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l條規定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l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1-03 17:29:45

A.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四項是什麼內容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十五條【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
第五十五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解釋】本條是對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的規定。
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是指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但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共同訴訟。比如,某市體育場宣傳某些歌星將要到場演出,並銷售出幾萬張晚會票,然而演出時並沒有宣傳的歌星出現,使所有慕名而來的觀眾的權益受到了損害。為此,某些觀眾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損害賠償訴訟。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比如上述案件,都是因演出主辦方未能履行承諾而起訴。(2)提起訴訟時,受害人是不確定的。比如上述案件,究竟誰買了票,誰不滿意該場演出,有多少人想請求賠償損失,起訴時都不確定。(3)並非所有受害人都提起了訴訟,有些受害人甚至不知道訴訟的發生。
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由於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的權益受到侵害,又有哪些人願意提起訴訟,而法律又要為那些權益受到了侵害但還沒有提起訴訟的人提供司法上的保護,因此,人民法院受理該訴訟後,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及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登記。期限的長短由人民法院酌情而定,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果權利人在這個期限不登記就會喪失權利。比如上面所說晚會票一案,人民法院受理某些觀眾起訴後,可以利用報紙、廣播、布告等方式發布公告,說明因晚會演出一事,哪些人已經提起訴訟,要求晚會主辦單位賠償,凡購買該晚會票的人在多長時間可以持票向人民法院登記。
由於人數眾多,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每個當事人都到庭訴訟,因此,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訴訟,推選不出代表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產生後,其訴訟行為對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該種訴訟審結後,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對於在公告期間沒有登記的權利人,只要其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對其也適用,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進行審理了。所謂適用該判決、裁定,是指適用該判決、裁定中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和理由,以及判決中確定的確認、給付的原則,至於具體確認、給付多少,則視權利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超過二年或者一年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0條規定

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專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屬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C.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13條 如何具體理解

Lz你好,你看這個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可以什麼問題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內於民事訴訟證容據的若干規定》第1、2條分別規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這些規定表明,原告在民事訴狀中提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相關的事實、理由是起訴能夠成立的法定條件。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是什麼

第五十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版,請求調解,提權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E. 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9條是什麼意思

該條是關於如何確定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的規定。

《新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5)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l條規定擴展閱讀:

新民事訴訟發中原告和被告的訴訟行為能力規定:

訴訟行為能力,又稱為訴訟能力,是指當事人可以親自實施訴訟行為,並通過自己的行為,行使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訴訟法上的資格。

有訴訟權利能力但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雖然也可以成為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但卻不能親自實施訴訟行為,而只能通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託的訴訟代理人代為實施訴訟行為。

有訴訟權利能力但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實際上只有公民,因為公民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在存續時間上,可能會不一致,而法人及其他組織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同時產生,同時消滅。

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在分類上,兩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採用兩分法:有訴訟行為能力和無訴訟行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則採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

在民事訴訟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才有訴訟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都沒有訴訟行為能力。

由於訴訟行為能力是當事人可以親自為訴訟行為的資格,因此如果當事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其所為的訴訟行為或者針對其所為的訴訟行為都是無效訴訟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F. 民事訴訟法解釋2015第六十五條

第六十五條 當事抄人對襲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G.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13條 能否對該條進行詳細解釋

該條解釋是關於已經有了判決的「三費」案件是否可以再起訴的問題。該條對應的新修訂的民訴法是第124條,原民訴法是第111條。即關於立案的規定,修訂時只是增加了對調解書申請再審的規定,其他基本沒變。

「新民訴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原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一條人民法院對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起訴,必須受理;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H.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20條什麼意思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20條的意思是,申請執行人撤銷申請後,可以在申請執行的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

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申請執行人撤銷申請後;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條:因撤銷申請而終結執行後,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8)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l條規定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1、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2、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作用,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則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很大影響;

3、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圍繞解決民事糾紛這一基本任務,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務的階段組成,同時各個階段相互銜接,依次連續進行。

I.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10條如何理解

根據來《最高人民法院自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條規定, 參與分配執行中,執行所得價款扣除執行費用,並清償應當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本條的規定,主要是說明,法院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先扣除執行費。但是被執行人暫時暫時沒有執行能力的,法院可以暫時中止執行,待其有能力執行後,法院會立即執行。

J.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10)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l條規定擴展閱讀:

2013年1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民事訴訟法》)正式生效,新法在民事訴訟證據方面作了較大的修改:

在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類證據基礎上新增加了一類電子數據證據,以解決法律條文與司法實踐脫軌的問題;

「鑒定結論」的稱呼也被改變,成為「鑒定意見」,使之更符合證據的內在特性;

同時對原來的證據排列體系作了調整,把當事人陳述放在八種類證據之首,加強了當事人陳述的地位。

從這些修改的內容可以看出修法專家在證據方面的良苦用心,其對證據方面內容的修改所作的努力也值得認同。

熱點內容
網路需不需要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6:16:00 瀏覽:9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2 05:59:37 瀏覽:631
新泰法院繼成 發布:2025-09-12 05:46:38 瀏覽:561
道德逆淘汰 發布:2025-09-12 05:37:24 瀏覽:516
2014段波民法一 發布:2025-09-12 05:37:21 瀏覽:870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考妍難嗎 發布:2025-09-12 05:31:44 瀏覽:246
高敏敏法院 發布:2025-09-12 05:22:25 瀏覽:570
定西找律師 發布:2025-09-12 05:21:42 瀏覽:335
民刑先修班刑法 發布:2025-09-12 05:15:01 瀏覽:848
普陀區法院領導 發布:2025-09-12 05:14:31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