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學與行政法學

行政學與行政法學

發布時間: 2021-12-22 19:20:41

A.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屬不屬於法學類專業

不屬於。
從學科門類上來說,法學(注意是這個不是「法學類」)下麵包括了法學類、政治學類、社會學類、公安學類等等諸多專業類別。
法學類具體包括法學(含民法商法刑法經濟法行政法,國際經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環境資源法,財稅金融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方向法學)、知識產權法、訴訟法、法律(事務)、國際法、刑事司法律師、涉外法律(事務)、經濟法律事務、公安法制等專業。
而政治學類具體包括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外交學、思想政治教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事務、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歐洲事務與歐洲關系等專業。
所以,諸如公務員報考等,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所適合的專業要求通常符合「法學」而不符合「法學類」。

B. 專業是政治學與行政學可以報考法學類的公務員嗎

  1. 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研究生、本科、高職高專專業目錄》知,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

    1)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屬於政治學類,政治學類又屬於學科門類:法學;

    2)法學類屬於學科門類:法學。

    即,若崗位面向法學大類相關專業招錄,則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符合;

    若崗位面向「法學類」相關專業招錄,則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不符合。

  2. 公務員考試報名選崗位,或以專業作為篩選條件,在職位表專業列篩選所學專業,查看對應的崗位信息。

C. 選法學專業好還是政治學與行政學這個專業好

政治學與行政學介紹如下:
主幹學科:政治學
主要課程:政治學原理、行政學概論、中國政治制度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中國政治思想史、當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國社會政治分析汁匕較政黨制度、市政學、公共政策概論、政法學、人事行政學、社會調查與社會統計等。
專業概況:
1、教學實踐:包括社會調查、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8周。
2、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學、行政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和社會團體等單位從事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學和行政學高級專門人才。
3、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學和法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政治學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調查研究、分析判斷和協調組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就業方向: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知識;2.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等科學方法或技術;3.具有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機構、教育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關專門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有關政治體制、決策過程以及黨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針、政策;
5.了解政治學及行政學、法學、國際政治學和管理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開設院校:
按高校熱度排序
[廣東]中山大學 [福建]廈門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 [四川]西南交通大學[江蘇]南京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 [湖南]湖南大學 [江蘇]東南大學 [山東]中國海洋大學 [四川]成都理工大學[山東]山東經濟學院 [遼寧]大連海事大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河北]燕山大學 [四川]西南科技大學 [安徽]安徽大學 [廣東]廣東海洋大學
[山東]山東財政學院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工程大學 [廣東]華南師范大學 [湖南]湘潭大學 [山東]山東師范大學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 [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雲南]雲南大學 [黑龍江]黑龍江大學
[貴州]貴州大學 [山東]山東工商學院 [上海]上海政法學院 [新疆]石河子大學
[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 [吉林]長春大學 [河北]河北師范大學 [福建]福建師范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遼寧]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廣西]廣西民族大學
[福建]閩江學院 [河南]河南師范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福建]漳州師范學院
[貴州]貴州師范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財經學院 [陝西]延安大學

法學的專業描述

學科:法學
門類:法學類
專業名稱:法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主幹學科:法學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於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2,法學的畢業出路

法學專業的出路

案例
姓名:張海濤
學校:東北農業大學
專業:法學
年級:大一

困惑:我高考第一志願填的就是法學,因為很羨慕那些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用鐵嘴書寫道義的律師……但是,上大學已經半年了,我卻再也沒有這種心情去幻想:我大四面臨畢業的師兄師姐們一天到晚都為找工作發愁,而且聽熟悉的老師說,我們學校法學專業這幾年都很差,根本就沒幾個進了律所的。現在,我最擔心的,是畢業後會失業……

戴著律師帽,在法庭上唇槍舌劍主持正義,或者專業一點說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大概所有選擇法學專業的同學都會有過這樣的想法。很多影片中律師是智慧和正義的象徵,甚至也是理想和財富的完美結合點。但是遺憾的是,我相信基本上所有法學專業的同學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目前本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慘淡表現。

