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九章第73條

勞動法第九章第73條

發布時間: 2021-03-08 10:36:17

A. 勞動法73條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的內容如下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回)患病;
(三)因工傷殘答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B. 勞動法第九十條是什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條用人單內位違反本法規定,延容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C. 勞動法第九條規定

勞動法第九條原文如下: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D.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的解釋

父母、配偶、孩子,當然是在沒有勞動能力的前提。

E. 勞動法中第73條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求指點!

第七十三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在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工作中,應當聽取工會、企業方面代表以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解讀】本條是關於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的規定。
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指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國家對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的行政執法活動。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一種專業性的行政執法,有著與其他部門和群眾監督不同的作用, 因此它是勞動合同法監督檢查體系中最主要的一種。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監督管理的主體是代表國家行使監督管理職權的勞動行政部門。
第二,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一種執法行為。這種執法行為具有六個主要特徵:
(1)國家意志性。行政執法是由具體的行政主體實施,行政執法的實質是國家行政權的運行,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可以說,行政執法是行政主體以其名義實施的國家意志行為。無論是行政主體還是行政管理相對人都必須服從國家意志。
(2)執行性。勞動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能夠將有關法律、法規和 規章的規定落到實處。
(3)具體性。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的相對人只能是特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機關作出的處理決定,也只能對相對人發生法律效力,不具備普遍約束力。
(4)強制性。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活動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後盾的,相對人只能接受並配合勞動行政監督機關的監督管理活動,相對人拒絕履行設定的義務,勞動行政部門有依法強制執行或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權力。
(5)優益性。勞動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行為依法享有優惠條件,行政管理相對人有協助的義務。
(6)單向性。勞動行政執法行為是行政機關單方發生的行為, 其效力的發生不以行政管理相人的意志為轉移。
第三,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一種行政法律行為。這種監督管理的結果會導致一定的法律後果的產生,如對違法現象和不當行為採取制裁措施等。監督管理主體要對這種後果負法律責任。 監督管理對象對監督管理處理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 訟。
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的分類
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按照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 (1)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普遍管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是地域管轄;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不包括鄉鎮一級。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423號)的規定,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委託符合監察執法條件的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勞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的內容
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監督的內容是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具體說來,就是本法第七十四條列舉的七項內容。
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聽取機制
行政部門對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涉及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與監督對象用人單位的關系,二是與保護對象勞動者的關系,三是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關系。理清三個方面的關系有助於監督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有必要聽取代表勞動者的工會、企業方面代表以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F.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是什麼

《勞動法復》第七十二制條是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6)勞動法第九章第73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G. 勞動法第幾條辭退補償

推薦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失業賠償感謝
勞動法,
用人單位,
失業保險
依據是勞部發回(1995)223號文第3條,此答規定帶有懲罰性質,主要是針對用人單位...如果企業沒有辦理失業保險,可要求企業賠償解除勞動關系後再就業前根據失業保險

H. 勞動法第72條規定的內容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謝謝閱讀!

I. 公司不按國家規定購買社保,違反了勞動法那條哪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的第72條明文規定:用回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答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同時,第73條中作了具體的補充: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1.退休;2.患病;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4.失業;5.生育。且強調「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此外,在第76條中還作了跟進說明: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綜上所述,您所在的公司,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89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97條: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100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所以,您可以上告到當地勞動局,狀告您公司侵權,由他們干涉解決。或者直接上訴電視媒體對其曝光。

J. 勞動法第三十九條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是,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中華版人民共和國勞權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熱點內容
紅黃藍時間的園方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9:31:23 瀏覽:117
破壞通訊光纜刑法 發布:2025-09-22 09:16:52 瀏覽:371
護理道德義務 發布:2025-09-22 09:15:52 瀏覽:644
德納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2 09:15:43 瀏覽:415
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範文 發布:2025-09-22 09:14:26 瀏覽:483
道德堂富靈 發布:2025-09-22 09:14:18 瀏覽:17
北京工傷律師在線咨詢 發布:2025-09-22 08:56:43 瀏覽:738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9-22 08:40:36 瀏覽:918
違反保密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5-09-22 08:35:56 瀏覽:841
論述我國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則 發布:2025-09-22 08:30:16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