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圖片卡通

勞動法圖片卡通

發布時間: 2022-01-05 06:57:19

Ⅰ 這是什麼漫畫有圖

婆娑羅 又名:命運之子BASARA主演 更紗 朱理
地區 日韓出品
語言 日語中字
版本 TV版
類型 熱血
進度 已完結
集數 當前共有 13 集
上映 2008-4-17
更新 2008-4-17

《婆娑羅》的背景雖說是未來的日本,但卻給人一種古代封建、甚至是奴隸社會時代的感覺。二十世紀末,文明滅絕,人們生活在暴君所支配的國家之下,受盡苛政之苦。
以國王居住的京都為中心,分為四個洲,由國王的兒子管理,北邊由國王的長子黑王所統治;藍都是東邊沿海附近,由次子蒼王統治;第三位白王因他討厭戰爭,所以在京都的比睿山隱居;西南方由么子赤王統治,故事就由赤王統治的地方開始。

在赤王統治下的白虎村,有一對剛誕生的雙胞胎被預言為「命運之子」,其中一個是男孩名叫達拉(有的書翻譯為更達),另一個是女孩名叫更紗。村裡的人對達拉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打倒國王,使大家和平地生活。在更紗12歲生日那天,因她想摸一下哥哥的白虎寶刀被父親責罵而跑到沙漠之中,卻遇上了赤王的軍隊,青色貴族——揚羽為救更紗而被赤王刺瞎了一隻眼睛。三年後赤王的軍隊以造反罪進村抓出達拉砍下他的頭帶走白虎寶刀,並放火焚燒村子,村民們看到達拉被害,決定以死追隨。危急關頭,更紗扮成哥哥的樣子出現,慌稱被害的是更紗,指揮村民逃離,從此更紗成為真正的「命運之子」。
更紗決定女扮男裝為村裡族人報仇,開始了集齊四把刀的旅行。誰知造化弄人,背負著戰斗宿命的少女更紗與殺父軾兄的仇人赤王朱理命運般地邂逅了,而他們竟在相互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相愛了。兩人分離,相聚,經歷磨練,在尋找夥伴的過程中,逐漸地成長、成熟起來,然而,不知情的兩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給對方的傷害是難以磨滅的,家人的血債,殺友之恨。當身份的迷底揭開時,真相是殘酷的。而故事並沒有在這里結束,作者想要表達的,不是傳統的宿命論和rpg式劇情。Basara里沒有臉譜化的絕對的好人與壞人。Basara講述的是一個寬容,饒恕和升華的故事。從這里開始,故事開辟了另外一個天地。而故事的深度也被擴寬了。
痛苦、徘徊的兩人繼續著他們的旅途,在一系列的遭遇中,他們心中的恨漸漸熔化,精神漸漸升華。更紗從起先為族人報仇這個單純的理念中漸漸領悟到自己的使命: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統治者,人民幸福自由的國家。朱里也由最初的一個殘暴的赤王,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終於,在最終推翻國王的決戰中,更紗與朱理刀劍相向後擁抱在了一起,更紗說「我不是達拉……我要變回更紗」憤怒的人群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聲稱要兩個人一起討伐,無數之箭向雨點一樣朝他們射去。那結局如何?呵呵,在這里說了多沒意思?就請大家自己去探求吧。

Ⅱ 做動畫都有什麼什麼種類啊!比如2D3D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畫製作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11y04r-17474961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dhaaa/?zdhhr-11y04r-17474961

