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檢察院起訴撤訴
❶ 新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撤回起訴後如何處理
一、當前公訴案件撤回起訴後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司法實踐中, 對撤回起訴後的案件通常採取四種處理方法:一是檢察機關作不起訴處理; 二是補充新的事實證據後重新向法院提起公訴; 三是建議公安機關撤回處理; 四是以補充偵 查方式退回公安機關後不了了之。上述四種處理在執行中存在如下問題:
1. 撤回起訴後作不起訴處理容易引起程序沖突。 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安機關認為其移送 審查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有錯誤的時候, 可以要求復議, 如果意見不被接 受, 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被害人對檢察機關撤回起訴後作出不訴處理不服的 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 也可向同一級人民法院起訴。 而上級人民檢察院經復查作出 起訴決定的, 應當撤銷下級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 並交由下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但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 在人民法院准予檢察機關撤回起訴後, 檢察機關沒有補 充新的事實或者新的證據不得再行起訴, 若重新起訴,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這就使沒有補充 到新的事實、 證據, 而根據上級檢察院復核撤銷不起訴決定交由其提起公訴的檢察院處於兩 難境地, 訴法院不予受理, 不訴則違反上級檢察院要求提起公訴的決定。 對於被害人不同意 檢察機關撤訴後作不訴處理而向法院起訴, 由於法院之前已同意檢察機關撤案, 即已對訴訟 結果形成意見,而法院如果啟動監督程序就是對自己原來同意檢察機關撤案意見的否定。
2. 撤訴案件退回補充偵查缺乏法定性。 有些案件即便退回公安機關, 但退回的次數、 時 間沒有具體規定, 檢察機關或公安機關在退查中因未收集到新的事實、 證據而將案件擱置起 來的現象也經常發生,損害了司法的權威性。
二、完善撤訴程序的建議
立法的缺失,司法解釋的不完善,是導致撤訴案件處理混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現行 刑事訴訟法根本沒有給公訴案件設置撤訴程序, 使得撤訴不能成為法定程序。 另一方面, 最 高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雖然均對公訴案件撤訴作了簡單規定, 但上述 規定存在缺陷:
1 對被告人應否釋放、 何時釋放沒有規定, 造成被告人被隱性超期關押。
2 缺乏繼續偵查和再行起訴的具體規定。 從「兩高司法解釋」中「沒有新的事實或者新 的證據不得再行起訴」的規定可以引申出「發現新的事實和新的證據可以再行起訴」, 但是 收集新證據的權力由偵查部門行使還是由審查起訴部門行使?新的事實、 證據如何界定?有 無期限限制?均沒有可操作的具體規定。
3 撤訴的法律效力沒有明確。
公訴案件從法院撤回起訴後處理中出現的問題,給執法工作者帶來了無法迴避的問題, 為提高辦案效率,降低訟訴成本,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筆者提出以下對策以供參考。
(一 ) 完善撤訴案件處理的立法規定。 要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訂, 首先要明確撤回起訴的 涵義。 筆者認為:撤回起訴是指在案件提起公訴後法院宣判前, 公訴機關發現被告人不存在 犯罪事實或不具有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經過上級檢察院批准, 其他訴訟參加人無異議 的情況下, 撤回已提起公訴而終止訴訟的程序。 撤回起訴後如果被告人在押的, 應當立即釋 放。 其次, 檢察機關將公訴案件撤回起訴後在法定期限內補充到新的事實或者新的證據要重 新起訴, 否則要作不起訴處理, 對撤訴後處理的期限、 向法院建議撤回起訴的次數可以參照 延期審理的規定執行。
(二 ) 制定科學合理的辦案考核標准。以不訴率和無罪判決率作為辦案工作的考核標准, 是對司法工作的一種機械化考評, 不符合辦案的具體實踐。 檢察機關應當對不符合起訴條件 的案件依法不予起訴, 法院經開庭審理確系無罪的案件應當作無罪判決, 都是正常的一種對 司法活動的認識,不應該成為評判工作的一個指標。
(三 ) 轉變執法觀念。辦案人員要牢固樹立人權意識、證據意識,時效意識及賠償意識。 目前, 公訴案件撤回起訴有相當一部分是疑案所致, 但疑罪從無的訴訟理念在辦案人員心中 並沒有真正確立, 一些辦案人員用撤回起訴來延長辦案期限, 對這種情形要根據責任者的主 觀過錯和客觀造成的後果的不同情況, 分別追究辦案人員的不同責任, 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❷ 人民法院對於檢察院要求撤訴的刑事案件有何要求
對於檢察院要求撤訴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並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法律依據:
一、對於檢察院要求撤訴的刑事案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並沒有關於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法律規定。是199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89次會議通過的法釋[1998]2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此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接下來是最高人民檢察院1999年1月18日高檢發釋字[1999]1號【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撤回起訴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定。雖然這是司法解釋,但在司法實踐中各司法機關也同樣當作法律來執行。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7條規定:「在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並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三、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五十一條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發現被告人的真實身份或者犯罪事實與起訴書中敘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實不符的,可以要求變更起訴;發現遺漏的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可以一並起訴和審理的,可以要求追加起訴;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者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訴。
