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常見的會計行政法規

常見的會計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2-23 08:21:13

⑴ 會計行政法規

目前會計行政法規主要有兩部:第一部: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內;第二容部:2000年6月21日國務院頒布並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1、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過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2、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僅次於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形式。 3、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⑵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當代中國執行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於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該法分為總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

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的法規。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總會計師條例》,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自1990年12月3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西方國家的會計法規一般分兩大類:

一類是政府會計法規,由議會或政府制定頒發,如美國1921年公布的《預算和會計法》,1956年公布的《會計和審計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會計法》,1948年公布的《公認會計士法》等。

另一類為企業會計准則,由政府或會計的職業團體、學術團體制訂。由職業團體或學術團體制訂的准則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權威性。

在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先後發布過若干會計准則,成為會計師所遵守的、公認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在日本,企業會計准則,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許多西方國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稅法中還有關於企業會計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規定。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⑶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當代中國執行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於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該法分為總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

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 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的法規。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總會計師條例》,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自1990年12月3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3)常見的會計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西方國家的會計法規一般分兩大類:

一類是政府會計法規,由議會或政府制定頒發,如美國1921年公布的《預算和會計法》,1956年公布的《會計和審計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會計法》,1948年公布的《公認會計士法》等。

另一類為企業會計准則,由政府或會計的職業團體、學術團體制訂。由職業團體或學術團體制訂的准則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權威性。

在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先後發布過若干會計准則,成為會計師所遵守的、公認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在日本,企業會計准則,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許多西方國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稅法中還有關於企業會計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規定。

參考資料:網路-會計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網路-總會計師條例 網路-企業會計准則

⑷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什麼

目前會計行政法規主要有兩部:

第一部: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
第二專部:2000年6月21日國務院頒布並屬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1、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過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2、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僅次於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形式。
3、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⑸ 會計行政法規是什麼分別有哪些請列舉出來,謝了~~~!!!

會計行政法規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制定的、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如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會計行政法規通常以條例,辦法,規定等具體名稱出現。

《總會計師條例》可下載
http://wenku..com/view/5c1c3d0cba1aa8114431d9cc.html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http://ke..com/view/81313.htm?fr=ala0_1

⑹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 國務院制定並發布內,或者由國務院有容關部門擬訂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包括內容:《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
總會計師條例的兩條規定(案例分析):
1.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是單位行政領導成員;2.凡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在單位行政領導成員中,不設置與總會計師職權重疊的副職。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⑺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內容}

會計行政法規是抄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襲即國務院制定的、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如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會計行政法規通常以條例,辦法,規定等都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⑻ 屬於會計行政法規的都有哪些

目前會計行政法規主要有兩部:
第一部: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回;
第二部:2000年答6月21日國務院頒布並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1、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過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2、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僅次於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形式。
3、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⑼ 會計行政法規包括

是的.會計行政法規包括《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

⑽ 考財經法規主要要記哪些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1.會計的本質是一種管理工具。錯。是管理活動。

2.會計的基本職能:會計核算、會計監督。

3.廣義會計法: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4.會計關系:會計工作關系和會計管理關系的總稱。

5.狹義會計法:專指會計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6.新《會計法》實行時間:2000年7月1日。

二、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內容

1.我國會計法規體系的四個層次: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

2.會計法律的制定機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3.《會計法》的地位:在會計法律體系中地位最高,是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是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

4.會計行政法規的制定機構:國務院。

5.財政部擬定後,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文件屬於會計規章。錯誤。屬於行政法規。

6.常見的會計行政法規:《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企業財務報告條例》

7.《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的框架: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准則、會計計量准則、財務會計報告、附則。共十一章五十條。

8.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范圍:包括會計規章、會計規范性文件。

9.會計規章的制定機構:財政部。

10.會計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構:財政部、財政部與其他部門聯合。

11.會計規章與會計規范性文件的區別:會計規章必須按照《立法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12.地方性會計法規的制定機構:(1)地方省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2)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市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13.地方性會計法規的效力: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一、會計工作主管部門

1.我國會計工作主管部門:財政部門。

2.財政部門的分工原則: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3.會計工作只能由財政部統一領導。( )錯。其他部門也有部分監管權。例如稅務部門。

二、會計制度的制定許可權

1.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制定部門:財政部。

2.部門會計制度的制定許可權:由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定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財政部審批。

3.部隊會計制度的制定許可權:由總後勤部依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定具體辦法,報財政部備案。

熱點內容
如何保障司法公正 發布:2025-09-14 06:29:11 瀏覽:851
江蘇人民法庭直播 發布:2025-09-14 06:24:59 瀏覽:677
勞動法要求繳納五險一金的依據 發布:2025-09-14 06:20:49 瀏覽:896
並購協議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4 05:54:35 瀏覽:343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 發布:2025-09-14 05:54:34 瀏覽:145
法治是民法之 發布:2025-09-14 05:52:34 瀏覽:129
王錫鋅法治政府建設 發布:2025-09-14 05:50:21 瀏覽:678
張忠愚律師 發布:2025-09-14 05:29:33 瀏覽:101
自費買工裝勞動法 發布:2025-09-14 05:27:25 瀏覽:124
保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05:18:58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