1、律 師:考試是道坎

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關鍵點:①司法考試;②經驗。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薪酬水平:律師的收入構成可分兩種計算,一種是拿工資式的,事務所付工資,律師負責打官司,根據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甚至數百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另一種是律師不拿工資,但掛靠律師事務所,律師得自己去找客戶,根據業務提成,一般在30%至70%不等。並且,根據經濟法、勞動法、知識產權的專項不同,收入也會有差別。總體來說年輕的見習律師一個月一般只有千元左右,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案源的增加,收入就跟個人的能力直接掛鉤了,若干年後,天上地下的差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馬識途: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過全國司法考試。這項考試一般在每年7月份報名,9月份考試,其最大的特點在於難度大,通過率低。2003年近20萬人參加考試,共有17000多人過線,通過率為10%,2004年通過率為11.22%。司法考試的復習資料閱讀量巨大、記憶的知識點繁多,復習到最後比的就是誰的韌性大,誰最能吃苦,要相信天道酬勤。制定復習計劃貴在執行,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應該不折不扣地完成,一般來說,計劃用兩年的時間通過該項考試是比較合理的。由於執業證書要實習一年後才能申請,所以在考到證書後,再找個律所掛一年,畢業的時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直接從事律師實務了。

其次是工作經驗。法律是一門「世俗」的學科,法學界的很多老師都會涉足法律實務。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機會得到你的這些老師的青睞,能夠在大學期間幫他「打雜」的話,在你畢業時就已經擁有求職中最為寶貴的實習經驗了。特別是研究生,因為擁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同時和導師平時的接觸也比較多,因此完全可以利用條件積累經驗。如果你的老師都不是那種一腳在海里一腳在船上的,也可以請他們幫你介紹,他們的同學、朋友開事務所的肯定非常多。另外,利用休息時間,去一些律所和外企的法務部兼職(實習),這些對畢業時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幹得好,畢業後很可能就留在那裡。

有的時候,某個老師在某個領域是專家乃至權威,他就會掌握很多的資源,這屬於奇貨可居型。平時多留意、溝通,在畢業時你想去律所,如果他們願意代為引薦,那比你自己漫天撒網要強得多。

最後是如果畢業時,未能通過司法考試,那也還有機會。律師助理職務不一定非得擁有資格證書的,爭取一下或許仍有機會。

2、公務員:競爭很激烈

職業狀況:最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報名情況的火爆已經清楚地反映了這個職業的吸引力:穩定、收入較高、工作壓力小、福利保障完善。

關鍵點:①公務員考試;②社會關系。

薪酬水平:所在地區經濟發達水平保持正比關系,各種收入匯總後一般要高出在所在地區平均工資水平一大截。

老馬識途:在考國家公務員的時候,二級學科劃分的專業並不那麼重要,通常要求是學法律的即可,但有很多職位在報名簡章上就會標明需要黨員。法院和檢察院在招人的時候對學科要求會很細,常常會註明「民商法專業」或「刑法專業」,當公務員和去法院檢察院最大的好處就是「穩定」,但其收入比不上律師,所以經常有人進法院幾年又跳出來做律師的。我們學校法學2001年畢業的一個師姐和2000年畢業的一個師兄都去了保監局(上海)。其實,現在公務員和法院的待遇都不錯,只是相對於做律師的前景,難免讓人心有不甘。

另外,就是現在的企業招聘都不太看重的學生幹部經驗和身份,在公務員考試中仍然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在面試中,政治素質、反應能力、時事敏感度、組織能力的要求比較嚴格。建議有志於考公務員的同學提前去網上找一本《公務員考試寶典》之類的書仔細看一看,以方便有針對性地鍛煉相關能力。公務員考試的錄取比例也相當低,考試成績為中良都基本上沒有希望,所以,要做好考前幾名的考前准備。