在「動畫製作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Ⅲ 動漫圖片是什麼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中文裡一般均把兩者在一起稱呼為動漫。 動畫(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連續播放時的過程,雖然兩者常被爭論有何不同,不過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無論其靜止畫面是由電腦製作還是手繪,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輕微的改變,然後再拍攝,當所拍攝的單幀畫面串連在一起,並且以每秒16幀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對連續的動作產生錯覺(因為視覺殘像所造成)。通常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勞動產生,就算在電腦動畫科技得到長足進步和發展的現在也是如此 漫畫(comics或manga)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筆觸簡練,篇幅短小,風格具有諷刺、幽默和詼諧的味道,而卻蘊含深刻寓意的單幅繪畫作品。另一種是指畫風精緻寫實,內容寬泛,風格各異,運用分鏡式手法來表達一個完整故事的多幅繪畫作品。兩者雖然都屬於繪畫藝術,但不屬於同一類別,彼此之間的差異甚大。但由於語言習慣已經養成,人們已經習慣把這兩者均稱為漫畫。為了區分起見,把前者稱為傳統漫畫,把後者稱為現代漫畫(過去亦有人稱連環漫畫,今少用)。而「動漫」中的漫畫,一般均指現代漫畫。 [編輯]特色條目 御宅族(日文:おたく、音 otaku),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游戲等次文化的人。這詞語在日文中常帶有貶義,但對於歐美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因人而異。 一般相信是名社會評論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中期於漫畫月刊《漫畫ブリッコ》上連載的《「おたく」の研究》專欄中,初次正式的使用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個族群。「おたく」一詞的本意是「貴府上」,在日文中另可當第二人稱指示詞,正巧1982年於日本開始放映的動畫《超時空要塞》(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中有主角互以「おたく」稱呼對方,故推斷此族群的人乃為受其影響,並開始使用這個詞彙互相稱呼,後來才被以「おたく」作為其族群全體的代稱。 GAINAX始創人之一,有「Otaking」(御宅王)稱號的岡田斗司夫對御宅族的定義為:在這個被稱為「映像資訊全數爆發」的21世紀中,為了適應這個映像資訊的世界而產生的新類型人種,換言之,就是對映像的感受性極端進化的人種…… [編輯]歡迎參與 條目/翻譯請求: 哆啦A夢人物列表 / (ja:ドラえもんの登場人物一覧) 烙印勇士/(ja:ベルセルク (漫畫)/en:Berserk) 日式麵包王 / 烘焙王 (ja:焼きたて!!ジャぱん) 魔法少年賈修 / 金色的卡修(ja:金色のガッシュ!!) 今日是魔王! / (ja:今日からマ王!) 魔探偵洛基 / (ja:魔探偵ロキ) 鋼之煉金術師 / (ja:鋼の錬金術師) 星界的紋章 / (ja:星界の紋章) 亞維語 / (ja:アーヴ語) 哆啦A夢道具列表 / (ja:ドラえもんの道具一覧) 哈雷小子 / (ja:ジャングルはいつもハレのちグゥ/en:Haré+Guu) 板野一郎 / (ja:板野一郎) MONSTER / (ja:MONSTER) 20世紀少年 / (ja:20世紀少年) M0 / (ja:エム×ゼロ) 迷之村雨君 / (ja:謎の村雨くん) Troubleru / (ja:To LOVEる -とらぶる-) 企鵝君 / (ja:メゾン�9�9ド�9�9ペンギン) Tsugihagi漂流作家 / (ja:ツギハギ漂流作家) 大盜Poruta / (ja:大泥棒ポルタ) 我們的仙境 / (ja:まほらば) 七武士 (動畫) / (ja:SAMURAI 7) 動漫 它是一個新名詞, 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所網站「日語聊天室,曾經就此問題展開越洋討論。由於中日雙方使用日語溝通,遇到的第一個障礙便是「動漫」的日語譯法。 動漫」愛好者都知道,「動漫」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發源於日本。但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知道,其實在日本至今還沒有「動漫」的概念。