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超時加班支付薪酬

勞動法超時加班支付薪酬

發布時間: 2021-11-26 02:37:06

勞動法超時加班工資怎麼算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內報酬容;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國家法定休假日是300%。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1.75天。

Ⅱ 關於員工超時加班是否應該支付節假日工資的評析

我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卻不依據勞動法的上述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屬於違法行為,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Ⅲ 勞動法 超時加班

一、這樣的工作制度肯定不合法,你們屬於三班兩倒吧,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也就是說平均每月工作20.83天,166.64小時,按規定最多一個月不能超過36小時,你公司嚴重超時了。並且,加班要嚴格按照勞動法41條規定的程序執行,要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
二,加班工資按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Ⅳ 超時加班工資怎麼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Ⅳ 我們的企業違反了勞動法規定超時加班,工資又低連最低工資標准都達不到,我們該怎麼辦

1、准備好你以上所說的相關證據
2、先,到原單位協商要求其支付加班費,補足工資及對應的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自己先算好)
3、不成,到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進行舉報,由其出面解決
4、亦可直接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得到補償;(免費,但清律師得自己掏錢)
5、還可到法院起訴該單位,支付相應工資和補償

Ⅵ 加班時間超過國家規定,公司怎麼支付加班費

加班費按下列方式計算:

工作日加班加點的,按平常工資的150%計算工資;

雙休日加班的,按平常工資的200%計算工資;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按平常工資的300計算工資。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6)勞動法超時加班支付薪酬擴展閱讀:

如果節日期間加班卻沒有拿到加班費,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舉報,在提出維權主張時,要注意收集加班證據。如果拿不到加班費,勞動者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維權:

第一,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投訴,由其進行查處。

第二,因支付加班工資發生爭議的,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請求裁決用人單位支付加班加點費用及法律規定的經濟補償金。

依法維權時,勞動者一定要注意收集加班證據,例如考勤卡、單位就餐記錄等。如果申請勞動仲裁,要注意千萬不能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

此外,針對個別單位為加班的職工發「紅包」,並且把「紅包」視作職工的加班工資的現象,呂科長表示,「紅包」是單位對員工一年工作表現的肯定和褒獎,類似於年終獎,但並不能代替節日期間的加班工資。如果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可准備好加班記錄、勞動合同、書面材料等,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

Ⅶ 加班超時但公司按勞動法支付加班工資,可否以

您好!這種情況勞動者可以拒絕加班,也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如能更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Ⅷ 超時加班應怎樣計算加班工資

加班時長有法律規定,公司要求員工加班,加班時長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我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但是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等等情形時,不受上述限制。
加班費計算的規定。簡單的說,法律允許公司與員工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如果沒有約定就按法律規定。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加班費是這樣計算的:工作日加班費用為正常時間的1.5倍;周六日上班的加班費為正常工作時間的2倍;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加班費為正常工作時間的3倍。
三種工時制度:標准工時制度中,按照上述第四十四條規定計算。綜合工時制度,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超過部分按1.5倍,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按3倍計算。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只有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3倍計算加班費。
按照職工的工資標准可以計算出職工正常工作日每小時工作工資,以此基數可計算出加班費。
如果加班後,公司並沒有發放加班費,或者少發加班費,這時候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結果,可以在收到勞動仲裁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Ⅸ 勞動法有關:超時工資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加班工資應當按以下方式計算:
工作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150%;
休息日加班:日加班工資標准 =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200%;
法定休假日;日加班工資標准 =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300%.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熱點內容
新民事訴訟法釋明權 發布:2025-09-18 18:32:57 瀏覽:62
經濟法的短新聞內容 發布:2025-09-18 18:32:56 瀏覽:672
公章未備案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8 18:31:35 瀏覽:237
英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9-18 18:26:33 瀏覽:369
江蘇省法官培訓學院蘇北分院 發布:2025-09-18 18:08:37 瀏覽:337
2017一建法規精講班 發布:2025-09-18 17:54:19 瀏覽:446
中國法治的起源 發布:2025-09-18 17:53:15 瀏覽:411
婦聯基層組織條例 發布:2025-09-18 17:39:30 瀏覽:893
非稅收票據使用條例 發布:2025-09-18 17:17:35 瀏覽:231
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台指什麼 發布:2025-09-18 16:53:32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