關系方面,我的同學中就有一點關系都沒有就考上的,但如果有的話,在錄取過程中能得到比別人多得多的方便,提前運作對那些普通的競爭者非常不公平。

3、企業法務部職員:待遇好要求高

典型職業通路:助理→主管→高級法律顧問

職業狀況:目前國內只有大公司才設置這個部門,相對人才供給來說,職位數量很少。

關鍵點:①外語水平;②專業功底。

薪資水平:外資公司的法務部對新人開出的年薪大概在5萬到10萬元,大型民企和國企則只有2萬到7萬元,但在職位上,一年經驗能讓你的年薪增加2萬左右。

老馬識途:和所有外資公司招聘的其他職位一樣,出色的外語讀寫聽說能力對得到法務部的職位至關重要。很多公司甚至派出外籍面試官,那樣的話不能用外語溝通基本上沒有任何機會。

通常,民商法和國際法這樣的熱門專業社會需求更大,就業也相對較好,但熱門的專業意味著應聘人數較多,競爭也更激烈。

如果能尋求到實習機會那是最好不過,擁有幾個月的經驗將能使你在和別的求職者競爭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因為很多畢業生在去人家公司求職時,連別人招聘你是要你做什麼都不知道,想想如果人家在筆試過程中把自己公司遇到過的麻煩出成案例,你該如何作答?

某外資大公司對高級法律顧問的職位描述是:30至40歲,法律專業本科畢業,3年外企工作經驗及2年以上律師事務所非訴訟業務經驗,也就是說,只要你能成功跨過第一道門檻,幾年後,你也可以跟香港電影里邊那些法律顧問一樣神高氣昂地「只跟高層握手」。

4、其他:轉行不一定是錯

典型職業通路:職員(2-3年)→主管(3-4年)→部門經理

關鍵點:①溝通能力;②學習能力。

從事其他職位,也就是轉行。拋棄專業背景,是在當前就業形勢下的不得已所為,也是變通之法,我們能做的是盡量選擇能用上法律背景的行業和職業。歷史上無數偉人都是法律出身而最終成就並非是法學領域,比如卡夫卡,讀完法學博士才發現法律不適合自己的氣質,改行後成為一代文豪,另外還有偉大的導師——卡爾·馬克思,在學校讀的也是法律。

銷售類工作。我們的特長在於對合同法、證券法等經濟法律的熟悉,求職過程中突出自己的專業背景與崗位的聯系。當然,在學校期間,我們必須掌握一些銷售工作的知識,例如業務流程、行業職業現狀,還有溝通技巧——能說服面試官放棄那些畢業於營銷專業的學生而簽下你就是對你的溝通技巧的最好肯定。

外貿類工作。對於有法律基礎的我們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在校期間熟悉國際慣例和國際商業法律,這對謀取該類職位以及在外貿行業有所發展的有利條件。針對一般公司對新人的要求,我們可以參加由一些有實戰經驗的老師所開辦的培訓班和課程:外貿流程,包括單據操作、業務拓展、貨物質量控制等等。當然,做外貿最基礎的還是外語水平,起碼要有用英語溝通的能力。因為我國東南沿海與中東地區的商貿往來日益增多,所以如果能利用課余參加培訓掌握阿拉伯語,那找工作的事情也就基本上能放心了。
本人是學法學的,希望以上建議能給你幫助!

D. 政治學與行政學與法學哪個好

學法學的人太多~~畢業想搞公務員 有背景么 就學行政學

E.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屬於法學類嗎

是的,學位證也是法學學位證。
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學和法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政治學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調查研究、分析判斷和協調組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等科學方法或技術;
3.具有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機構、教育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關專門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關政治體制、決策過程以及黨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針、政策;
5.了解政治學及行政學、法學、國際政治學和管理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畢業生適宜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政機關、軍隊系統、企事業單位和公司、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機構、教育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行政管理、政策研究以及其他有關專門業務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出台、中國公務員制度的推行、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目標為該專業學生的就業開辟更廣闊的前景。