我參加了那次「日語聊天室」的討論,有些人使用「漫畫」,有些人使用「アニメ」,有些人使用「アニメーション還有人使用「コミック(comic)」或者「動畫」甚至「卡通」,連所用詞彙都不同,討論不可能達成共識。<BR> 看來「動漫」是中國獨創的詞彙,一般人把它等同於「アニメ」或者「アニメーション」,台灣出身而入日本國籍的「原先生」在討論會上一語道破:「日本人不說『我喜歡アニメ』,只說『我喜歡漫畫』。」原先生從小生活在日本,他的發言是有根據的。<BR> アニメ(アニメーション的略語,一般專指日本的アニメーション)起源20世紀初的美國和法國,是將靜止的單幅圖片鏈接成具有動感的連續畫面的一種電影技術,隨著迪斯尼樂園的成功推廣而風靡全球。日本早期的アニメ追隨歐美,用作宣傳廣告或採用歷史題材,尚缺乏「漫畫」的要素,所以稱作「動畫」,與中文「動畫片」意思相同。所以中文的「動漫」與日語的「アニメ」不完全對應。<BR> 「動漫」與「動畫片」的最大區別在於一個「漫」字,因此在討論中不少人使用「漫畫」或「コミック」。「コミック」來自英文的comic,意思是「戲劇性」,經常與opera結合,特指西方式「戲劇」。在日本,「コミック」具有特定含義,某種意義上是江戶時代流行的「戱畫」的現代版,專指刊載連續漫畫的雜志。一位常年在日本大學任教的中國教授在討論中指出:「走進日本的常規書店,コミック專櫃佔去很大面積,影響中沒見到過漫畫專櫃。」也就是說,「漫畫」的概念要比「コミック」大,包括雜志、單行本、單幅畫、卡通片等。<BR> 「漫畫」在日本是一種獨特的文化,不僅面向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幾乎人人迷戀各種檔次的漫畫,甚至連公司的白領也常常在上下班的電車上沉湎於漫畫雜志。日本漫畫——尤其是連續漫畫的畫面,突破傳統「動畫」的格局與技法,幾副畫面重疊在一個框架內,畫面內插入對話,平面構圖中隱含動感和音響要素,具有立體視覺效果,離アニメ僅一步之遙。現在我們所說的日本「動漫」,絕大部分是雜志漫畫的音像化製品。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動漫」最接近的日語應該是「漫畫」。<BR> 我在日本期間,到各地出差或旅遊,時常光顧「漫畫吃茶」,那裡有各種漫畫可供閱讀,也可欣賞アニメ的DVD作品;我的目的主要是上網(日本很少有網吧)。這也說明「漫畫」包含コミック、アニメ。<BR> 不過,中國的「動漫」不是日本漫畫的翻版,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載體,其含義更加廣泛。不僅包括靜態的漫畫雜志、書籍、卡片,還包括動態的漫畫音像製品,甚至還包括漫畫的周邊產品和cosplay(模仿秀)之類。<BR> 從歐美的animation、comic,到日本的「アニメ」、「漫畫」、「コミック」,再到中國的「動漫」,這種風靡世界的大眾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豐富內涵,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增長點,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還有象這個哥哥所說的: 「 動漫是一種心情,它是我們無奈的生活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里的解壓密碼.畢竟你就生在這個地方,學習,就業天天在你眼前晃來晃去,想避開不太可能.換到動漫心情時就不一樣了,這里沒有世俗的喧囂,沒有師長們挑剔的眼光,沒有媽媽的嘮叨,也沒有陌生人的忽視……總之沒有在現實社會中會給你帶來壓力的因素.進入這里之前,你只需要作一項准備:放鬆,放鬆你的神經,暫時把不快的事情放開,去體驗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經歷就行了.其實在動漫里也有現實中的成分,有活生生的人,也有大千世界中的飛禽走獸,發生的故事有很多在真正的世界裡也出現過,之所以還去看,就是因為看到同樣的事情,感覺不一樣,借一句名人的話說,就是「源於現實,有高於現實」.明知道那裡面的都只是人為設計出來的情節,可看過的人又有誰能說出,完全沒有被那錯綜復雜的情節吸引過,沒有被其中某人或謀事打動過? 這是一種潮流??對這是一種潮流!! 動漫絕對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和歐美地區,人們藉助動漫展示許多語言、文字表達不出的東西,此外藉助動漫為載體進行創作的人非常多!動漫的最大特點是不受約束,在個人的想像中達到藝術表現的最好層次! 而且,動漫產業帶動了許多行業向前發展,一部好的作品至少有動畫、漫畫兩種相互補充的形式,其次小說、電影作為媒體對媒體的衍生,實在暢銷的精品則會出現在衣服、文具等一切物品上。最典型的例子比方《蠟筆小新》、比方《阿拉蕾》。 執著的動漫人會把她作為畢生的奮斗,日本OTAKU就是為動漫而生的群落!! 亞洲的動漫以日本為最高水平,人們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像向其他人傳播的目的,而且日本這個小島的動漫事業已經發展到跟電影同樣的程度,甚至已經分了級別對應各種年齡段

