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法高校違約金
❶ 高校副教授離職被索賠多少違約金
9月12日,南昌某高校副教授王守正(化名)告訴澎湃新聞,2019年9月,他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申請調到離家較近的單位工作,被校方索賠違約金18.2596萬元人民幣,校方稱其因評定副教授職稱未滿五年服務期需要交納「違約金」。但王守正說,自己是在2015年12月評副教授的,期間並未跟學校簽署任何關於服務期的協議。
對此,南昌某高校在仲裁裁決書中辯稱:2018年,學校修訂後的公示文件規定「在學校工作期間評定了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的服務期為5年」以及「同一人員應完成的各類服務期累計合並計算」。
(1)新勞動法高校違約金擴展閱讀: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認為:
南昌某高校作為教育單位,為管理學校師資、留住人才,在保障晉升人員享受應得的工資薪酬待遇情況下,通過頒行全校通行制度來確定服務期限,是正常行使學校管理權的行為,並不違法且合理正當。
王守正作為學校教職人員,在2018年5月學校發布規定後,即應當知曉學校關於服務期上述規定;特別是其在2019年9月申請離職後,又手寫註明「本人承諾按服務期協議執行」,並於2019年12月主動向南昌某高校繳納違約金,上述行為表明王守正充分知悉服務期條款,並自願按照南昌某高校的規章制度交納違約金,順利辦理了離職手續。
現王守正仍主張按入職時的《引進高學歷人才協議書》約定,計算服務期,並主張南昌某高校退還違約金,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8月10日,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的規定,駁回原告王守正的全部訴訟請求。
9月14日,王守正告訴澎湃新聞,他已於9月1日上訴至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目前等待進一步審理。
❷ 新勞動法中的違約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版勞動者支付。權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❸ 根據新勞動法 應屆畢業生考上研究生違約的話 要交違約金嗎
考上研究生違約……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是考研之前已經簽工作了,現在決專定屬去讀研,決定跟公司違約。那麼你注意看一下你的就業協議書,一般協議書的最後會提到,如果考研成功,則放棄去公司,那一欄公司簽字了,就可以不用交違約金。如果沒簽字,就得交了。
如果你是考上研了,打算去工作,放棄讀研了。沒有違約這么一說,只是你的導師會因為你浪費一個名額而已,比較得罪人。。。。
❹ 我與一所大學簽了5年的協議,上面規定每年6K違約金,如果我跳槽按新勞動法還要支付違約金嗎謝謝
看大學有沒有送你去培訓,因為《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幾種情況下才能約定違約金,看下面的規定就知道了: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另外再糾正你一個錯誤的說法,沒有「新」勞動法,你說的就是《勞動合同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法》仍然在實行,並沒有廢止,所以,不存在新和舊的說法
❺ 新勞動法的違約金問題
1、你的情況適用《勞動法》,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2、如果「該企業是一周7天工作日,每天是7:30-19:00工作時間,中午休息一小時,」確定的話,你完全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不用支付違約金。
3、如果沒有第二點的話,你是要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金的。
❻ 關於新勞動法和違約金
1、用人單位針對保守商業秘密事項所要求的賠償不合理,因為你並沒有去你們的競爭對手單位就職,所以不存在保守商業秘密,你只需要提前30天告知用人單位即可。這個新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一樣的
2、至於招待費和培訓費,如果用人單位能夠舉證完全合理,還是應該有一點的補償,但是要是如你所說並未參加任何正規培訓則是不應該支付任何費用的。
3、單位扣押檔案是不合理的。你可以先和單位協商,實在不行就去勞動仲裁部門,不過單位是不一定會陪你去的,為這點小事他不會興師動眾,只要你堅持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你要是願意交錢單位當然是歡迎的,這就要看你了,祝你成功!
❼ 新勞動法關於違約金
現行勞動法規對勞動者違約情形的規定:
一、服務期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說明:勞動者支付服務期違約金的必要條件:
1.用人單位對員工實施了名副其實的專業技術培訓,能夠出具專業技術培訓的費用票據;
2.用人單位與被培訓的員工訂立有約定服務期的協議。
3.被培訓的員工在服務期內提前辭職。
以上3項缺一不可。
二、競業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說明:勞動者支付競業違約金的必要條件:
1.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2.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之間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有競業限制的條款,並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3.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的約定。
以上3項缺一不可。
三、《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由此可知,《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情形,只有上列「一」和「二」兩種。
四、你現在如要辭工,還要不要支付違約金?
你於2007年10月簽訂的勞動合同,有違約金,同時合同上有若與現行法律相抵觸,則以現行法律為準的條款,雖然上面沒有註明培訓費,此合同尚屬正規。
正是你的勞動合同有「若與現行法律相抵觸,則以現行法律為准」的條款,對你非常有利。因為違約金問題,應當執行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即現行的《勞動合同法》。
1.如果你有符合上列「一」或者「二」的必要條件(3項缺一不可)的違約,你要支付違約金。
2.如果你沒有符合上列「一」或者「二」的必要條件(3項缺一不可)的違約,你不用支付違約金。
❽ 急!!! 新勞動法關於違約金的問題
1.2007年「如果違約 每少干一年 賠償2000元人民幣」的約定在2008.1.1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後就算違專法的,你在2008.1.1後提前屬離職的不需要按照這個約定支付賠償。
2.2008.1.1後「每位辭職的人 應該向公司交3000 補償金」的約定也是違法的。這一點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所以你也不需要支付3000元所謂的補償金。
3.培訓期間的工資不屬於培訓費,也不屬於因培訓而產生的直接費用,所以在計算違約金時應當排除工資。培訓費包括培訓學費、書費、培訓期間的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以及其它直接費用,但絕不包括工資。
4.上述這些培訓費單位都必須要有發票憑證,沒有發票憑證的不算。
5.綜上所述,你的直接培訓費用在五六千元,按照未服務期限分攤下來,你只需要支付三四千元的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