登記而對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行政處罰法僅規定處罰違法行為,並不處罰違法行為引起的後果,D項錯誤。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❺ 行政法中哪些條文與環境保護有關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2003-06-04)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2003-01-02)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002-0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000-07-0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1998-1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1996-09-30)

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 (2005-05-19)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 (1995-08-08)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12-01)

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 (1993-08-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1990-08-01)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1990-06-25)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2004-01-08)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 (1989-10-24)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 (1988-05-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理條例 (1987-06-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1986-1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 (1985-03-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 (1983-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1983-12-29)

暫時不知道有多少更新的,也就是最近頒布或修改的。

❻ 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罰。如果一個行為人違反了一種法律規范,可以由兩個機關作出種類不同的行政處罰嗎

您好,不可以的,一個行為只能罰款一次,《行政處罰法》第24條關於「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可以罰」整改「+」罰款「,但不能罰兩次款

❼ 行政法一事不再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版款的行政處罰。權防疫站發現張某繼續經營,再次處罰,顯然違反24條的規定,違反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另外,處罰決定做出後,張某應當在處罰期限內,依法履行處罰決定。在提起行政復議期間,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

❽ 行政法司法考試考哪幾個法

你好,司法考試其實不難,只不過知識量多,需要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只要堅持住每天看書復習,多背多做真題肯定沒問題的!
對於司考,有幾點:
1、很多非法律專業的通過了司考,而恰恰是法律專業的人考很多次還不過,法本專業的並非比非法本有天然優勢。
2、司法考試的題不是很難,只是考試的題很廣,因此要全面復習。
3、司法考試考得很細,看書時要一字一句弄清搞懂,切忌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不然在考試時會發現,題目都看過,答案不知道是什麼,等於白看。
4、關於課件,如果打算用課件復習的,最好報個網路班;如果自己找,是可以找到一大堆,但真正系統而的,那可能有點難道,而且這個時間成本太高了,特別到了後期,患得患失的,總覺得自己資料比別人少,浪費大部分時間在找資料上面,那就更得不償失的。
5、另外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最好能有前輩的幫忙,有什麼問題,可以向前輩們討點經驗,有什麼學術上的問題,也好請教。
6、關於資料,真題、重點講座、法條、輔導課件,這幾樣是已必不可缺的了。
7、至於學習論論平台,推薦「法考聯盟論壇」,那裡有很往年高分通過司考的師兄在線給大家答疑,對於備考這點很重要。

哦,說得有點多了,最後祝你司考馬到成功,思考必勝!

❾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的疑問

不同的違法行為,可以處罰兩次

❿ 行政法中「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法理學上的概念,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一事不再罰作為行政處罰的原則,目的在於防止重復處罰,體現過罰相當的法律原則,以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當前我國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還存在一定問題:一、《行政處罰法》對「一事不再罰」處罰主體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確定性。對幾個機關都有管轄權的違反行政管理法律;二、《行政處罰法》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對適用法規時的沖突沒有提供合適的沖突適用規則。相信隨著行政法治的發展與完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行政處罰是國家特定行政機關依法懲戒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個人、組織的一種行政行為,屬行政制裁范疇。行政處罰作為一種法律制裁,是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的一種懲戒、教育手段。目的是使相對人今後不再重犯同一違法行為。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按此規定,一事不再罰可界定為:行政主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行為人的一個行為無論是違反一規范,還是數個規范,受一個行政主體管轄,還是數個行政主體管轄,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是罰款,則罰款只能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吊銷營業執照或其他許可證,也可以是責令停產停業,還可以是沒收等,只是不能再罰款。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處罰法規定一事不再罰的范圍是有限的,僅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而不限制其他行政處罰種類的第二次或多次適用,在我國目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繁多、職權交叉重疊的情況下,仍不足以解決多頭處罰、重復處罰的問題。可以說,這條規定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理論上的不成熟和迫切的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及其協調。但我們不能據此來否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存在,這條規定正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立法旨意和精神,只是由於理論上不成熟。
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理解首先是對「一事」即「同一個違法行為」的理解和認識。所謂「違法行為」指當事人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而非其他違法或違紀行為。「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當事人實施了一個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一個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當事人在客觀上僅有一個獨立完整的違法事實。理解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而非一類違法行為。第二,同一個違法行為在實施的主體上,是同一違法行為人。第三,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違法事實而非一次違法事件。第四,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的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後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樣的規定,使一事不再罰成為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和人民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筆者就一事不再罰原則以及適用的一些問題談點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一事不再罰原則的涵義
什麼是一事不再罰,在理論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多種觀點。筆者認為,《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雖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一事不再罰,但對我們理解和界定一事不再罰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根據這條規定和執法實踐,筆者認為,一事不再罰應有以下3個方面的涵義:①同一行政機關對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及以上的處罰;②不同機關依據不同理由和法律規范對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及以上同種類(如罰款)的行政處罰;③違法行為已受到刑罰後,除法律規定或特殊情況外,不得再給予行為人行政處罰。以上三個方面內容不能分割,互為前提,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熱點內容
2013年在職法律碩士真題 發布:2025-09-23 14:44:55 瀏覽:492
黨內法規法律 發布:2025-09-23 14:43:08 瀏覽:156
寬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發布:2025-09-23 14:24:02 瀏覽:109
兼職到底受不受勞動法保護 發布:2025-09-23 14:21:52 瀏覽:608
土地開發法律服務委託合同 發布:2025-09-23 14:13:13 瀏覽:383
2016勞動法節假日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23 14:10:56 瀏覽:674
我們身邊的經濟法 發布:2025-09-23 14:10:53 瀏覽:780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發布:2025-09-23 14:10:41 瀏覽:58
民法通則與總則的區別 發布:2025-09-23 13:57:52 瀏覽:713
法學考研考幾門 發布:2025-09-23 13:57:47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