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期日解釋
Ⅰ 刑事訴訟法中告知期限在三日內的包括哪些
1、《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款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回日起三日以內答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2、《刑事訴訟法》第40條第2款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3、《刑事訴訟法》第69條第1款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4、《刑訴解釋》第42條人民法院受理自訴案件後三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同時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Ⅱ 刑事訴訟法里「一個月」的司法解釋
一個月不包括開始的那一日,一般是以日對日,不以30天算。
Ⅲ 刑事訴訟法中的「期間」如何理解
不論刑事、民事,都不包括在途期間,即不應將在旅途中所消耗的時間計入法定或內指定期限之內。在期容滿前將訴訟文書交郵的,不算過期。中國《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Ⅳ 關於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2年3月14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Ⅳ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如下:
第一百零三條 期間以時、日、月計算。版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權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上訴狀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不算過期。
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
第一百零四條 當事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前款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Ⅵ 刑事訴訟法最新解釋內容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內容是:
1、刑事訴訟的任務和基本原則;
2、管轄、迴避、辯護與代理;
3、證據、強制措施、附帶民事訴訟;
4、偵查、起訴、審判;
5、執行以及特別程序等。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Ⅶ 刑事訴訟法中,立案之日如何確定
你所說的立案之日,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種是:公安機關接到報案或自偵線索之日起進入偵查階段的日子,或者屬於法院應受理的自訴案件,從法院決定立案之日起確定,即刑訴法中規定的立案日。而對於你說的6個月內結案,單指自訴案件正常的審理周期。公訴案件的辦案周期,每個環節規定的期限大不相同,法院在審理公訴案件時,按照正常的審理周期,簡易程序的,則從收案之日起二十日內結案,如是普通程序,則應在一個半月內結案。
Ⅷ 刑事訴訟法中期間的期限怎麼計算
刑事訴訟法的期間認定:期間以時、日、月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間以內。以時計算的,開始之時不計算在期間以內;以日計算的,應當從第2日起開始計算。以月為單位的,通常按照公歷月,不分大月、小月,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為1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
期間以時、日、月計算。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上訴狀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不算過期。
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