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鑒定人

民事訴訟法鑒定人

發布時間: 2021-12-22 17:58:09

⑴ 民事訴訟法的鑒定問題

可以,但原告必須舉證證明鑒定依據不足,因為鑒定結論是一個證據,既然這個證據對原告不利,那麼推翻這個證據的舉證責任就落在了原告身上,在舉證期限內,原告必須舉證才能重新鑒定,同時,重新鑒定也有相應的規定程序,在程序上也不能出現問題。總之,這個時候,原告相當不利。

⑵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但鑒定人拒不出庭

如果人民抄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出庭襲,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⑶ 民事訴訟法對鑒定的有關規定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鑒定的相關規定,如符合法定條件,可向法院申請重新鑒定:

第二十九條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證據或者有正當理由表明被告據以認定案件事實的鑒定結論可能有錯誤,在舉證期限內書面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三十條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一)鑒定部門或者鑒定人不具有相應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式解決。

第三十一條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委託或者指定的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鑒定的內容;

(二)鑒定時提交的相關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和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鑒定的過程;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鑒定部門和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及鑒定部門簽名蓋章。

前款內容欠缺或者鑒定結論不明確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鑒定部門予以說明、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⑷ 民事訴訟法司法鑒定是否強制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顯然,依據該條款的規定,當事人在不與對方當事人協商的前提下,自行委託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鑒定的做法是不符合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鑒定規定的。
具體原因如下:
1、不管是作為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還是作為實體法的民法,對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都應予以保護。因此,原告不與對方協商鑒定機構並自行委託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書,剝奪了對方當事人選定鑒定機構發表意見的權利,且該鑒定機構由當事人自行委託,未經過法院指定,其鑒定的程序正當性大大降低。
2、當事人自行委託鑒定機構,其送鑒材料未經對方進行質證,難免當事人冒用頂替,弄虛作假,其送鑒材料的真實性無法確定,繼而依據未經質證的送鑒材料作出的鑒定意見的採信度大大降低。

當然,不排除當事人在不與對方當事人協商自行委託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意見書,被對方當事人對該鑒定意見認可的情形,此時,應視為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在雙方當事人對該鑒定意見達成一致意見的情形下,法院可以採納該意見書。
希望,我的解答能給你提供些許參考~~

⑸ 為什麼刑訴中不可以自行委託鑒定人而民訴中可以

這是由案件的性質決定的。對於民事案件,雙方是平等的主體,對於自己的權利擁版有完權全的處分權;對於刑事公訴案件,公安、檢察機關是代表國家行使追訴的權利,對於國家公權力,涉案公民無權干涉,但法律同時也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一、在刑事自訴案件中,公民對是否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也有自由處分的權利。

對於這類案件,對傷情鑒定,可以是一方自行委託鑒定的,對方可以提出異議,並可以申請重新鑒定、檢驗。

二、《刑事訴訟法》關於鑒定的相關規定:

1、第一百四十四條: 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

2、第一百四十五條: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3、第一百四十六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⑹ 為什麼民事訴訟法中第四十條規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而刑事訴訟法中審判階段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

不沖突。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本來就適用不同的部門法,分別由民事庭和刑事庭組成合議庭。
你就說的本就是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迴避制度的不同之一。

⑺ 民訴的訴訟主體有證人和鑒定人么

1、刑事訴訟主體包括專門機關和刑事訴訟參與人
2、刑事訴訟參與人主要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3、當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被告
4、其他訴訟參與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所以鑒定人屬於刑事訴訟的訴訟主體

⑻ 民事訴訟法第78條鑒定人是單位派其他人的可以嗎

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的鑒定人是指作出鑒定的人,鑒定單位指派鑒定人以外的版其他人,是不可以的,權因為法院要求鑒定人到庭,是解釋作出鑒定的理由,解答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提出的異議。其他人不了解鑒定內容和依據,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⑼ 民訴中鑒定機構必須由法院指定嗎

1、法院說雙方都同意才能鑒定。這純粹胡扯!請你參考一下,最新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鑒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當事人未申請鑒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七十七條 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
鑒定人應當提出書面鑒定意見,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第七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或者專業問題提出意見。
2、上述條款有什麼要被告同意的規定嗎?
3、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法院通知對方選擇鑒定機構時,對方不願簽字,就表示是自願放棄。他是要承擔後果的。如果最終導致敗訴,那另一方為此而支付的鑒定費、訴訟費等屬於合理費用的,對方依法還應當承擔。
4、你不要急,你依法申請就可以了。法院自己會協調的,對方如不同意,那就是3的結果!

熱點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誰 發布:2025-09-14 08:19:29 瀏覽:870
簡單民法 發布:2025-09-14 08:18:20 瀏覽:394
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事件 發布:2025-09-14 08:15:01 瀏覽:650
楊曉虹律師 發布:2025-09-14 08:14:51 瀏覽:161
第一個民法典是什麼 發布:2025-09-14 08:11:55 瀏覽:134
婚姻法離婚可以強制開庭嗎 發布:2025-09-14 07:57:10 瀏覽:173
法院中國 發布:2025-09-14 07:50:24 瀏覽:935
規章制度培訓新聞報道 發布:2025-09-14 07:49:42 瀏覽:667
仲裁法58與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07:49:33 瀏覽:947
道德法治煮婦也瘋狂20 發布:2025-09-14 07:49:28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