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生病嚴重
Ⅰ 勞動法關於生病期間的規定是怎樣的
1、首先要看勞動合同是怎樣約定的,一是看有沒有允許用人單位隨意調整崗位的約回定,二是看有沒有答工資數額的約定,如果都有,則單位的做法屬違約行為,你可以不予接受。並要求公司嚴格履行勞動合同。
2、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上述約定,或根本就沒有錢勞動合同,則前者所簽勞動合同沒有按勞動合同法約定規定的內容,屬無效合同。與後者情況一樣,應當以事實勞動關系和發放的工資作為一種事實約定。
3、按上述依據與單位協商,不行只有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Ⅱ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患病住院的待遇問題呢
一、沒有規定待遇問題,只是患病期間不能解除合同。
二、患病期間的待遇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情形,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2)勞動法生病嚴重擴展閱讀:
員工生病享有的待遇
首先,對於員工而言,病假屬於有薪假期。根據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的相關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職工因患病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用人單位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病時,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職工的病假假期。
醫療期的具體計算方法是:自職工病休之日起開始計算,在規定的時間內累計病休時間達到規定醫療期時限的視為醫療期滿。連續病休的,其節假日按病休日計算。
其次,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職工在休病假期間,支付給員工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以北京為例:2013年度本市最低工資標准為1400元。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能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這就是說,病假工資不能低於1120元是指實發工資,而非應發工資。
應發工資,也稱為應得月工資或稅前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正常提供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實發工資,也稱為實得工資或稅後工資,是用人單位已扣除勞動者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需個人承擔部分的月工資。
如果員工對所獲得的工資金額有異議,應當在法定仲裁時效內,到用人單位所在區縣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舉報,或直接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Ⅲ 勞動法所說的重病是指哪些病呢
勞動法中未規定重大疾病的種類,所以參考國家規定的重大疾病:
(一)惡性腫瘤
(二)回急性答心肌梗塞
(三)腦中風後遺症
(四)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五)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六)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七)多個肢體缺失
(八)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九)良性腦腫瘤
(十)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
(十一)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
(十二)深度昏迷
(十三)雙耳失聰
(十四)雙目失明
(十五)癱瘓
(十六)心臟瓣膜手術
(十七)嚴重阿爾茨海默病
(十八)嚴重腦損傷
(十九)嚴重帕金森病
(二十)嚴重Ⅲ度燒傷
(二十一)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二十二)嚴重運動神經元病
(二十三)語言能力喪失
(二十四)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十五)主動脈手術
(二十六)多發性硬化症
(二十七)經輸血導致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二十八)植物人
(二十九)系統性紅斑狼瘡
(三十)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三十一)原發性心肌病
Ⅳ 查看勞動法關於在工作中有了疾病怎麼處理的
勞動法只作了原則性規定,對病假待遇和勞動者的權利保護,在勞動法系的配套法規中有規定,同時執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Ⅳ 勞動法對生病的處理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專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屬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來源合肥律師網頁鏈接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Ⅵ 《勞動法》因病辭職怎麼補償
《勞動法》因病辭職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和經濟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相關規定:
勞動者在患病、負傷或者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相關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6)勞動法生病嚴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Ⅶ 關於勞動法里生病的問題:
去醫院檢查是否是工傷、自己工作是否有勞動合同、社保、其他未明事項請找當地律師
Ⅷ 新勞動法里有關於生病期間工資發放標准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由其他法規規定,具體如下: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8)勞動法生病嚴重擴展閱讀:
法定的醫療期長短: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Ⅸ 生病治不好的後果嚴重的公司是不是該補償或者改勞動法
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醫療保險的話,單位屬於違反了勞動法規,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你可以帶上相關票據作為證據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申請仲裁,要求單位支付相關費用。另外還可以以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沒有和你簽訂勞動合同,還可以要求雙倍工資。
Ⅹ 勞動法中規定哪些疾病為重大疾病
勞動法中重大疾病可參照以下規定:
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 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 急性心肌梗塞
3 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4 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
5 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 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7 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 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 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1 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2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3 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14 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 癱瘓——永久完全
16 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
17 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18 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9 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0 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 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 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3 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24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 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