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學研究會的有意義

行政法學研究會的有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1-04 12:51:34

❶ 中國法學會就是中國法學協會嗎是屬於中國科學院的下屬單位嗎

沒有中國法學協會的說法也沒有這個團體,只有中國法學會。

中國法學會不是任何機構部門的下屬單位。它是在民政部依法登記注冊的人民團體,是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同時也是全國性法學社團業務主管單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兵馬司胡同63號
電話:010-66132315‎ 010-66182129

另外說個事情:中國科學院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法學屬於社會科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有個法學研究所。

行政法學心得體會

我粘貼給你參考下
文章作者 :文秘工作者 發布時間:2009-7
部分內容:

通過參加**縣人大法律培訓班學習,我對法律條文由表面理解到深層次內涵的深刻領悟,有了質的變化。對照所學的知識,結合本職工作,聯繫到執政為民、依法辦事上,真正覺得法律對一個基層幹部來說,既是護心鏡,又是當家寶。
——領悟學法的重要性

普法教育已經開展了十幾個年頭,隨著法律知識的不斷普及,公民法律意識的明顯增強,各級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聯系自身工作經歷,我認為,法律知識的匱乏,法律運用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極大程度地阻礙著經濟發展,引發著各種矛盾。無論在工作方式上,還是在決策領域上,總是習慣於運用行政手段去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而不善於運用法律手段。雖然認識到學法的重要性,但知識准備不足;雖然對法的公正價值有了認識,但樹立信心不足;雖然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依法辦事的能力低下。隨著公民法制觀念的普遍增強,領導幹部的思想、言行,毫無掩飾地接受著群眾的裁判。所以說,作為基層的一把手、大當家,不僅要自己學好、用好法律知識,還必須引導群眾學好法律知識,運用法律去溝通思想、交融感情、理順工作、維護正義、實現和諧、謀求發展。尤其是在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窮富懸殊的差異,急功近利的貪欲打破了心態平衡,盲目的發展,使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出現了嚴重的生態赤字,私慾的膨脹占據了法律的位置。當我面對愚昧的做法,面對貪婪的糾纏,面對苛刻的質疑,面對辦一件事得不到理解,面對辦一個企業是如此艱難時,深深感到:法律意識淡薄和執法的蒼白,是那樣毫不留情地阻礙著發展。因此,這一個多月的法律知識學習,對我是個很大的鞭策,更是一個很大的收獲。我不僅一掃缺少法律知識帶來的困惑和迷惘,更收獲了增長法律知識帶來的巨大財富。所以說,學法重要,用法必然,執法關鍵。
——堅持學法的自覺性

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黨委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形象的大事。我深深體會到,當人大代表要學好《代表法》;搞行政事務要學好《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抓生產要學好《農業法》、《土地法》;植樹造林要學好《森林法》;項目引進要學好《環保法》;優生優育要學好《計生法》;調解糾紛、維護穩定要學好《民法》和《刑法》,如此等等,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法律法規。要學深學透,靠上級安排不行,必須形成自覺的、有序的、重點的學習風氣和習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領悟,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才能得到增強,自身法律素質才能明顯提高。
——提升用法的技巧性

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用法。通過從書本學到實踐學,我深深感到,只有把學習法律知識與依法辦事緊密結合,與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與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緊密結合,在涉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決策時,才能做到充分論證,依法決策,才能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去用法?我認為:

一是思想上綳緊「一根弦」。計劃辦什麼事,首先要在思想上打問號,符合法律的就去預謀、策劃;計劃說什麼話,先想想群眾願不願聽,聽了是什麼反映,會有什麼效果和後果,用換位思路反復去想,自己先和自己過不去,直到說出來公平、公正、依法為止。

二是工作中穿好「二根線」。作為書記、鎮長一肩挑,又是一名人大代表,必須撲下身子,深入基層,從群眾的角度去審視問題,以發自內心的真情與群眾溝通交流。在今年「七一」煤礦60萬噸甲醇項目征地補償的問題上,群眾一時不能理解,我就堅持「換位思考」,除親自接待來訪群眾外,多次走田間、進農戶、坐坑頭,講《土地法》,講國家征地補償政策,一次講不通多次講,口頭講不清用書本,一條條列印出來,發到群眾手中,經過反復宣傳、講解,群眾解除了疑慮,最終達成了合法、合情、合理的佔地補償協議。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到自己有法律知識還不夠,還必須讓群眾有法律意識。群眾和國家這二根線,針眼再小也得穿過去,並成一根線。