Ⅳ 動畫圖片是怎麼弄的

首先要告訴大家,動畫片是以各種繪畫形式作為表現手段,用畫筆畫出一張張不動的、但又是逐漸變化著的動態畫面,經過攝影機、攝像機或電腦的逐格拍攝或掃描,然後,以每秒鍾24格或25楨的速度連續放映或播映,便能使所畫的動作,在銀幕上或熒屏里活動起來,這就是動畫片。 一部動畫短片究竟要多少幅畫呢?短短10分鍾的動畫片,就要畫幾千張畫面。像觀眾們所熟悉的《大鬧天宮》這樣一部120分鍾的動畫片,需要畫10萬多張畫面。如此繁重而復雜的繪制任務,是幾十位動畫工作者,花費三年多時間辛勤勞動的結果。因此,可以把動畫片稱之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動畫專業的理論與技法,也就成為一門獨特的學問和技術,受到人們廣泛的注意。

電影:每秒24楨
電視:每秒30楨
FLASH:一般情況下是每秒12楨

定義:用畫筆畫出一張張不動的、但又是逐漸變化著的動態畫面,經過攝影機、攝像機或電腦的逐格拍攝或掃描,然後,以每秒鍾24格或25楨的速度連續放映或播映,便能使所畫的動作,在銀幕上或熒屏里活動起來,這就是動畫片。

下面是FLASH動畫的一個案例分析:
http://www.webjx.com/htmldata/2006-05-10/1147219195.html

Ⅳ 小學生健康衛生動漫圖片

你才是PIG

問問題有這么不謙虛的沒?

Ⅵ 動畫製作

動畫動畫的英文Animation源自於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為靈魂,動詞animare是賦予生命,引申為使某物活起來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釋為經由創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東西像獲得生命一般地活動。

動畫製作過程:
1.編寫劇本與繪制黑白稿
2.繪制畫的連續動作
3.疊合人物與背景
4.上色
5.一張張拍攝
6.拍攝膠片
經過最後的檢察,大家喜愛的動畫影片就完成了!

動畫所指的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以一定的速度(如每秒16張)連續播放時,肉眼因視覺殘象產生錯覺,而誤以為畫面活動的作品。為了得到活動的畫面,每個畫面之間都會有些微的改變。而畫面的製作方式,最常見的是手繪在紙張或賽璐珞片(Celluloid)上,其它的方式還包含了黏土、模型、紙偶、沙畫等。由於電腦科技的進步,現在也有許多利用電腦動畫軟體,直接在電腦上繪制出來的動畫,或者是在動畫製作過程中使用電腦進行加工的方式,這些都已經大量運用在商業動畫的製作中。

通常動畫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勞動產生,就算在電腦動畫科技得到長足進步和發展的現在也是如此。

GIF是一種允許在電腦上看到動畫效果的圖片格式。現在網路上常用的一種動畫格式被稱為Flash,由Macromedia公司創造,通過此格式,可以讓你在互聯網上看動畫。

動畫的來源

從人類文明開始以來,人類就已經使用各種圖像形式來記錄物體動作和時間的過程。

法國考古學家普度歐馬(Prudhommeau)在1962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洞穴上就畫有一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圖,是人類試圖用筆(或石塊)捕捉凝結動作的最早證據。同樣的例子,出現在如埃及墓畫、希臘古瓶上的連續動作分解圖。在一張圖畫上把不同時間發生的動作畫在一起,這種「同時進行」的概念間接顯示了人類「動」的慾望。列奧納多·達·芬奇有名的黃金比例人體幾何圖上所繪的四隻胳膊,就表示雙手上下擺動的動作。十六世紀的西方更首度出現手翻書的雛形,這和動畫的概念也有相通之處。

中國的繪畫史上,藝術家一向有把靜態的繪畫賦予生命的傳統,如「六法論」中主張的氣韻生動、聊齋的「畫中仙」中人物走出卷軸等,大抵上是靠想像力來彌補動態。真正發展出使圖上畫像動起來的工夫,還是在遙遠的歐洲。

動畫的製作

動畫製作是一個非常繁瑣而吃重的工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制前、製作、制後等。制前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制後包括合成、剪接、試映等。

TV版:就是在電視上放的動畫版本

OVA:Original Video Anime(原創影象動畫),和TV相對,不在電視上放映,要看的話只能通過購買的方式。具體內容以後會作介紹。

劇場版:動畫的電影版本。

*音樂: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創音樂專集)。收錄與某動畫有關的音樂。

OP:片頭曲/主題曲

ED:片尾曲

*片頭和片尾的部分字幕解釋:

