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非編勞動法

非編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3-03 03:52:38

①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怎樣辭職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如果需要辭職,只需提前3個月向單位書面提出辭職申請,經單位領導批准即可。

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程序是:

1、本人上向單位提交辭職申請;

2、單位在收到辭職申請後,三個月內應辦理相關手續(如果按規定不存在不能辭職的情況話);

3、單位將該人的辭職情況向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關於你的檔案問題:

1、當單位同意你辭職時,就直接將你的檔案放在當地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中心了;

2、你將和人才流動服務機構簽訂有關檔案管理的協議,並發給你辭職證明書;

3、如果你不願意把檔案放在該機構,可以再辦理完相關手續後,調動檔案到其他檔案管理機構。

(1)非編勞動法擴展閱讀:

單位人員辭職應注意的問題

1、目前,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

2、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

3、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

4、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

② 新勞動法同工同酬包括事業單位的人事代理么

新勞動法同工同酬包括事業單位的人事代理。

事業單位的人事代理是無編制人員,一般通過勞務派遣機構簽訂勞動合同,適用《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關於勞動派遣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63條: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2)非編勞動法擴展閱讀:

一、同工同酬的條件

1、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勞動工作量。

3、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

二、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台工資支付條例

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

1、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內容相同,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僅工資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應一視同仁。「所謂『同工同酬』並非要求他們的工資數額一樣,而是允許在同一工資區間內進行浮動」。

2、將同工同酬寫入法律法規當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資支付相關法規,「同工同酬」將首次作為立法內容。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別工資待遇。

③ 新勞動法事業單位臨時工與編制 大學生不如農民工

我很理解你的處境,我是事業單位搞人事的,看了你的問題後我大致了解你的情況。這不是政府欺負人,也不是大學生和農民工差距的問題。不過有一點你可以和單位協商,你是有權利為自己爭取的,而且是合理合法。
1,你是08年3月份通過考試招聘進入單位。然後讓你們上班,可由於種種原因編制沒有及時批下導致你們沒有工資,(這是可以理解的,政府部門辦事有時要一級一級上報批示,是要很多時間,已經見怪不怪了。還有就是人事局要統一開會批示開會討論後報各部門再下文件給編制,不可能為了你一家單位或幾個人特開會討論,所以有可能就如你所說托到見年1月份,實話告訴你,這已經算快了。我已經習慣了)
2.沒有編制但你已被該單位入用,只是編制問題沒下,可以讓你們上班,只是按照非編待遇,就如你所說是500元一個月。這一點你可以提出要求。至少要達到你們地區的最低工資水平,如上海最低工資960元,低於這個數字你可以通過勞動法給自己維護權利。
3.08年3月-09年1月,你們屬於非編也就是臨時工,你們的工資不由財政支出,所以財政局不給你們單位撥款,單位也就不會給你們按照其他正編的人員發,如你們單位屬於全額撥款的話,給你們發正編工資就等於啃其他正編人員的。那正編人員哪個肯干。所以你只能讓單位給你至少該地區的最低工資。還要給你們繳納社會保險。這是你應享有的權利。
4。如果你想在單位好好混,想混個一官半職,哪你就認了,不要和單位領導吵,否則對你影響不好。

④ 單位硬性要求非編員工每天上班比在編員工提前半小時,否則就算遲到。辭退時能獲得補償嗎

看公司規定,如果非編人員上班時間在標准工時,這個可以有,如果非編人員回上班時間屬延長答加班的,支付了加班工資,這個也是可以有的。最後,<勞動法>第41條規定員工加班每天一般不得超過一小時,最多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加班總時長不得超過36小時。

⑤ 新勞動法,機關單位的非編內合同工能跟編內合同工同工同酬嗎

依法應當同工同酬

⑥ 29歲 事業單位非編內工作 工作壓力大 同事間冷漠 該不該辭職

勞動者該不該辭職取決與勞動者本人,勞動者辭職,只需要提前一個月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3、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⑦ 事業單位聘用非編人員在簽合同中約定社保五險由本人全部繳納合法嗎

不合法,不符合勞動法

⑧ 在編人員發錢非在編人員不發錢這屬於違反同工同酬的勞動法么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與單位確認的是人事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所以在編人員的待遇不是按照《勞動法》調節的。而是依據《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管理條例》,其入職條件、學歷、經歷與合同制人員不一致,而且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組成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稱工資。而職稱工資是評聘結合的,所以工資組成不一樣,因此同工缺乏依據。
《勞動法》里的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制人員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員與勞務派遣人員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員、勞務派遣人員與單位確認的是僱傭關系而不是人事關系,其待遇依據《勞動法》,其待遇在錄用方式、勞動報酬來源、適用法律上與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不同。
下面給你個案例

事業非編人員能否主張「同工同酬」?