三是決策上把好「三道關」。我始終認為為民辦事、辦民謀利,必須依法執政、依法決策。面對虒亭「地大、物稀、財薄、民困」的現狀,也曾想放「三把火」燒個通紅,砍「三板斧」來個痛快,強建基礎,調產增收,招商引資,開發旅遊一步到位。想法是好的,但做起來不易。在不斷的強化法律意識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符合實際,體現民意,只要是依法決策,再硬的石頭也去啃。我體會到,要想辦成一件大事,還必須把握好「三道關」。即:

——法律關。法律是准繩,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貴;學法律充實自己心中有數,用法律保護群眾深得民心,依法律辦事得心應手。

——公開關。公開是依法行政的窗口。近年來,國家補償政策多,農民實惠大,但要把握不好,就會造成不穩定因素和違法事件發生,把各項補償政策、標准公布於眾,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才能保一方穩定。

——行政關。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為。幹部在工作中的每個具體的行為都能反映政府的形象。在具體工作中,作為領導、班子,必須做學法榜樣,當用法先鋒,行法定職權。行政權的運用,最經常、最廣泛、最密切地關系著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利益。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崇尚法制權威,是實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執法的有效途徑。

❸ 沈開舉的成就及榮譽

1984年以來,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開設了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國家賠償法學、比較行政法學等多門法學課程。教學效果優良,先後獲得鄭州大學法學院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鄭州大學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和鄭州大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的稱號。
參與撰寫學術著作近20部,其中主編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審定的高等學校統編法學教材《交通行政法》一部,個人專著《行政徵收研究》一部,主編《國家賠償法通論》、《行政處罰法通論》等著作五部。在《中國法學》、《憲政論叢》、《行政法學研究》、《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十幾種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承擔多項國家和省市的科研項目,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行政補償研究》一項,參與中國法學會項目《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法律機制研究》一項。2002年參加由應松年教授主持的《國家賠償法》修改建議稿起草工作,擔任三個起草小組中河南組召集人。2003年參加國務院法制辦委託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承擔的《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並擔任主要執筆人。承擔河南省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主持《河南省實施〈行政處罰法〉狀況及其對策研究》一項,參與2項。另外,還承擔《司法腐敗研究》、《行政責任研究》等鄭州市和鄭州大學項目各一項。
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1998年曾與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應松年會長、楊海坤教授組成中國行政法代表團赴韓國參加東亞行政法年會,並作了「中國行政訴訟現狀及其問題」的學術報告。1999年和2001年兩次參加大陸行政法代表團赴台灣進行學術交流,作了「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強制措施研究」等學術報告。近年來,多次應邀參加在北京、杭州、大連、海口等地舉行的中美、中英、中德行政法學術研討會。還多次應邀參加全國人大法工委舉辦的《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和《行政程序法》起草工作研討會。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釋義的作者簡介

莫於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行政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起草工作)

❺ 張樹義的介紹

張樹義,山西臨縣人,1953年6月出生,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國家計生委人口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專家咨詢委員。

❻ 法學 怎麼樣才能把行政法學會啊,好辛苦,看了幾遍書,題照樣不會做,郁悶

這個問題嘛,還真不好回答,因為我也是學法學的,真的好難,不過我覺得在看書的時候,把書上的重點劃下來,最好是做個筆記,俗活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❼ 如何理解行政法學研究的社會環境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與推動法治中國建設的關鍵之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專全會通過屬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重申了「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戰略目標,並對法治建設作出新的部署。圍繞國家法治建設所呈現出的新動向、新局面、新發展,2014年行政法學研究者們立足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形成了一批比較優秀的理論研究成果,推動行政法學研究持續健康發展。

❽ 胡建淼的獲得榮譽

1991年被授予「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1995年被中國法學會授予首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同年,被國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7年被列入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人選;
2007年被評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09年,當選第六屆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現兼任教育部法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東亞行政法研究會理事,「五五」普法國家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成員,中國法制日報社法學專家顧問,第五屆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浙江省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澤大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浙江省人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政協第八、九屆委員、社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政府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❾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的介紹

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成立於1985年8月,是我國行政法學研究的核心和中堅力量,致力法治國家建設和學術繁榮發展。

熱點內容
民法典2021年總則 發布:2025-09-12 00:02:46 瀏覽:92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碩調劑的分數 發布:2025-09-11 23:48:34 瀏覽:849
行政法中的派出機關 發布:2025-09-11 23:40:48 瀏覽:19
深圳勞動法節日加班2019 發布:2025-09-11 23:26:59 瀏覽:275
與百姓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11 23:21:54 瀏覽:686
2015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重點 發布:2025-09-11 23:20:58 瀏覽:733
桂東法律援助cctv12 發布:2025-09-11 23:00:15 瀏覽:315
我是演說家道德 發布:2025-09-11 22:44:23 瀏覽:13
行政法主要是用來 發布:2025-09-11 22:37:35 瀏覽:723
原司法部副部長 發布:2025-09-11 22:29:26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