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波理想的行政訴訟法
『壹』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重點法條】第五十五條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內實和容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相關法條】《行訴解釋》第54條。
【意思分解】1、掌握本條的禁止性規定。該原則意思是:(1)被告可以同一事實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不同的行為;(2)被告可以不同的事實、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或相同的行為。(3)被訴具體行政機關因違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銷,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受此限制。2、行政機關違反該禁止性規定的後果:(1)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重新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2)並按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處理。
『貳』 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急~
一、① 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
(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三)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四)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②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二、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應以第(二)款為審查標准。
三、法院應以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一並受理。
四、根據《國家賠償法》由國家賠償。彭、吳應承擔行政責任。
『叄』 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
行政答復的產生多數往往是由於當事人就某一個具體問題,向行政機回關進行反映,希望得答到解決。有些行政機關接到反映後,作出了一種書面形式的文字說明,即行政答復。其行政答復的內容又具有多樣性,有的行政答復只是對當事人的一般咨詢問題給予的告知,有的是針對當事人要求該行政機關履行某個行為作出的答復,這種行政答復在司法實踐中比較常見。
可訴的行政答復應當具備行政行為的基本特徵,其答復的理由和結果直接涉及到當事人的具體權利和義務,構成了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1、本案中,體改辦的答復直接涉及了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應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屬於可訴的行政答復;
2、體改辦屬於政府辦事機構,應以政府為被告。
『肆』 行政訴訟法案例
「北京市最大的建材綜合市場」——上地建材城於去年七月被北京海淀城管大隊以版違法建築為由夷為權平地。四日,上地建材城的負責人郭俊琴以越權執法為由將海淀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告上法庭,索賠六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北京市最大的一起行政訴訟案。
上地建材城,位於全國聞名的中關村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正常營業已六年。它匯集六百多家廠商,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建材批發市場。去年七月該建材城被海淀區城管大隊斥為違法建築,七天後,六萬多平方米的建材城即被夷為平地。
郭俊琴訴稱,城管大隊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上地建材城符合「未經批准」、「搭建」以及「影響市容」三個條件。其次城管大隊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僅賦予城管大隊行政處罰權,而不是限制和強制拆除的許可權。根據有關規定,海淀區城管大隊只有權拆除十平方米以下的不符合市容標準的建築物,拆除六萬多平方米的建材城已經超越了它的許可權。
海淀區城管大隊稱,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的通知規定,凡不符合市容市貌標準的,城管大隊有許可權期強制拆除。上地建材城侵佔了市區規劃的綠化隔離帶,影響了市容市貌,屬於違法建築。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伍』 行政訴訟法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新證據,是指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的證據。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陸』 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
回答:
(1)法院撤銷公安局做出的行政處罰的行為正確。因為在胡某與王某、回徐某的打架斗毆事件中,是答胡某首先用筆記本砸王某的,而且根據衛生院的診斷,胡某與王某都有多出軟組織損傷,但是公安局卻做出了僅處罰王某和徐某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缺少必要證據,說明公安局沒有查清案件基本情況和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就做出了具體行政行為。法院可以依職權予以撤銷。
(2)根據《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具備以下條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做出撤銷判決:
1、主要證據不足。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3、違反法定程序
4、超越職權
5、濫用職權
(3)變更判決正確。因為事實情況中王某、徐某與地稅所工作人員胡某的爭執過程中造成了他人輕微傷,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處罰過重,沒有體現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法院經審理認定行政處罰行為顯失公平,可以運用國家審判權直接改變行政處罰行為。
(4)不可以直接追加對胡某的處罰。因為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應該是被動的、中立的,不能超越職權而主動對沒有起訴的當事人作出處罰判決。
以上內容完全手寫,僅供參考。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柒』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六條適行政機用何情形
請參照《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或者無效的,可以同時判決責令被告採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捌』 行政訴訟法-哪位寫的書比較權威
馬懷德,應松年,姜明安都不錯
『玖』 行政訴訟法內容是什麼
可以看下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書
主要是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
『拾』 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誰能給出滿意答案
1、行政訴訟中,由被告負舉證責任。舉證內容主要是證明自己沒有責任。但是原告也要舉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如果舉證不能,就要承擔敗訴風險。
2、存在第三人,是公安局。因為被告是作出行政復議的機關,涉及的是公安局,所以公安局是第三人。應該通知第三人到庭,因為第三人在本案中有重大厲害關系。
3、第三人是本案的關鍵人物,雖然沒有被列為被告,但是其行為直接關繫到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和執法活動的正當性。而且,原告與被告的訴訟結果不管如何,都需要通過第三人來最終實現訴訟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