❸ 刑事案件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能不能撤訴
刑事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不可以撤訴,因為這是公訴案件,但如果司法機關因為不構成犯罪的,可以撤銷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撤銷案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❹ 公訴案件已庭審 檢察院還能要求撤訴嗎
公訴案件在法院宣判前檢察院可以要求撤回起訴,但法院應審查撤回起訴的理由決定是否採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42條規定:「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撤回起訴的理由,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第195條規定:「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❺ 2014年刑事訴訟法中對檢查院撤訴是怎麼規定
1、 什麼是刑事撤訴?
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者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訴。第三百四十九條法庭宣布延期審理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在補充偵查的期限內提請人民法院恢復法庭審理或者撤回起訴。依據上述規定,檢察院的撤訴實際上包括兩種情形:(1)法庭審判過程中,判決宣告前,檢察院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者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訴;(2)第二種就是補充偵查後,到了法庭的期限內依然達不到讓法庭恢復審理的條件,這時檢察院可以撤回起訴。
2、撤訴的程序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五十三條的規定,撤回起訴應當報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並以書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公訴人認為需要變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訴的,應當要求休庭,並記明筆錄。
對於檢察院提出撤訴的,應由法院審核是否准許撤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在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就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並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五十三條規定,撤回起訴後,沒有新的事實或者新的證據不得再行起訴。
3、檢察院撤訴是否意味著立即解除強制措施?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如果檢察院撤訴就意味著存在以下三種情形:不存在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不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如果是因上述情況存在的撤訴,就應該解除強制措施,立即無罪釋放。
另一種情況是補充偵查後,尚無法恢復審理,檢察院因事實、證據情況發生變化為由申請撤訴。對於這樣的撤訴,具體操作中,一般不會立即解除強制措施,而是變更,如將原來逮捕羈押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然後不了了之。也有的甚至以補充偵查為名,繼續拘押,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調查被告人的其他犯罪事實。
4、撤訴後是否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撤訴後沒有新的事實和證據,不得再行起訴。實踐中,許多檢察院以事實、證據發生變化為由向法院申請撤訴,要求補充偵查。而補充偵查的實際上卻是被告人新的與本案無關的犯罪事實,以此作為撤訴後仍然不予釋放被告人的借口。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違背法理的。撤訴後發現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實、那也是重新偵查而非補充偵查,因而應重新立案。即使要查,也應該先把人放了,下一步該怎麼查怎麼查,而不是混沌不清,肆意剝奪被告人的權利。
❻ 法院已經開庭檢察院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撤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公訴案件撤回起訴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第三條對於提起公訴的案件,發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撤回起訴:
(一)不存在犯罪事實的;
(二)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的;
(三)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四)證據不足或證據發生變化,不符合起訴條件的;
(五)被告人因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負刑事責任的;
(六)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不負刑事責任的;
(七)法律、司法解釋發生變化導致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
❼ 刑事訴訟法上撤訴再起訴的條件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中撤訴再起訴的條件:如果是公訴案件的,人民檢察院重新掌握了新的犯罪事實、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再起訴;而自訴案件中,自訴人重新收集了足夠的證據的,可以再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第二百一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於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後,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
(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自訴人經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
❽ 如何能讓檢察院撤訴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