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和解定義
訴訟和解是指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通過自行協商,就案件爭議問題達成協版議,並共同向法院權陳述協議的內容,要求結束訴訟從而終結訴訟的制度。訴訟調解與訴訟和解相比較,有以下幾點區別:1.性質不同。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性質,後者則是當事人在訴訟中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2.參加的主體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共同參加,後者只有雙方當事人自己參加。3.效力不同。根據法院調解達成協議製作的調解書生效後,訴訟歸於終結,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執行力;當事人在訴訟中和解的,則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準許後結束訴訟,和解協議不具有執行力。應當注意的是,法院調解與訴訟和解二者並不是完全沒有關系。根據《民事調解規定》,二者的聯系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依法確認和解協議製作調解書。第二,當事人在和解過程中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對和解活動進行協調,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審判輔助人員或者邀請、委託有關單位和個人從事協調活動。
Ⅱ 民事訴訟法裡面對和解(非調解)的法律規定
1、目前已認可了調解筆錄的效力,已經是一大進步。關於和解協議,既然進入訴訟程序內,雙方都有對法律的規容定有所認知,了解各自的權益,避免簽訂可能後續無約束力的協議。故撤訴前,應當要求法院根據和解協議制定筆錄或者出具調解書,從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2、和解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體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有存在的積極價值的。法官參與了,就不叫「和解」了,就變成調解了。
Ⅲ 民事訴訟法的定義
民事訴訟法來是調整民事訴訟自的法律規范,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形式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的專門性法律或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廣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實質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指除了民事訴訟法典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實體法、程序法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規定。
Ⅳ 民事案件庭外和解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民事訴訟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或者一方讓步,以解決雙方的爭執的活動。亦稱和息。在中國,和解與調解不同,和解是當事人之間自願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第三者參加;調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眾或者群眾組織,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成立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團結互讓的優良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十分關心群眾的團結,無論在蘇區革命根據地、抗日根據地,還是解放區,都一貫倡導用和解的辦法解決爭執,並預防爭執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更在全國范圍內加以提倡。
(4)民事訴訟法和解定義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Ⅳ 民事訴訟法關於執行和解多少條規定
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回議內答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調解與司法解釋調解的不同
在新民事訴訟法中,對民事調解書申請再審沒有明確的時效規定,但在《最高人民專法院關於適用〈中屬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申請再審,應當在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一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申請再審,應當在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