監督:等於中國人說的「導演」

腳本:寫劇本的人,也叫故事構成

原作:這個要區別於「腳本」。日本的TV動畫通常是由漫畫,小說或者游戲……等改編的,漫畫作者和動畫的製作者通常是不同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宮崎駿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經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製作成動畫),因此有「原作」這一詞。它指的就是原漫畫/小說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關於矢立肇,看過夢總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典故了,但目前看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後我會再作介紹)

CAST:聲優,配音演員

STAFF:參與製作改動畫的全體成員(一般的小蝦小米都會包括進去)

製作:通常是指負責畫該動畫的公司,因為日本要製作一部動畫通常是要N個部門/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確,有點像流水線操作。這個詞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一部動畫的製作水準往往會受到製作單位的影響。有時甚至看看動畫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

*圈內術語這個沒有做仔細調查,似乎是只有國內發燒友中通用的詞語)

OTAKU:日語,原意為「御宅」。目前國內公認的意義是: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經驗的次文化族群,說的通俗點就是對動漫有著瘋狂熱情的一群人,舉個例子(只能簡單地提一下):

比如EVA的OTAKU能背得出每個使徒的中文,日文,英文名字,詳細研究過《新約》《舊約》,熟悉猶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區別。關注GAINAX的一切活動……精通佛羅依得的理論……是邪教組織的成員……

王道: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意思是「權威」,「真理」,「本尊」,「最重要的東西」。有套漫畫就叫「王道之狗」。講的似乎是和孫中山有關的事情~。 恩……現在的社會,什麼才是王道呢……?對於本站來說,也許目前的王道是……金錢。(實在是需要啊~~)

暴走:狂飆。GO MAD。症狀通常是眼睛變色,行走呈爬行狀。有時口冒白色氣體……這要視情況而定。

典型角色……EVA初號機……(眾人:不要偏袒某人啊~ 月:那個……今天天氣真好~)對了,如果遇上類似狀況請迅速離開現場或者准備200個滅火器以防不測……

BT:變態的縮寫

BL:BOY』S LOVE,男同性戀

GL:GIRL』S LOVE

LOLI(羅麗):日語「幼女」的意思,指12歲以下的小女孩。LOLI也可以作為形容詞使用,LOLI的標准在個人眼裡可以有所不同,如果看上去覺得很小很可愛的就可以稱她為LOLI,最典型的就是小嘰了。

正太:和羅麗相同屬性的詞,專指12歲以下的小弟弟。

PK:原為「撲街」,看字面也知道什麼意思了吧。本來指一種黑社會的儀式(撲倒在街上?),現在多為打架的意思。

殘念:可惜的意思。引申詞語有「碎碎念」……類似的自己也可以造。

收聲:閉嘴。

XD:這個很需要大家的想像力哦~第一種解釋:X代表M。下面不用我說了吧。 第二種解釋:一個表情符號。個人理解是「倒」或「暈」的意思。

口胡:語氣詞。相當於「靠!」之類的泄憤詞語。也可以寫成「口 古月」(擴大化)

KUSO:惡搞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用來發表感嘆,在動畫中常常能聽到男主角說這個詞,翻譯常常是「可惡~!」「***!」

874:動詞……論壇上瘋狂批判的行為,一般如果你會被874的話肯定是觸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議先和這種論壇保持距離,提高自己的實力以後再去或者乾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齒:就是看動漫有些年頭(2-3年)自己有點開竅了但其實還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貶義詞。

達人:看動漫不惜一切代價,總之實力很強的那種。

*動漫體裁:

SF=SCIENCE FICTION 科幻機械類的作品,如EVA

*動漫作品的縮寫:

動漫發燒友之間常常用縮寫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縮寫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對於新人來說不是很熟悉,在此略舉一二,以後逐漸補充。

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來是SQUARE公司的一個著名游戲,因為非常受歡迎所以有很多周邊,比如游戲動畫,OVA,電影等。但是

最近使用FF的縮寫則需要辨別一下了,因為《黑客帝國》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動畫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歐西里司最後的飛翔),縮寫同樣是FF。該片導演和《FINAL FANTASY》的電影版是同一個人(安迪*瓊斯),怪不得連名字都一樣了。

M0=MACROSS ZERO(ZERO 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目前出品的有兩個作品,一個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為「死亡的思考」;另一個是正在製作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目前過內還沒有D版。它們的縮寫均為ROD

