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程序

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程序

發布時間: 2021-12-19 20:18:45

Ⅰ 刑事 普通程序是否可以轉為簡易程序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不可以轉為簡易程序;但簡易程序可以轉為普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或者第二節的規定重新審理。這就是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由於簡易程序轉入普通程序後,案件要進行重新審理。

(1)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程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

第二百一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一十六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第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審判人員應當詢問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意見,告知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法律規定,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第二百一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經審判人員許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同公訴人、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互相辯論。

第二百一十九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關於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意見。

第二百二十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Ⅱ 法院簡易程序,普通程序解釋一下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通常適用的訴訟程序。在中國,分為刑事和民事兩種普通程序。刑事普通程序是相對於「特殊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而言的。包括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等程序。

普通程序 :是指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訴訟案件時通常所適用的程序。從普通程序的基本結構來看,包括起訴和受理、審理前的准備、開庭審理、訴訟中止和終結、判決和裁定等5個環節。

當場處罰程序,又稱簡易程序,是指根據《行政處罰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由法定的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處罰事項當場進行處罰所應遵循的程序。

當場處罰程序是相對普通程序而言的程序,其主要針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情節簡單、因果關系明確的違反行政管理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在於「當場決定並當場處罰」。

(2)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程序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三節簡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Ⅲ 刑事案件中普通程序是怎樣的

(一)決定程序
1.檢察院認為符合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可以在提起公訴時書面建議人民法院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2.對於檢察院沒有建議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以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應當徵求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意見。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同意的,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3.人民法院在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案件前,應當向被告人講明有關法律規定、認罪和適用《若干意見》審理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確認被告人自願同意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4.人民法院對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應當書面通知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

(二)審判程序
1.對於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前可以閱卷。
2.對適用《若干意見》開庭審理的案件,合議庭應當在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後,詢問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的意見,核實其是否自願認罪和同意適用《若干意見》進行審理,是否知悉認罪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
3.對於被告人自願認罪並同意適用《若干意見》進行審理的,可以對具體審理方式作如下簡化:
(1)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供述。
(2)公訴人、辯護人、審判人員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可以簡化或者省略。
(3)控辯雙方對無異議的證據,可以僅就證據的名稱及所證明的事項作出說明。合議庭經確認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庭予以認證。
(4)控辯雙方主要圍繞確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
特別關註:對於合議庭認為有必要調查核實的證據,控辯雙方有異議的證據,或者控方、辯方要求出示、宣讀的證據,應當出示、宣讀,並進行質證。
4.應當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切實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5.人民法院對自願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6.對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當庭宣判。
7.審理中,發現有不符合《若干意見》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不再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Ⅳ 刑事案件中普通程序是怎樣的麻煩告訴我

(一)決定程序
1.檢察院認為符合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可以在提起公訴時書面建議人民法院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2.對於檢察院沒有建議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以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應當徵求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意見。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同意的,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3.人民法院在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案件前,應當向被告人講明有關法律規定、認罪和適用《若干意見》審理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確認被告人自願同意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4.人民法院對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應當書面通知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二)審判程序
1.對於決定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前可以閱卷。
2.對適用《若干意見》開庭審理的案件,合議庭應當在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後,詢問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的意見,核實其是否自願認罪和同意適用《若干意見》進行審理,是否知悉認罪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
3.對於被告人自願認罪並同意適用《若干意見》進行審理的,可以對具體審理方式作如下簡化:
(1)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供述。
(2)公訴人、辯護人、審判人員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可以簡化或者省略。
(3)控辯雙方對無異議的證據,可以僅就證據的名稱及所證明的事項作出說明。合議庭經確認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庭予以認證。
(4)控辯雙方主要圍繞確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
特別關註:對於合議庭認為有必要調查核實的證據,控辯雙方有異議的證據,或者控方、辯方要求出示、宣讀的證據,應當出示、宣讀,並進行質證。
4.應當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切實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5.人民法院對自願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6.對適用《若干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當庭宣判。
7.審理中,發現有不符合《若干意見》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不再適用《若干意見》審理。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基本特點:
(一)外在表現為直接侵害形態;
(二)多數案件存在明顯的犯罪現場;
(三)案件因果聯系復雜多樣;
(四)案件形成具有階段性與突發性。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後,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後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

Ⅳ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區別:
1、審判組織參與人員不同:
普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判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第一百九十條 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審判長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審査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
簡易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2、庭前准備不同:
普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簡易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審判人員應當詢問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意見,告知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法律規定,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3、庭辯環節不同:
普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
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
審判人員可以訊問被告人。
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對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都應當進行調查、辯論。
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並且可以互相辯論。
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後,被告人有最後陳述的權利。
簡易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經審判人員許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同公訴人、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互相辯論。
第二百一十九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關於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意見。

Ⅵ 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普通程序是不是必須兩名以上公訴人出庭

沒有這個來規定,但一自般案件出庭的都是二人,一人是公訴人,另一人是記錄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
高檢發釋字[2012]2號
(1997年1月15日通過 1998年12月16日第一次修訂 2012年10月16日第二次修訂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百二十六條 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第一審法庭,支持公訴。
公訴人應當由檢察長、檢察員或者經檢察長批准代行檢察員職務的助理檢察員一人至數人擔任,並配備書記員擔任記錄。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可以不配備書記員擔任記錄。

Ⅶ 刑事普通程序的審限是多長

根據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審審限】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百零六條 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後六個月以內宣判。

【第二審審限】

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再審審限】

第二百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簡易程序審限】

第二百一十四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7)刑事訴訟法中的普通程序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公訴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為二十日。

第二條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第一審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案件的期限為一年;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

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五日。

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的規定,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

審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參照涉外審理民事案件的規定辦理。

Ⅷ 刑事訴訟法普通程序不公開審理案件哪些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案件不公開審理:審判時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有關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熱點內容
國際刑事訴訟法第八二條販賣毒品 發布:2025-09-14 21:42:54 瀏覽:21
婁底市中級人民法院庭長 發布:2025-09-14 21:29:28 瀏覽:122
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全面推進法治 發布:2025-09-14 21:22:47 瀏覽:711
租戶熱水器漏電死亡房主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4 21:14:48 瀏覽:874
中央依法治國委員會 發布:2025-09-14 21:14:37 瀏覽:723
經濟法是由什麼組成 發布:2025-09-14 21:09:12 瀏覽:119
刑法咨詢 發布:2025-09-14 21:02:56 瀏覽:147
教育機構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4 20:31:08 瀏覽:766
行政訴訟法獨立 發布:2025-09-14 20:29:20 瀏覽:444
村法治宣傳欄內容 發布:2025-09-14 20:29:11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