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修訂前的行為適用

行政法規修訂前的行為適用

發布時間: 2021-11-19 22:34:38

1. 請問,行政處罰或者行政徵收對新規定出台前發生的行為適不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適用,是有一定的溯及力的.

2. 當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時,國家修改了原法律並宣布實施,請問其判決應該適用新法還是舊法

實行從舊原則,行為按照行為發生前的規則處理,新法不溯及既往,主要原因:

1、法律是行為和裁判的標准,應該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溯及既往性法律破壞了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2、溯及既往型法律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從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

3、新法在保障人權方面比舊法更優的時候,選擇適用用新法。

我國《立法法》第84條就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2)行政法規修訂前的行為適用擴展閱讀;

為正確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現就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經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和執結的案件(以下簡稱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具體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但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案件,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

第二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管轄規定的,人民法院對該案件繼續審理。

第三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送達規定的,人民法院已經完成的送達,仍然有效。



    3.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如何選擇適用

    執法人員在立案處罰的過程中發現《河南安全生產條例》和《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均對該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罰則,但二者規定的罰款數額不同,前者為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後者為二萬元以下。 分析: 對該企業的行為該如何處罰,辦案機構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應適用地方性法規——《河南安全生產條例》。理由是:《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參照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由此推斷,地方性法規應作為執法依據,部門規章只是參照適用。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應適用部門規章——《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理由是: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定的雙方是地方人大和國務院各部門,難以區分大小,效力等級相同。在同一層級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類問題的法律適用上,應當適用特殊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應當適用《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對該企業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原因如下: 一、正確理解《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規定,在參照規章時,應當對規章的規定是否合法有效進行判斷,對於合法有效的規章應當適用。實踐中,一些地方的人民法院、檢察院僅憑對《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的簡單理解,就在部門規章與地方性法規不一致時直接選擇適用地方性法規,這樣做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先對部門規章進行合法性審查,只要該部門規章是合法有效的就應當適用,然後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沖突的問題。 二、適當參照特殊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河南安全生產條例》是適用於河南省范圍內安全生產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問題、共性問題的法律規范,對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的規定僅僅是籠統的規定,它不解決某一領域存在的特殊性、專業性的法律問題。《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是適用於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的特殊性、專業性問題的法律規范,它比《河南安全生產條例》更專業、更具體、更有可操作性。 另外,針對本案的具體情況,筆者建議:本案可以依據新修改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在實踐過程遇到的其他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時,可以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有關規定。(作者:安陽市安監局 劉玉敏)

    4. 出台新的法律法規,那依據舊法規的條令具有的權利是否有效

    新頒法律對已犯罪犯是否有效,主要分以下兩類情況。
    若該行為已涉及犯罪,刑法有從舊兼從輕原則,新法刑事處罰重於舊法,則採用舊法量刑,若舊法量刑重於新法,則採用新法。這個也符合刑事訴訟利益歸於被告的原則!
    若該行為發生在刑法修正案頒布之前,且舊法沒有條款者解釋或約束該行為,則採取法律不溯既往的原則,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從舊兼從輕原則的理論依據;
    舊刑法和1997年現行刑法之間的矛盾問題,且主要是針對新刑法溯及力的問題。即新刑法對公布之前的行為是否認為是犯罪問題,以及如何適用等問題。
    「從舊兼從輕」原則具體舉例說明:
    首先,當遇到一個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頒布以前,此時要考慮的是先適用舊刑法,即行為時的法律規定(從舊)。
    其次考慮,如果是適用新的刑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則應該對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其次,如果是適用舊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舊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法規定的刑罰更輕時則對被告人適用舊法。
    最後,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適用舊法還是新法,既所謂的「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我國處理各種法律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刑法適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都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現時期主要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在特殊情況下採用溯及既往的原則。

    5. 違法行為發生於舊法實施前,但持續到新法後,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應適用舊法還是新法

    適用新法:違法行為發生在舊法實施期間,且連續到新法實施後被查處專,以查處的時間為准屬,不溯及既往。

    主要有兩條: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護的權利和利益;

