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行政法的追訴時效
A. 行政法中不服判決裁定的上訴期各是多少天
行政訴訟不服復判決、裁定的制上訴期限分別是15天、10天。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B. 請問行政法的起訴期限具有除斥期間嗎
起訴期限相當於民法的訴訟時效。屬於請求權。
除斥期間屬於形成權,不能與起訴期限混為一談。
C. 行政處罰法的處罰時效是多久
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行政責專任,給予行政屬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3)違反行政法的追訴時效擴展閱讀:
限制
適用條件限制
行政處罰適用是指行政主體在認定相對方行為違法的基礎上,依法決定對相對方是否給予行政處罰和如何科以處罰的活動。
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政處罰適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行政違法行為客觀存在。
2.行政處罰適用的主體是享有法定的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
3.行政處罰適用的對象是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違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責任能力。
4.行政處罰適用的時效,是指對行為人實施行政處罰,還需其違法行為未超過追究時效。
D. 行政法上的最長訴訟時效如何理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內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容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是司法解釋規定的。
理解這個規定要和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結合起來看,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單從這一規定看,由於在特殊情況之下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時間可能會與作出行政行為的時間間隔很久,而且沒有限制,但是,一方面如果間隔時間過久證據難以取得,即使有證據也會花費大量成本,另一方面,行政行為作出經過相當長時間之後,社會關系已經根據行政行為作出相應的調整並且已經定型,如果此時允許通過訴訟推翻,則對穩定的社會關系產生不利影響,損害他人利益。而且在某些情況之下,行政行為作出與知曉時間相隔十分久遠,當事人沒有察覺行政行為對自己明顯的影響,也說明行政行政行為對其影響甚微。這些原因共同決定了法律對此時間作了一個20年的限定。
E. 問一下行政處罰有個追訴時效 就是兩年時間 兩年後發現不得追責 那麼假如違反計劃生育兩年後才發現是否符合
朋友,你這一點國家早就想到了。所以國家早已經改了相關法律,他那不叫罰款,不是行政處罰。不然兩年之內沒有沒發現是不能追責的。但是他現在叫繳納社會撫養費,不是行政處罰,不受兩年限制呀。所以說他們賊精。
F. 對觸犯行政法規的行為的追究有沒有期限問題
當然有,只要你的行為沒有被行政機關發現並且立案,在你的違法行為結束兩年以後,便不會再追究你的責任了
G. 行政法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回訟的,應答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H. 關於法律時效
民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但有四種是「短期時效」:一是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二是出售不合格產品未聲明的;三是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是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損毀的。還有一種是涉外合同糾紛期間是四年。
民法通則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刑法上的時效一般都是追訴時效。
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行政法的追訴時效,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還有就是關於行政申訴、復議的期間規定。
追訴時效都有計算、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I. 刑法 民法 行政法的追溯時效
刑法--犯罪之日起;民法--知道或應當知道權益人的權益遭受侵害之日起;行政法貌似跟民法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