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分地域
1. 《勞動法》全國是不是統一的各地區是不是可根據勞動法適當的修改
勞動法只是框架性的東西,實際操作中需要用其他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和部門規章補充,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各地的規定不一的現象。
2. 勞動法裡面的統籌地區是啥意思
統籌地區也叫統籌單位。根據國發[1998]44號文件規定,原則上確定地級以上行政區(包括地、市、州、盟)為統籌單位,達到一定人口數的縣(市)也可以作為統籌單位。所有單位和職工都要按照屬地原則參加所在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執行統一政策,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統一籌集、管理和使用。鐵路、電力、遠洋運輸等跨地區、生產流動性比較大的企業及職工,可以以相對集中的方式異地參加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原則上在全市范圍內實行統籌。
3. 勞動法中對於一類地區二類地區三類地區的定義
勞動法規定的地區類別,主要是由各省市區政府按照各地生活水平和工專資水平劃定的屬,用於制定最低工資標准,按照2010年江蘇省最低工資具體調整標准,一類地區從850元上調到960元,二類地區從700元上調到790元,三類地區從590元上調到67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准,一類地區從7.2元調整到7.8元,二類地區從5.9元調整到6.4元,三類地區從5.0元調整到5.4元。一類、二類、三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准分別較調整前增長了12.95%、12.86%、13.56%。按照江蘇省公布的標准,無錫屬於一類地區。
4. 勞動法調整勞動關系范圍
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指勞動法效力,即勞動法適用於哪些人。
我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我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各種勞動關系也是都由國家直接調整,無論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還是企業工人,都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其就業、工資、福利和退休待遇等等,基本上都由國家包起來,企業沒有勞動用工自主權,勞動關系直接表現為工人與國家的關系。因此,當時我國的勞動法律制度基本上是統一的。
但是,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我國的勞動關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企業進行了以推行勞動合同制為主要內容的勞動制度改革,在國家機關進行了以實行公務員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幹部制度改革。國家對企業勞動關系的調整方式,逐步從過去的直接調整改為間接調整,對公務員勞動關系則仍然實行直接調整。這樣,我國的勞動關系實際上已經形成有明顯不同的兩大類:一類是國家公務員勞動關系,一類是合同勞動關系。
在立法過程中,對於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存在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勞動法適用於我國的各種勞動關系,既適用於企業工人,又適用於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但是從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內容上看,除憲法已經規定的勞動者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外,基本上沒有能夠適用於公務員的方案,必然會給執法帶來混亂。而且國務院制定頒布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家公務員法》也列入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因此,將公務員列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不妥的。有的認為勞動法適用於企業工人、國家機關中的工勤人員和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不適用於公務員。但是,這一方案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情況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服務對象基本上是面向社會的純事業單位,如學校、醫院、基礎理論研究科研所等;第二類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如出版社、雜志社、應用科研所等;第三類是直屬於某一國家機關,並直接為國家機關的決策提供服務的事業單位,如直屬於某一國家機關的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第四類是國家機關在機構改革中原有機構改為的事業單位,但還繼續行使部分行政職能的單位,如一些行業總會等。因此,將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都由勞動法調整,學校醫院、科研所等一律實行合同制,顯然是不行的。二是社會團體(包括各政黨)
的勞動關系,從長遠看,應當同企業一樣實行合同制,適用勞動法,但目前我國的各政黨和工、青、婦等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參照公務員執行的,所以,現在就將所有社會團體的勞動關系都納入勞動法調整的時機顯然還不成熟。因此,這一方案也是不合適的。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調整范圍的規定,勞動法調整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其勞動者形成的勞動關系和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勞動者以勞動合同形成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勞動者,不是通過訂立勞動合同而是通過其他形式而形成的勞動關系,就不由勞動法調整,而由其他法律(如公務員法)調整。
5. 勞動法的調整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專(以下稱用人單位),屬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6. 在中國勞動法分省份嗎 還是全國都一樣
全國司法統一,浙江也一樣,就是注意:
1、在適用最低保障工資高低上有區別
2、各企業規章制度有別
3、有些項目是授予地方立法規范的,各省都訂立了詳細的實施細則,這很重要的
7. 勞動法分地區嗎
只要是中國就一樣!不分地區!
8. 請問勞動法存不存在地域不同而規定不同
勞動法全國就一份。地方法規可能不同。單位方面解除,要至少30日前通知員工。員工方面解除,要30日前通知單位。如果合同上約定少於一個月才能減少提前時間。
當然,公司違反勞動法,你隨時可以解除,不受這個限制。
9. 請問勞動法的條款可以根據地區選擇性的執行嗎
如果地方性勞動法規的相關規定不違反全國性的勞動法規,那麼可以按照地方性勞動法規執行。
如果地方性勞動法規的相關規定違反全國性的勞動法,那麼地方性勞動法規屬於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應當按照全國性的勞動法規執行。
10. 勞動法也分地區嗎
勞動法當然不分地區
你說的這個事情,可能跟當地的高校就業政策有關。
但是這么說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