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5新行政法經過復議

2015新行政法經過復議

發布時間: 2021-12-25 01:49:24

A. 行政法中復議和訴訟中關於派出的機構的種類越權行為(如派出所進行拘留的決定)復議和訴訟有什麼區別

在訴訟中應以做出該行為的派出機構為被告(訴訟看名義,誰行為誰負責);在復議中應該找其設立部門或者該設立部門的同級政府(雙重領導)以及設立該機構的工作部門(中央垂直領導)
如有不對請大神更正

B. 關於行政法,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的案例問題

案例一:1、對於不服公安機關行政處罰決定的,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不經過行政版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行權政相對人乙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可以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也可以先行政復議,不服再行政訴訟。
2、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作出決定的上級公安機關或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實踐中,公安機關會官官相護。
3、乙可以顯失公平為由申請行政復議。公安機關好多程序是不規范的,也可以程序嚴重違法為由,申請撤銷行政處罰。
案例二:1、甲與乙之間關系應當是行政執法機關與行政相對人的行政管理關系,甲是公務行為,代表執法機關履行職務,屬於不能通過復議或訴訟加重對乙的處罰。
2、甲對乙不能主張民事賠償,因為不是他們之間民事法律關系,是行政管理關系。甲應當有單位承擔各種費用。

C. 行政法中,公務員收到行政處罰後可以申訴還是行政復議,還是提起行政訴訟 三者什麼區別啊

按照中國現有法律,只有既是外部行政行為又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行為才可內以提起行政訴訟容。
公務員受到作為內部行政行為的行政處罰,例如降級、記過等,是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只能申訴、復議。如果是作為外部行政行為的處罰,比如罰款、拘留等,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復議、申訴。
行政復議、申訴、訴訟是三種不同的行政救濟。復議和申訴的受理主體都是行政機關,復議的適用范圍較廣,幾乎所有行政行為都可以復議。但是申訴一般只涉及內部行政行為。行政訴訟的主體是司法機關,是行政糾紛的最後救濟途徑。
有關公務員的處分問題,建議你了解一個概念——特別權力關系。

D. 行政法關於復議的一個問題

---有點亂吧,復議的話一般是找上級機關,而且被申請人一般都是行政機關或者授權的組織,如果是對法院你不服,一般是申訴或者是上訴。

E. 行政法行政復議問題

復議機關可以是縣政府和市土地局,所以A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版
(1999年4月29日九屆人大權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F. 關於行政法中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先和你說說他們的性質和區別。
行政復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職權時,與作為被管理對象的相對方發生爭議,根據相對方的申請,由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其它機關依法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的活動。
行政復議,以書面審查為主,以不調解為原則。行政復議的結論做出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注意:只要法律未規定復議決定為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注意: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已經做出行政決定之後,如果行政機關尚沒做出決定,則不存在復議問題。
行政復議以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為前提。行政管理相對方提出復議申請是因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的活動。
簡單來說:復議的任務是解決行政爭議,而不是解決民事或其他爭議。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與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由人發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是兩個並行的法律救濟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而言,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都有對其合法權益保護的救濟功能。但兩者有著區別,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制度,是在行政訴訟之前進行的。而行政訴訟是司法救濟,由人民法院作出訴訟裁決,是最終的解決辦法,也被稱作「司法最終救濟」原則。兩者比較而言。

現在回答你的問題:申請了行政復議,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後15日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進行訴訟的。
行政訴訟不受理的案件有:1、國家行為。2、刑事司法行為。3、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4、抽象行政行為。5、駁回當事人對行正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6、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7、法定行政終局裁決行為。8、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該行政機關公務員權利、義務決定的行為。9、行政調解行為。10、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我國《行政復議法》第16條第2款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同時進行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是給自己找麻煩,也不符合規定。你只要分清兩者的區別,什麼類進行什麼訴訟就好了。行政復議不服再進行行政訴訟就行了。

G. 泰州市姜堰區2014年事業單位考試培訓課程

泰州市姜堰區2014年事業單位考試培訓課程:

羅紅軍主講:公共基礎知識名師模塊班(2014-2015最新版)

課程內容

本課程包括法律(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行政復議訴訟法、刑法、民法、經濟法)、政治(馬哲、毛概、中特色)、經濟、行政管理、科技、歷史、文化、地理、公文、道德(職業道德、公民道德)、時政等常考內容.

課程介紹

名師模塊班:學得會、得高分、考得過
►模塊專項:針對性強化學員知識短板。經過一周的學習,就可以有效提高學員的模塊知識,強化答題能力。
►科學系統:成體系講解模塊理論知識和考試實用技巧。
2014年江蘇泰州市姜堰區事業單位招聘公告:http://htwx.huatu.com/jiangsu/sy/

H. 最高法 行政法 原行為駁回起訴後復議決定如何處理

如果該行政行為已經提起過行政訴訟,那麼就不能再提起行政復議了。因為復議是准司法程序,訴訟是司法程序,訴訟具有終局性。
如果一審駁回後,可以上訴。

I. 關於行政法中行政復議的證據規則

這個原則的意思就是說,行政機關在做出行政行為之前就應該有全部做出決定的證據,而不能夠在作出行政行為之後再去尋找證據。

J. 行政法中的復核與復議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

復議是司法機關根據有關機關和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或要求,對已作專出的決定重新予屬以考慮,或重新審查處理。

復核是審查核對,指法院判處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再次審核一次。

2、強調不同

復議指對已經作出了決定的事項做再一次的評議和討論,確定原決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實。

而復核強調的是對某一事項的決定作出進一步的討論核實以提高決定的正確性。

3、所需要的場所不同

復核就是校驗交易,通常用在對公業務中,由於對公業務金額數量龐大,需要另一個櫃員進行復核,如財政非稅業務中,一個櫃員做了繳款書錄入交易後,由另一個櫃員做繳款書復核交易,這樣保證金額,數據的安全性,復核櫃員不能與錄入櫃員相同。

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機關對控告的案件經過審查後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並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申請復議。

熱點內容
刑事執行法學 發布:2025-09-13 23:57:22 瀏覽:12
超市消防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23:53:22 瀏覽:69
28年刑法 發布:2025-09-13 23:51:21 瀏覽:902
中國法律知識庫 發布:2025-09-13 23:51:18 瀏覽:285
南潯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3 23:49:53 瀏覽:929
民法典主題 發布:2025-09-13 23:46:27 瀏覽:620
司法考試2018年真題 發布:2025-09-13 23:45:45 瀏覽:588
新刑事訴訟法釋義八十七條 發布:2025-09-13 23:43:36 瀏覽:731
北京通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准 發布:2025-09-13 23:18:35 瀏覽:154
望埠法院 發布:2025-09-13 23:17:40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