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實習工資
Ⅰ 勞動法規定學生實習期有工資嗎,工資是多少
學校分配的實習地復點是有工資制的,不過一般這種工資都叫做補助,
如果是自主就業的話,那就和學校沒有關系了,是你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前,企業對你的審核,這段時間也是實習階段,待遇也應該和學校分配一樣.只不過沒有簽訂三方協議,因此你的自主實習是即沒有三方協議,也沒有勞動合同.
不過這樣公司是不能給予你實習機會的,公司應該給予你試用期.
Ⅱ 勞動法有規定實習生在實習期間是否有工資
1、勞動法沒有關於實習期的規定,實習期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到用人單位實習的內期限,利用業余容時間勤工助學的學生,還不是勞動者,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
2、勞動法只規定了試用期,最長不能超過六個月,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進行了更精確的規定;
3、法律依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法》
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烏魯木齊律師網頁鏈接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Ⅲ 大學實習生的工資勞動法怎麼規定
實習大學生不是適格的勞動法的主體,不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實習大學生跟實習單位之間屬於民法的僱傭關系,相關權利義務按僱傭關系調整。關於實習大學生的工資報酬、保險、福利待遇由雙方協商確定。
若高校實習學生能獨立頂崗工作,並創造價值的,那麼接受實習單位應給予適當的津貼。至於津貼標准,目前法律並未明確規定。而實習生一旦畢業,取得畢業證書,其身份就由學生轉化為社會上的一名普通勞動者,符合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在這種情形下,該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就會形成法律上的勞動關系,所發放的勞動報酬就屬於工資性質,最起碼應當按照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報酬。
其實在最低工資的適用和標准方面,法律規定是明確的。比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准,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五條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另外為防止用人單位侵犯職工權益,不按規定支付工資報酬,法律還規定了懲罰措施。
武漢律師網頁鏈接
比如《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Ⅳ 勞動法實習生最低工資標准!
按照規定,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
第二十六條校外勤工助學酬金標准不應低於學校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由用人單位、學校與學生協商確定,並寫入聘用協議。
Ⅳ 勞動法 實習期工資問題。。。
一般勞動者在試用期期間的工資不能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Ⅵ 實習期間沒有工資違反新勞動法嗎
1·實習期間沒有工資不違反新勞動法。
2·學生實習期間不成立勞動關系,實習所在的單位對於實習學生,不承擔無過錯責任,不須執行最低工資標准。學生實習期間不受勞動法保護。 實習是一個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階梯,是將學校所學和社會實踐結合的跳板,只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學生實習活動主要體現的是學校與學生的共同目的,為了提高實習學生的自身素質。但實習期間發生的糾紛侵害法律卻不保護,這也是一個足以引起社會關注的問題。
Ⅶ 勞動法里實習期有沒有工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