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拆事件四大案例行政法分析
1. 急急急、、、、求暴力拆遷事件所引發的關於公權力與私權利的討論、、詳細解析、、 謝謝啦
朋友請你到新華書店、去買本物權法看看一切全明白。
2. 2012年全國各地暴力拆遷事件有哪些最好有具體案例
2012年4月19日,山西運城市臨猗縣「棚戶區改造」現場,發生拆遷方僱傭社會閑散人員暴力毆打居民的惡性事件,致使年過半百的李某當場鮮血噴灑,昏迷入院。4月19日午時,小區居民李某在家休息,被轟隆隆的機械聲吵醒,出門看到拆遷方正在拆除鄰居朱某的房屋。其後發生爭執,四五名青年當場將李某按倒在地,隨即手持磚塊砸向李某腦門,致使李某受傷流血昏迷,後經家人和鄰居報警並送往醫院。
2012年8月22日,扶溝縣練寺鎮大蒲村63歲老漢因不滿當地政府的強征強拆,在鎮政府跳樓身亡,而學校被拆後,小學生只好在危房裡上課;而8月27日凌晨,扶溝縣呂潭鄉將該鄉尚村崗村即將收獲的40多畝地莊稼推毀,眾農民在跪在鄉長辦公室討要說法,鄉鎮竟然不知「以租代征」屬於違法征地行為!
2012年9月21日,遼寧盤錦興隆台區村民王樹傑及家人與強行徵佔土地人員發生糾紛,並與現場一民.警發生激烈沖突,後民.警開槍致王樹傑當場死亡,王樹傑的父親也在沖突中受傷。該事件是近年來暴力強拆強征致人死亡的又一典型案例。
2012年10月18日訊,湘潭市通報,網傳湘潭拆遷人員點火焚燒被拆遷戶系施工單位擅自拆除房屋引發村民自.焚的惡性事件。中天公司項目負責人向雨清和湘潭市寶塔街道雲峰社區村民馮常勝(村支書胞弟)為達到承接工程目的,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擅自組織拆除行動,直接導致該村村民石干明自.焚。
2012年11月3日下午,鄭州市市政局、二七區城管執法局和二七區五里堡辦事處等單位,組織約300多人的強拆隊伍,來到王好榮位於鄭州市嵩山路與二環路交叉口東北角的房屋,欲實施強拆。據附近一商戶稱,王好榮當時一手拿一個汽油壺,一手拿一個喇叭,站在自家房頂,見人群逼近,就從頭往下澆了汽油,在場的熟人忙大聲喊話,讓他千萬別拚命。「我手裡根本就沒拿打火機。」王好榮稱,他只是想逼退拆遷隊。做了一年多釘子戶,他注意到多宗自.焚案,認為只有自.焚,才會得到重視。
但他的做法並沒有奏效。王好榮的妻子周來勤說,拆遷隊的人並不在意,還是往家裡沖。
周來勤喊完後,也往自己身上倒了汽油。這時,她聽到婆婆住的屋子裡傳來「轟」的一聲,濃煙滾滾躥出。在圍觀人群的驚叫聲中,周來勤知道,「婆婆出事了!」
81歲王劉氏點燃了自己。
其它還有很多,數不勝數!
3. 在行政法題目中政府對城市居民房屋拆遷行為屬於行政徵用,可是查了很多資料說行政徵收,原因是什麼
因為其屬於根據國抄家和襲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性徵集一定實物的行政行為。
行政徵收是為行政主體憑借國家行政權,根據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性徵集一定數額金錢和實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收主要由稅和費組成。
徵收對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動產;徵收的形式為行政行為;徵收目的為了公用事業,特別是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傳統徵收以完全補償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補償。
(3)強拆事件四大案例行政法分析擴展閱讀:
行政徵收的相關要求規定:
1、徵收的對象、數額及具體徵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機關依法確定,無須與相對人協商一致。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徵收命令,否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2、行政相對人的財產一經國家徵收,其所有權就轉移為國家所有,成為國家財產的一部分,由國家負責分配和使用,從保證國家財產開支的需要。
4. 幾個行政法案例,現急需答案。是07、08年自考卷子上的
第一題
1.合理,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救人特殊情況下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本題就符合這種情形
2.C,因為A已經死去了,汽車屬於夫妻共有財產,C享有財產權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3.市公安局,因為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機關,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被告資格。
第二題
1.合法,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許可證、處罰較大數額罰款可以公開聽證。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都應當公開舉行。
2.不合法,應該提前7日通知。
3.不能,行政訴訟以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依據。
第三題
1.B區「拆遷辦」發布公告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是為了執行市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改造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是制定規章等抽象的行政行為,故是具體行政行為。
2.應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屬於本轄區內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至少5人以上,主要是農村土地承包案件,土地徵用案件,城市規劃拆遷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本案即屬於此,故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題
1.復議機關是甲市煙草專賣局。乙區的專賣局的上級機關為復議機關,故為甲市煙草專賣局。
2.不合法,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也作了相應規定,即對同一行政爭議,不能同時選擇兩種救濟途徑解決,不能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再提起行政訴訟。
5. 最高法發布全國法院第二批徵收拆遷典型案例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布全國法院第二批徵收拆遷典型案例,為人民法院繼續審理好此類案件提供一定的裁判示範,促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引導社會公眾依法訴訟、依法維權。
