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保障權
Ⅰ 勞動法有什麼用新勞動法保障誰的權益
到當地的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專線投訴.
Ⅱ 勞動法是不是保障勞動人民的合法權力
勞動法保障勞動人民的合法權利。
Ⅲ 關於勞動法如何保障職工權利
1、《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實際勞動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內動合同。
容2、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從一個月滿的次日起按雙倍工資計算,最多不超過11個月。
3、公共節假日上班的應當按三倍工資計算,雙休日加班的應當按兩倍工資計算,加點工資應當按1.5倍工資計算。
4、店長對員工語言上的侮辱應當是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權利,屬於民事法律調整范圍。
5、注意收集可以證明在該單位的勞動事實,勞動時間的證據,只要證據充分,可以考慮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或者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仲裁。
Ⅳ 勞動法主要有哪些保障員工的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勞動法》:
第三條制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一百零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處罰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Ⅳ 關於勞動法,如何保障勞動者權益
你應該感謝遇到一位難得的腦殘老闆,建議如下:
一、證據收集階段:
1、收集工作證據:包括工作期間的照片、錄音、錄像、考勤表、工作資料等,特別是你這份確認書太重要了,但你必須證明自己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時間有多長。
2、收集工資表證據:證明你每個月領到多少錢,或者你直接列一張表詳細記錄自己每個月實際領到多少錢,兩年內可以不用出具工資證據,因為一旦走法律途徑,公司必須出具證據反駁你的主張。
二、維護權益階段:
從你入職開始,滿一個月起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保,有月份未發夠3500元,你可以在工作即將滿12個月前,以掛號信郵寄方式將書面辭職書寄給老闆,理由為「因未簽訂勞動合同,未足額發放工資,未依法繳納社保」,同時郵寄《關於要求補發工資、補繳社保,並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賠償的函》,內容如下
1、補發違法剋扣工資:XXX元。
2、按照3500元作為繳費基數,補繳社保及公積金。
3、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賠償:11個月×3500元/月×2=77000元。
4、支付未足額發放工資被迫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1個月×3500元/月=3500元。
三、法律程序
1、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維權,但不包括上述第2項。
2、向社保機關投訴補繳社保。
3、向公積金中心投訴補繳公積金。
Ⅵ 怎麼用勞動法保障自己的權益
要保障資金的權益,首先要正確地使用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內條例及其它勞容動法規保護自己。
認識勞動合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這樣做可以減少勞務糾紛,正規的勞動合同受法律保護。
勞動合同內容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 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 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 勞動合同期限;
(四) 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 勞動報酬;
(七) 社會保險;
(八) 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Ⅶ 新勞動法如何保護我的合法權益
因為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處於弱勢地位,勞動法傾向保護勞動者,如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Ⅷ 勞動法是保護誰的權利
一、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 《勞動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二、勞動法也規定了勞動者的義務。 第三條「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三、勞動法也規定了企業的權利。例如: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