F. 請問部門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的區別

部門行政法指的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一個行政法律體內系,是用於實際執行的各種容專項法律,其中包括很多領域的單獨法律,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
行政法學則是指專業研究行政法律法規體系的一門專業理論,其中包括所有有行政關系的部門行政法。指的是理論研究。
行政法學與部門行政法的關系屬於研究與被研究的關系。

G. 行政法和行政法學一樣嗎

不一樣。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H. 什麼是行政法什麼是行政法學二者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關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

1、分類不同

行政法是法律規范。

行政法學是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

2、涵義不同

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是一種抽象的行政行為,其所針對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行政立法是委託立法或叫准立法。

從行使職能的機關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是形式意義上的行政。從國家職能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則是實質意義上的行政。

(8)行政學與行政法學擴展閱讀:

許可權

(1) 國務院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a) 為領導和管理各項行政工作制定和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b) 尚未立法的事項先行制定行政法規。

c)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批准。

(2)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3)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權:

依據地方組織法和相關法律,深圳、汕頭、珠海和廈門有地方規章的制定權。

(4)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制定行政政策,發布行政命令和制定行政法規並頒布執行。

I.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屬於法學專業嗎畢業發法學學士學位。

  1. 政治學與行政學在來中國的學科分類源是這樣的。屬於一級學科法學下的二級學科政治學與行政學。拿的學位是法學學士。

  2. 政治學是一門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狹義的政治學研究國家的活動、形式和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廣義的政治學研究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公共權力的活動、形式和關系及其發展規律。

  3. 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政治現象或政治關系。認為政治學是研究社會中各種政治關系的科學,是研究關於社會政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或者是研究社會各種政治勢力關系發展規律的科學。

  4. 現代政治學主要指行為主義政治學,以及後行為主義政治學等。它不局限於對正式機構、法律、文獻、制度的研究,而是將政治人的行為、心理、及其背景文化等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它主張政治學研究要價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得出結論。它注重經驗方法,強調運用技術手段和借用其他學科的方法和成果來解釋政治現象。相對於傳統政治學,它是一種動態研究。主要的研究範式有:心理學分析法(它是現代政治學研究的基礎)、經濟學分析法(如理性選擇理論)、社會學分析法(如精英分析,政治團體分析,政治角色分析,政治文化分析)、系統分析法、結構—功能分析法等。

J. 法學研究生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主要就業方向有哪些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考研熱門院校

1、中國政法大學

2、中國人民大學

3、北京大學

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5、吉林大學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考研畢業主要到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學校或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考研畢業就業分布最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武漢等城市。

(10)行政學與行政法學擴展閱讀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是部門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公法范疇。

憲法學是以國家根本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通過對憲法的基本要領和基本原則、公民基本權利義務以及國家根本制度等問題的研究,為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公務活動、其他部門法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規范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通過對行政法的概念、原則及其所確定的關系和相關制度等問題的研究,為監督和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提供理論指導,為行政法治服務。在50年代,本學科統稱「國家法」。後來分為憲法學和行政法學並列的兩個二級學科。1997年修改培養研究生專業目錄,將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會合為一個學科。

熱點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誰 發布:2025-09-14 08:19:29 瀏覽:870
簡單民法 發布:2025-09-14 08:18:20 瀏覽:394
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事件 發布:2025-09-14 08:15:01 瀏覽:650
楊曉虹律師 發布:2025-09-14 08:14:51 瀏覽:161
第一個民法典是什麼 發布:2025-09-14 08:11:55 瀏覽:134
婚姻法離婚可以強制開庭嗎 發布:2025-09-14 07:57:10 瀏覽:173
法院中國 發布:2025-09-14 07:50:24 瀏覽:935
規章制度培訓新聞報道 發布:2025-09-14 07:49:42 瀏覽:667
仲裁法58與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07:49:33 瀏覽:947
道德法治煮婦也瘋狂20 發布:2025-09-14 07:49:28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