據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黃永維介紹,這批典型案例涉及農村土地徵收、城市房屋徵收等行政管理事項,涵蓋了徵收拆遷中有關徵收決定、安置補償和強拆實施環節的典型爭議。人民法院通過訴訟監督,及時糾正行政機關在徵收拆遷中的違法行為,同時確認行政機關合法行為的效力,實現了對行政管理相對人訴權、產權的雙重保護。
黃永維表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國法院一審受理徵收拆遷類訴訟分別約為29000件、31000件及39000件,占當年行政訴訟案件總量的13%、14%和17%左右。這組數據說明,徵收拆遷仍是司法監督的重點領域。
他說,人民法院充分認識到解決好徵收拆遷案件的重要意義,將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作為司法工作的著力點,妥善處理好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公共利益和產權保護之間的關系,依法維護好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正常秩序和穩定環境。
拆吧拆吧。
消息來自央廣網。
6. 暴力拆遷的相關案例
2010年11月1日,太原市晉源區古寨村睡夢中的村民武文元和孟福貴被人打醒,隨後房屋被挖掘機拆毀,孟被毆身亡。兩人當時正在睡覺,遭到破窗而入的10餘男子圍毆,後被棄路邊。後案件被定性為因違法暴力拆遷,引發的惡性案件。
太原市晉源區政府在通報中稱,案件發生後,山西省、太原市領導高度重視,明確要求迅速偵辦案件,依法嚴懲兇手,並積極做好善後;晉源區委、區政府採取措施:成立了調查偵破、善後處置等六個工作組;公安機關成立了專案組,迅速偵破、依法辦案、嚴懲兇手;區政府主要領導已於當天慰問了死者家屬和傷者,區政府組成了專門機構善後。 2014年8月河南新鄭市龍湖鎮一對夫婦在睡夢中被多名陌生人撬門擄走,並被帶到墓地控制近4個小時。待夫妻倆回家後發現,四層小樓已經連夜被拆成廢墟。新鄭市龍湖鎮政府於2014年8月11日晚通報信息承認,媒體所報道情況基本屬實。但具體是施工單位所為還是村民小組所為,拆除過程中有無違法、違紀行為,正在進一步調查。新鄭市表示,待事件查明後,將依法、依紀對拆除過程違法、違紀行為和當事人進行嚴肅查究。 市委、市政府責成龍湖鎮政府進一步與當事人進行協商溝通,深入了解當事人的訴求,做好後續處理工作。真誠歡迎新聞媒體一如既往地關心新鄭,支持新鄭,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和幫助。
2014年8月12日傍晚,該夫婦和新鄭市龍湖鎮政府方面簽訂補償協議。其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有錯誤,當「釘子戶」只顧自己家的利益,沒有考慮到重點工程的重要性.。張紅偉說,對於簽訂的補償協議,雖然補償標准未變,但自己對這一結果滿意。張紅偉態度的重大轉變,再次引發公眾的關注。當法晚記者追問其是否有壓力時,其沒有直接回答,依然表示自己有錯。
龍湖鎮副鎮長、新聞發言人呂旭卿接受采訪,就坊間關於張紅偉被當地政府方面「威脅」施壓的傳言,給予了否認。呂旭卿表示,12日下午的協商過程中,是張紅偉自己稱感覺壓力很大,希望事情早點解決。雖然雙方已簽訂協議,但對該野蠻強拆事件還將繼續調查。
7.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急求~~
1:可以訴訟,因為是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行政訴訟
2:行政裁決
3:行政訴訟
8. 基於超期答復的政府信息公開被判違法案例法律分析
1、案情介紹
李明(化名)是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海安鎮X號的村民,他在南通市海安縣海安鎮X號擁有集體土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2011年7月,因連申線航道整治工程海安段建設項目,拆遷主管部門在未將拆遷范圍、拆遷期限、拆遷審批文件等予以公告的情形下,要求李明簽署沒有任何批准文件為依據的拆遷補償協議,這種明顯的不公和違法行為,使得李明意識到自己的權益被踐踏,如果不採取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將會使自己成為這場拆遷博弈中的「悲劇」人物。於是,李明下定維權的決心,找到在業內享譽盛名的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的王優銀律師和崔鳳榮律師,委託他們為自己維權。
2、法律分析
經過認真的研究之後,考慮到拆遷案件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王優銀律師和崔鳳榮律師為了收集到更多有利的證據,決定於2011年12月7日向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人民**寄送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海安縣人民**書面公開李明房產所在區域集體土地被征為國有的征地批文、紅線圖、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供地方案等相關政府文件信息。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人民**於12月9日收到申請,但其在超過15個工作日後,卻未予以公開以上信息,也未作出任何答復。這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似乎落得「石沉大海,無人問津」的結局,但這樣的結果卻也在律師們的掌控中。那麼遲遲不肯公布這些信息,是不是也意味著這裡面的利益糾葛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呢?
律師們,決定於2012年1月20日向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要求確認被申請人海安縣人民**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行為違法。行政復議時,律師們提供了如下證據:1、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2、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3、郵件跟蹤查詢記錄。原來,當事人在律師的指導下,就已經在開始的時候做下這樣的准備收集好證據,以備不時之需,現在看來是很有必要的。律師所採取的每一步的措施都是為了下一步的行動埋下伏筆,最終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3、判決結果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最終於2012年3月29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作出公正的行政復議決定:確認被申請人海安縣人民**超期答復的行為違法。
4、律師建議
9. 請問拆遷問題屬於民法還是行政法問題拆遷問題中的地方政府和住戶屬於平等主體嗎
提醒:市政規劃。 但注意好協議是跟誰簽。 個人認為是行政和民事糅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