*OVA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OVA?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創動畫錄映帶

OVA在日本動畫歷史里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種動畫資訊志讓經常會看見她的蹤影。能夠作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時必定是未曾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才能稱作為OVA。當哪些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的作品再推出的錄映帶/LD/VCD等等就不能稱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帶/LD/VCD/DVD媒體,並不是單單當作錄映帶。

*劇場版

什麼是劇場版(動畫)

初公開是為了在電影院播放而製作的動畫稱之。這類作品的製作成本與投資、人力都高於OVA與電視版動畫,畫工也極盡可能的豪華,不論在動作的流暢度、使用的分色數等,可以明顯地看出與前兩者的差別。通常一部劇場版動畫是90分鍾,不過沒有一定,歧異度很大。

現今,只要的受歡迎的TV動畫,通常都會推出相應的劇場版,但劇場版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通常都會和原TV版有所差異。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時空要塞》都的劇場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線。

*原畫

原畫是把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之起始與終點畫面或是靜畫等,以線條稿的模式畫在紙上。陰影與分色的層次線也在此步驟時畫進去。因此有人譯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較少用)。

*動畫

將原畫中的每個動作,依照分鏡表指定的時間間隔,將中間連貫的每張畫面畫在紙上的工作。最後將這些線條稿影印到賽璐珞片上,就可以進行上色的作業。也有人譯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作畫監督

作畫監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麼?

修正原畫、動畫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臉型是否符合人物設定,動作是否流暢等等。必要的時候必須能重新作畫,因此必須是資深的原畫家及動畫家才能勝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稱之,名稱不一,有時也叫"色彩設定",英文則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紅色、褲子要黑色"這種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賽璐珞畫上色時所需的陰影、層次色,是用XXX號的顏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為Painting, Finishing。根據每一個區塊標記的顏料號碼,在賽璐珞片的反面進行塗色的工作。

*音響監督

音響監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麼?

負責插入配樂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備、配音錄制、混音工程的監督等等。

*製作人

製作人(Procer)的工作

製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規劃製作進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製作進度,尋找製作群/製作公司,對外爭取出資者,同時必須和執行製作共同作業,以確保企劃的每個元件都能按時並正確無誤地組合在一塊兒。

*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車庫組件",因為西方人慣將車庫作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這種地方誕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們自行創作的作品,造型細致度是因人而異,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個。製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沒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屬都可以拿來做,因此自製或自己少量生產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為某些特殊成品很討人喜歡,也就有了把它當成商品來出售的念頭。賣著賣著,突然有天有兩個傢伙,他們同時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開始動腦筋復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當時可能是使用石膏之類的材料來當作模版來復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個一兩次之後就面目全非啦。現在則是使用矽膠 (SILICONE)來作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極佳的彈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強多了,不過還是有其翻制數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產的塑膠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實心樹脂,空心軟膠,white metal (低熔點,軟軟的鉛錫合金)數種,題材則多為動漫畫或電影人物,在 HGA陳列的GK以實心樹脂(最早的來源竟然是工業廢料)的動漫畫人物為主。(HB、Bastet (薊)、THEO)

*監督

"監督"其實是日文的寫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見的導演。日本ANIME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氣氛風格的關鍵,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氣氛轉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設定、相同的畫風與製作群,也會因導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角色設定

負責設計登場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裝樣式的叫"人物設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讓後續的作畫者知道要畫的人長得什麼模樣,還必須告訴他們這個角色的臉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設計出由數個不同角度觀看同一位角色的臉,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畫、線條封閉的瀏海。而負責登場的機械人、車輛、武器之設計的就是"機械設定",除了畫出機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現的細部結構、運動方式、可開啟處等等也必須標明。設計稿除了特別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陰影的清潔線條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腳本的意思。把故事劇情以純文字寫出,包括場景、地點、背景音效、人物對白、人物動作等。

*分鏡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則是叫做"分鏡表"的東西。這步作業是實際將紙上的東西轉換成將來呈現畫面的第一步,畫分鏡表的依照腳本的指示,在腦中轉成畫面然後畫在紙上。畫分鏡表的目的就是把動畫中的連續動作用分解成以1個Cut(1個分鏡)單位,旁邊標上本畫面的運鏡方式、對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個Cut所經過的時間、張數等,也都會寫在分鏡表的最右邊。