案例回放: 上海市某幼兒園(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招聘保育員,但又受編制所限,只能招用非在編人員。2006年9月1日,幼兒園招聘王某擔任保育員工作,期間幼兒園和王某簽訂了《非在編人員聘用協議書》,協議最後期限至2008年1月31日,協議中明確約定王某的工資為1000元/月。協議期滿後,該幼兒園向王某發出終止雙方勞動關系的通知,王某收悉後,認為自己在職期間與在編人員在相同的崗位,從事相同的工作,理應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要求單位按照同工同酬待遇為其補繳社會保險,單位卻認為王某與在編工作人員不具有可比性,不符合享受同工同酬的法定情形。於是王某於2008年3月1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支持王某請求事項的裁決;王某不服起訴至法院,法院經過審理後,判決駁回起訴;王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案件評析: 本案主要涉及事業單位中非在編制人員是否與在編人員應當享有同工同酬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事業單位都遇到過這一矛盾,因此,該案的判決對於類似問題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編制問題是事業單位對所聘人員實行不同管理的根本性標志。有編制的,簽訂聘用合同,適用《事業單位聘用合同辦法》;沒有編制的,通過勞務派遣機構簽訂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何謂「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工作崗位、從事相同的工作、取得相同的績效、獲取相同的報酬。也就是說只有王某能夠證明與單位其他員工「同工」的情況下,才能要求同酬,但如何衡量相同時間、崗位、工作內容、績效目前卻並沒有客觀的、統一的標准,要求獲取相同的報酬自然就沒有事實的依據。
更為重要的是,王某與其他在編人員在錄用方式、勞動報酬來源、適用法律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事業非在編工作人員依據勞動合同法主張與事業在編人員同工同酬,難以獲得法律支持。 本案中,由於王某系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王某與幼兒園建立的是勞動關系,適用勞動合同法,雙方在協議中對工資報酬的約定是明確的,而且王某在實際履 行協議過程中也未對工資數額及繳納的社會保險提出異議,因此王某要求按照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收入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沒有任何事實與法律依據。
通過本案,我們想給用人單位提個醒,在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的條款約定明確,尤其是對勞動報酬更應該明確具體,以免發生同工同酬爭議,這樣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才能更好地維護好單位的合法權益。

相關的你可以網路一下事業單位同工同酬的案例,網上有很多案例。法院都是不予以支持的,為什麼不支持,都有進行法律上的說明。

⑨ 請問,按勞運法規定,派遣工和聘用工有什麼區別

事業非編人員能否主張「同工同酬」?

案例回放:
上海市某幼兒園(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招聘保育員,但又受編制所限,只能招用非在編人員。2006年9月1日,幼兒園招聘王某擔任保育員工作,期間幼兒園和王某簽訂了《非在編人員聘用協議書》,協議最後期限至2008年1月31日,協議中明確約定王某的工資為1000元/月。協議期滿後,該幼兒園向王某發出終止雙方勞動關系的通知,王某收悉後,認為自己在職期間與在編人員在相同的崗位,從事相同的工作,理應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要求單位按照同工同酬待遇為其補繳社會保險,單位卻認為王某與在編工作人員不具有可比性,不符合享受同工同酬的法定情形。於是王某於2008年3月1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支持王某請求事項的裁決;王某不服起訴至法院,法院經過審理後,判決駁回起訴;王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案件評析:
本案主要涉及事業單位中非在編制人員是否與

在編人員應當享有同工同酬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事業單位都遇到過這一矛盾,因此,該案的判決對於類似問題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編制問題是事業單位對所聘人員實行不同管理的根本性標志。有編制的,簽訂聘用合同,適用《事業單位聘用合同辦法》;沒有編制的,通過勞務派遣機構簽訂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何謂「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工作崗位、從事相同的工作、取得相同的績效、獲取相同的報酬。也就是說只有王某能夠證明與單位其他員工「同工」的情況下,才能要求同酬,但如何衡量相同時間、崗位、工作內容、績效目前卻並沒有客觀的、統一的標准,要求獲取相同的報酬自然就沒有事實的依據。
更為重要的是,王某與其他在編人員在錄用方式、勞動報酬來源、適用法律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事業非在編工作人員依據勞動合同法主張與事業在編人員同工同酬,難以獲得法律支持。
本案中,由於王某系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王某與幼兒園建立的是勞動關系,適用勞動合同法,雙方在協議中對工資報酬的約定是明確的,而且王某在實際履

行協議過程中也未對工資數額及繳納的社會保險提出異議,因此王某要求按照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收入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沒有任何事實與法律依據。
通過本案,我們想給用人單位提個醒,在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的條款約定明確,尤其是對勞動報酬更應該明確具體,以免發生同工同酬爭議,這樣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才能更好地維護好單位的合法權益。

⑩ 貴州省針對事業單位非編職工可以和在編職工同工同酬不

不能,在編人員按《事業單位管理條例》支付待遇,而同工同酬出自《勞動法專》,非編人屬員按《勞動法》支付待遇,因此同工同酬是指非編人員之間的同工同酬。另外,政府也不可能讓在編與非編同工同酬,因為這是財政負擔不起的,非編人員實在太多了,另一方面就是經費渠道不同,在編人員屬於國家撥款,有經費來源,非編人員沒有經費來源,要嘛單位自己支付,要嘛由當地財政支付。

熱點內容
2013年在職法律碩士真題 發布:2025-09-23 14:44:55 瀏覽:492
黨內法規法律 發布:2025-09-23 14:43:08 瀏覽:156
寬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發布:2025-09-23 14:24:02 瀏覽:109
兼職到底受不受勞動法保護 發布:2025-09-23 14:21:52 瀏覽:608
土地開發法律服務委託合同 發布:2025-09-23 14:13:13 瀏覽:383
2016勞動法節假日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23 14:10:56 瀏覽:674
我們身邊的經濟法 發布:2025-09-23 14:10:53 瀏覽:780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發布:2025-09-23 14:10:41 瀏覽:58
民法通則與總則的區別 發布:2025-09-23 13:57:52 瀏覽:713
法學考研考幾門 發布:2025-09-23 13:57:47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