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哪些單位可以授權或委託行政法

哪些單位可以授權或委託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1-12-08 16:38:03

㈠ 哪些單位可以取得授權執法

授權執法是行政處罰權的轉移,經過授權,被授權的組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處罰,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授權的對象必須從嚴控制。行政處罰法規定授權的對象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個人不能成為授權的對象。

㈡ 《行政強製法》涉及到哪些機關單位

行政強制屬於行政法的范疇!它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行政相對人是指參與行政法律關系,對行政主體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地承擔因此而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組織。國家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此外依照法定授權而獲得行政權的組織,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你這里所指的機關單位應該就是行政主體了。 那麼那些機關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呢?具體說來,那些行政機關、機構、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我們把它分為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與個人三類來分析: 1、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a.務院; b.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c.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構 d.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機構 e.授權的內設機構,原則上內設機構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些內設機構經過法律法規特別授權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職權,考試中常見的有專利評審委員會,它是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工商局的內設機構,公安部下屬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邊防局是公安部的內設機構。 f.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 除了以上的六類,其他的國務院辦公機構、辦事機構、未經授權的內設機構、未經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這時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也分為六類: a.級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縣級到省級人民政府。 b,縣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這里與中央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是一樣的,基本上中央有什麼部門,地方也有什麼部門,這里要注意的是定語,必須是縣級以上,鄉鎮人民政府是沒有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沒有工作部門。 c.種派出機關,具有準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區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區公所及縣級政府或市轄區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辦事處。 d.央機關或機構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 e.授權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稅務所, f.定條件下的綜合執法機構,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和組建的綜合執法機構 除以上六類之外,其他的地方政府辦公機構、辦事機構、未經授權的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以及未經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都不具有行政主體的資格。第三大類是非政府組織和個人,非政府組織經過授權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包括四類: a.授權的企業組織,如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電信企業等公用事業企業。 b.授權的事業單位。 c.授權的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 d.授權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以上四類組織可以根據授權獲得行政主體資格,這里必須是授權,僅僅委託不產生主體資格的取得。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凡是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機關,機構,組織,都可以涉及到行政強制中。

㈢ 行政法中的(委託與受權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的異同(一)共同點:

1、都是非政府組織,是國家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2、都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

例1:國家圖書館對讀者有公共管理的職能。

例2:學校對於家屬區的管理和大的學校里的紅綠燈等的管理,應該給學校一定的行政管理權。

(二)區別點:

1.法定依據

行政授權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依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視為行政委託;行政委託不強調有明確的法定依據,只要不違背法律精神和目的即可。

2.法定方式

行政授權的方式有兩大類:一是直接授權;二是間接授權,即法律、法規規定某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將某個特定的行政職權授予某個組織。

行政委託的方式較為靈活,由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以具體的委託決定來進行。

3.法律後果

行政授權的法律後果,或者是使得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的職權內容增加,或者使得本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在授權范圍內能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

在行政委託,不發生行政職權和職責的轉移,受委託的組織並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職權,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體資格。受委託組織根據行政委託行使職權必須以委託的行政主體的名義,而不是以受委託組織自己的名義進行,其行為對外的法律責任也不是由其承擔,而是由委託的行政主體承擔。

㈣ 授權和委託的行政主體有哪些

打個比喻吧,在經銷領域,授權給某人經銷權就是這個人可以自由處理授權地區的營銷事務,盈虧和授權者沒多大關系。而委託就類似於把一個店雇個人經營,責任還是由老大承擔。不知道我這個比喻你能不能明白。
至於職權問題,這個幾句話說不清,要看具體規定,要弄明白被授權機關可以獨立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而被委託機關則不能。然後各部門的職權就要靠法條和題目來記憶了。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行政關系包括四類: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內部行政關系。

你的那個題目,A是政治法的調整對象,政治法包括組織法、選舉法、中央與地方關系法、立法決策法、監督法、國籍法和公民基本權利法、軍事法
B 村委會是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也不是行政主體
C項我說不準,但是我個人感覺央行在公開市場買賣債券的行為是不受行政法調 整的,因為這並不是其行政職能的范疇,應該是經濟法調整的吧
D項我認為是正確的,屬於行政管理關系

我的行政法學的不好,這個題目可能會答錯,但是關於授權和委託的那部分應該是對的,樓主如果有好的答案麻煩告訴我一聲,大家共同進步

㈤ 那些單位有行政執法權

有權享有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有:

1、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2、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

3、受行政機關委託行使一定行政處罰權的受託組織 。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有權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有三類:

1、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主要是依法履行外部行政管理職能,依法得到明確授權,代表國家在某一領域內行使行政管理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公安、工商、稅務、土地、審計、衛生等部門。

2、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工商所、稅務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依相應法律、法規享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他們必須在授權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超過授權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幅度、數額的限制,該行政處罰無效。如《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稅務所可對個體工商戶及未取得營業執照而從事經營的單位、個人實施罰款數額在一千元以下的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託行使一定行政處罰權的受託組織。根據行政管理的實際的需要,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處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5)哪些單位可以授權或委託行政法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㈥ 行政主體中,法律授權的組織有哪些

授權的企業組織有以下幾種

一、授權的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如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頒發屬於教育部相關法規授權),國家電網(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權),銀行(貨幣管理權:沒收假幣、更換破損貨幣);,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電信企業等公用事業企業。

二、或者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授權的自治組織,如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可以成為行政主體,這里的法規指的是國務院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包括規章。

(6)哪些單位可以授權或委託行政法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的職權通常由憲法和法律規定,主要分執行與管理兩個方面。在執行方面,中央行政機關執行代議機關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地方行政機關除執行上述法律和決定外,還要執行上級行政機關的命令和本級代議機關的決議。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機關管理全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務,而地方行政機關則以管理內政事務為主,不管理外交事務,軍事方面的管理事務也很少。

行政機關在執行和管理的過程中,有權作出行政決策,發布行政命令和行政決定,並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數國家的行政機關實行合議制外,一般國家行政機關都實行首長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行政機關都實行首長負責制。

㈦ 現實中,有沒有行政執法權被委託和授權出去的區別於行政處罰的授權和委託。我問的是行政執法權。

行政執法權包括行政處罰權。行政法上所稱的授權一般指法律、法規的專授權,委託則是指一行政屬機關委託其他行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行使行政執法權。最主要的就是行政處罰權,當然,還有行政許可權等。我理解你提問中的授權和委託應該指的都是委託,或者叫法定委託,即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將行政處罰權委託給其他符合條件的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行使。但實踐中,仍有沒有法律依據而行政機關卻進行了委託,我們一般稱之為一般委託,但這樣的委託在學理上存在著極大的爭議。

熱點內容
寫字間保潔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9:23:02 瀏覽:805
找律師咨詢一下勞動法 發布:2025-09-16 19:22:25 瀏覽:506
法哲學法社會學實證法理論 發布:2025-09-16 19:12:57 瀏覽:447
最高人民法院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6 19:08:40 瀏覽:167
財務對賬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6 19:08:30 瀏覽:696
病案科室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9:08:29 瀏覽:328
國外法院 發布:2025-09-16 19:05:21 瀏覽:743
醫療診所規章制度免費 發布:2025-09-16 18:54:04 瀏覽:700
烏蘭察布市司法局 發布:2025-09-16 18:50:47 瀏覽:445
經濟法以社會本位為原則強調社會公正 發布:2025-09-16 18:33:12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