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已經廢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內: 第五百五容十二條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1)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擴展閱讀: 部分條例廢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已於2008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為進一步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審判實際需要,決定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27件司法解釋(第七批)。廢止的司法解釋從公布之日起不再適用,但過去適用下列司法解釋對有關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仍然有效。司法解釋名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6條、第205條、第206條、第240條至第253條、第299條,發文日期或者文號:法發〔1992〕22號,廢止理由:民事訴訟法已經修改。
㈡ 求助:新民事訴訟法第205條,是一款規定還是兩款規定。
新的民事訴訟法第205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經查,是一個自然段的,所以不是兩款,只有一款的,一般只稱第某條,不分款。
㈢ 最新民事訴訟法第205條有幾款規定。是兩款還是一款
民事訴訟法第205條有兩款規定,此規定是對再審法律有效期的規定,第二款是對發現最新證據的提起再審的法律有效期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6、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7、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8、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9、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10、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11、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12、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13、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3)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一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㈣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是否還有效
已經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回釋:
第五百五十二條本答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4)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擴展閱讀:
部分條例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已於2008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為進一步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審判實際需要,決定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27件司法解釋(第七批)。廢止的司法解釋從公布之日起不再適用,但過去適用下列司法解釋對有關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仍然有效。
司法解釋名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6條、第205條、第206條、第240條至第253條、第299條,發文日期或者文號:法發〔1992〕22號,廢止理由:民事訴訟法已經修改。
㈤ 最新的民事訴訟法第205條有幾款規定
第二百零五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㈥ 民事訴訟法中第200條里總的有幾款,是哪幾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民事訴訟法中第200條里總的有一款十三項。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6)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擴展閱讀: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㈦ 新民事訴訟法205條屬除斥期間或是訴訟時效期間
屬於不可中斷之時效,應是除斥期間,即在六個月內不行使權力,過期將失去救濟機會。謝謝!望採納。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有哪些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4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請問,此處的「銀行」是指哪個銀行?是指中國人民銀行,還是指其他金融機構?是否包括農村信用社?請予解答。
答: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發(1990)328號《利率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利率管理的主管機關,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利率管理權。國務院批准和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各種利率是法定的利率,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變動。金融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以法定利率為基礎自行確定的利率為浮動利率。金融機構確定浮動利率後,要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4條規定中的銀行同期最高利率是指法定利率,即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利率;同時,其他金融機構的利率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制定的利率范圍內均有所浮動,但一般是確定的。故應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的法定利率范圍內確定最高利率。
㈨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20條什麼意思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20條的意思是,申請執行人撤銷申請後,可以在申請執行的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
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申請執行人撤銷申請後;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條:因撤銷申請而終結執行後,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9)對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適用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1、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2、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作用,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則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很大影響;
3、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圍繞解決民事糾紛這一基本任務,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務的階段組成,同時各個階段相互銜接,依次連續進行。
㈩ 新民訴法與現行民訴法在申請再審期間的問題上如何適用
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2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2012年新《民事訴訟法》修改了三方面內容:一是將2年的申請再審期限規定為6個月;二是將起算點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開始的事由由兩種增加為四種;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開始起算3個月規定為6個月。
對申請再審期限的起算點規定
申請再審期限的起算時間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自當事人知道再審事由時起算,該種方式有利於保障當事人的權利,但有時缺乏操作性,很難判斷當事人是何時知道再審事由;二是自裁判生效時起算,但當事人在裁判生效後知道再審事由的,從知道再審事由時起算。該種方式起算時間比較明確,同時兼顧了當事人在裁判生效後才知道再審事由的特殊情況;三是對裁判所依據的判決、裁定等具有明確判斷標準的事由被撤銷或被否定時起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沒有明確再審的事由,也很難斷定再審事由是被何時知道的。
新民訴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起算,但出現法律規定的四種事由之一的: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事由時起算。
新舊法對申請再審期限的銜接問題
在法律適用層面,首先面臨的是如何處理《民事訴訟法》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即對於法院在新民訴法施行前已經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或執結的案件,是適用新民訴法還是原有規定進行處理。為避免司法實踐中對這一問題產生分歧,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按照「實體從舊、程序從新」法則,確立了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新民訴法的一般規則。
《規定》對法院審查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間的新舊銜接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審查確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間,但該期間在2013年6月30日尚未屆滿的,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這樣規定可以與新民訴法的立法精神保持一致,督促當事人及時主張權利,穩定社會關系,從而做到保護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與維護生效裁判的權威性、穩定性的有機統一。
當事人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申請再審屬於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2年後,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這三種情形,仍應適用修改前的民訴法第184條的規定確定申請再審期間。由於新民訴法第205條改變了這四種情形下的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間的起算點,《規定》對此明確了適用修改前的民訴法的做法,避免了一概適用上述一般性規定而出現限制或剝奪當事人申請再審權的問題,從而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