    (2)行為具有違法性,即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民事違法行為分為違反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兩大類,前者指合同當事人沒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後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權利的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作為和不作為。違法的作為是指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法的不作為是指不實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為。

    (5)行政法規修訂前的行為適用擴展閱讀:

    構成要件:

    我國刑法規定有四百多種犯罪,從構成要件上進行分析,每一種犯罪都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

    6. 行政法規修訂前的違法行為,是按修訂前的法規處理或按修訂後的規定(修訂後處罰標准加重)進行處理

    根據從舊兼從輕原則,原則上適用違法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但如果新法處罰輕,則應適用新法。
    既然修訂後處罰標准加重,應當適用修訂前的法規。

    7. 案件發生在法律法規修改前,立案在法律法規修改後行政案件,如何使用法律法規

    實體法是法院對具實體問題的處置辦法,程序法是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組內織運用的原則,不涉及容具體問題。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就是實體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就是程序法。法不朔及既往,採用從舊從輕原則。在新法修改之前的違法行為,而在新法實施之後做出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舊的法律處罰較輕,採用舊的法律,新法處罰較輕,則採用新法。如果處罰沒有太大改變,則採用舊法。比如之前做出的行為,當時不是違法的,新法修訂後是違法行為,那就不能認定是違法行為,如果當時是違法的,而修訂之後不違法,那也不能認定是違法行為。

    8. 法的溯及力指的是新法頒布後對它生效前所發生的事件和行為可以適用的效力,我國目前採取的是何種原則

    我國在刑法上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對於刑法的溯及力,各國採取不同的原則,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從舊原則,即新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一律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具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具有溯及力,但舊法(行為時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時,依照舊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

    上述諸種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適應實際的需要,為絕大多數國家刑法所采,我國刑法亦采此原則。

    (8)行政法規修訂前的行為適用擴展閱讀

    我國修訂後的刑法典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97年10月1日修訂刑法生效前實施的行為,應按以下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對此,不能以新刑法典規定為犯罪為由而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即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的體現。

    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現行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處刑較當時的刑法要輕,也不例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適用當時的刑法。

    對一種行為刑法的溯及適用,只限於未經審理或者雖經審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的場合;已經生效的判決,不應根據刑法的規定加以改變,以維護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嚴肅性和穩定性。

    從法律學來看,溯及力是指,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其指定的范圍(時間與空間)內有對民事法律行為等行為的有無效力是否合法的決定力。

    5、《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的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的溯及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溯及力

    9. 如果違紀問題發生在2016年以前,適用舊的紀律處分條例嗎

    一般對2016年1月1日前發生的違紀行為原則上仍然適用舊條例,但在違紀行為分類和表述上不應適用舊條例,而應按新條例規定的六大紀律進行分類和表述。

    10. 被廢止、失效的法律 法規條例 行為發生在廢止、失效前 是否還能否適用

    行為發生在廢止、失效前,而沒有結案的案子,既適應舊法,也適應新法,如果舊法有利於犯法者,可以根據舊法處罰,如果新法有利於犯法者,可以根據新法處理。總之可以按照有利於案犯的法律處理。

    熱點內容
    司法警察招考 發布:2025-09-19 13:55:03 瀏覽:621
    勞動合同法73號 發布:2025-09-19 13:49:58 瀏覽:584
    上海廠房拆遷律師 發布:2025-09-19 13:29:36 瀏覽:237
    古代刑法徒 發布:2025-09-19 13:29:22 瀏覽:778
    飲用水條例 發布:2025-09-19 13:23:04 瀏覽:485
    刑事訴訟法第82條啥意思 發布:2025-09-19 13:13:55 瀏覽:16
    社區法律服務維權記錄 發布:2025-09-19 13:00:56 瀏覽:947
    與醫院相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9 12:40:46 瀏覽:917
    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9-19 12:40:08 瀏覽:929
    蔡軍法官 發布:2025-09-19 12:36:36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