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法是行政法嗎
① 什麼是統計法
答:統計法是調整統計部門管理統計工作、進行統計活動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由國家制定的關於統計活動的行為准則。具體地說,統計法規定了統計部門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及公民在統計活動、統計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包括統計行政機關的職權、職責;統計調查者與統計調查對象的權利、義務;違反統計法的規定或不履行職責、義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 統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統計法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廣義的統計法則包括了所有規范統計活動的統計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
② 統計法實施條例是什麼含義,與統計法是什麼關系,是對統計法的補充和細化嗎
首先,從法律位階上來講,統計法是狹義的法律,由最高權力機關即全國人大內常委會制定;統計法實容施條例是行政法規,由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制定,二者都是廣義上的「法」,但在狹義上,統計法是法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行政法規。因中央人民政府對全國人大負責,故統計法實施條例的法律等級低於統計法,也即統計法為上位法,統計法實施條例為下位法。
其次,統計法實施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是對統計法的闡釋和細化,因為統計法作為法律,具有高度抽象性,對一些問題規定的比較抽象和籠統,為了便於操作,國務院通過制定實施條例來將統計法細化,對具體問題規定的較為詳細。
再次,根據立法法的規定,下位法在對上位法細化的時候不得超過上位法規定的范圍,即統計法實施條例只能在統計法的范圍內進行解釋和細化,不允許超越統計法的范圍另行規定其他問題。也就是說,統計法實施條例只能對統計法細化,而不能對統計法進行補充。
③ 統計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統計大體分為兩塊內容: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
1.統計描述是統計分析的最基本內容,是指應用統計指標、統計表、統計圖等方法,對資料的數量特徵及其分布規律進行測定和描述;
2.統計推斷是指通過抽樣等方式進行樣本估計總體特徵的過程,包括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兩項內容
④ 統計法,建築法,預演算法,土地管理法.哪個是行政法
土地管理法。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回中而與答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⑤ 統計法是由哪三個部門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於2009年6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09年6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83年12月8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修正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
⑥ 統計法是法規還是法律
統計法,是指調整國家統計機關行使統計職能而產生的統計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版總稱。權它的基本任務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實行統計監督。統計法是國家統計機關行使職能的法律依據,也是國家進行社會經濟監督的有力工具。它對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⑦ 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3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3、《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修訂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是很必要的,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而且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秘密統計資料的安全。今後凡是絕密、機密、秘密統計資料,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表。
各報刊、雜志發表未公布過的統計數字,事先一定要送統計部門或有關業務部門核對,並辦理審批手續,以免造成混亂。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7年5月28日發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5、《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保障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貫徹實施,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7)統計法是行政法嗎擴展閱讀
統計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1、統計法律:即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關於統計方面的行為規范。
2、統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地方統計法規和統計規章。
3、地方統計法規:是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並於本地方實施的統計行為規范。
4、統計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統計的規范性文件。
⑧ 哪些法律屬於行政法
最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專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屬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等等
⑨ 統計法是由哪個部門制定頒布的
我國的立法機構是全國人大。
《統計法》是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⑩ 有一些法律叫《**促進法》,如就業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與勞動法、統計法行政法有什麼區別
這些《XX促進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某些事業的發展,在法律規則上主要是授權專性規則,法律後屬果也多是授益性的。勞動法那些多是為了打擊一些行為,保護XX權益,多是禁止性規則、義務性規則,法律後果多是懲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