*Layout

"Layout"算是比較少見的工作,在工作性質上接近中文的"構圖",只有在一些劇場版作品可能採用,例如設計多層次背景,令每層背景移動速度不同,就能表現出逼真寫實的遠近距離感。而畫Layout的人必須在腦海里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從攝影機的觀點去看場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後將這些畫面詳細地畫下來。

會有這個工作,主要是彌補不大會畫圖的導演所畫的分鏡表,將雜亂簡略的畫面仔細的呈現出來,作為日後原畫、動畫、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據。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機動警察劇場版、機動警察劇場版2、攻殼機動隊等等,都是運用大量Layout的實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畫也能精確表現3D的視覺效果"。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職,是在日本動畫製作中特有的職稱。簡單說,他是輔佐導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為導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顧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當於該集的"專屬導演",順著(總)導演的意圖,全程掌控該集的製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這個職位就比較像"助監督"(副導演),了解導演的意圖,協助處理演出工作的細節("演出工作"就是"把劇本文字轉化為鏡頭畫面"的過程, 有點像西方電影或舞台劇所謂的"場面調度")。他的工作相當近似於監督,一定要相當熟悉動畫語言的人來擔任,但不一定要很會畫圖 (正如導演也不一定要很會畫圖一樣 .....)所以,有人譯為"Co-director". 也有人譯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Ⅶ 環保漫畫的圖片

圖片如下:

1、



(7)勞動法圖片卡通擴展閱讀:

環保的內涵:

1、保護自然環境

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青山綠水藍天碧海的保護。這包括不開采(采礦)和毀林(樹木),不排放(污水),不過度放牧,不過度開發,不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等。

2、保護人類生命和生存環境

使之更適合人類勞動的需要。這涉及到人們衣食住行、交通娛樂的方方面面,要符合科學、健康、健康、綠色的要求。這一層面屬於微觀層面,既有賴於公民的自覺行動,也有賴於政府的政策法規作為保障,有賴於社區組織和教育的引導,有賴於工、農、軍、教、商的共同管理。

3、地球生命的保護

物種保護、植物保護、動物歸還、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謹慎使用、瀕危物種的特殊和特殊保護、瀕危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和生物的和諧共存以及其他物種的非欺凌。

這三個層次的關系是:你有我,我有你,每一個層次都有重點和統一。三者並不矛盾,甚至不矛盾。

作為公民,我們對生命和生存環境的保護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如果我們破壞了生命和生存環境,我們將直接或間接地破壞自然環境。

作為一個政府,既要注重宏觀保護,又要從微觀層面入手,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環境保護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Ⅷ 請問以下圖片出自哪部動漫

魔笛magi

聽說,在世界上突然此起彼伏出現的古代王朝遺跡群「迷宮(DUNGEON)」里,正長眠著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被稱作「魔神金屬器」之魔法道具,以及滿山金銀財寶。

逃出故國的阿里巴巴,生活在沙漠中的綠洲都市——岐山裡,以勞動幹活掙取生活費。他也是個夢想著「攻略迷宮」而一獲千金的人。有一天,他碰上了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年阿拉丁,以及拳腳威力驚人的女奴隸摩爾迦娜。命運的安排下,他們都進了岐山裡那難以攻下的迷宮。大冒險就此揭開序幕……

圖中的角色是摩爾迦那

名字出自《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中登場的女僕摩爾迦娜。

戰斗民族法那利斯出身,身材嬌小的三無少女。

看起來是個相當普通的女孩,實際上戰鬥力超強,身體本身就是其最強大的武器。

腳力驚人,擁有敏銳的嗅覺。

腳力和腕力都擁有相當大的力量,足以把阿里巴巴等人扔飛。

其咆哮能讓凶暴的暗黑大陸的猛獸和迷宮生物為之恐懼。

原本是賈米爾領主的奴隸,之後被阿里巴巴所解放,但還是無法忘卻從幼時就受到的創傷。

在阿里巴巴攻略了第七迷宮後,因為恩人哥魯達斯的話而踏上返鄉之路,途中加入了萊雅和薩亞莎前往巴爾巴德的商隊,並單槍匹馬解決了住在礦場的盜賊團,也在那時與阿拉丁相見並在巴爾巴德與阿里巴巴會合。

之後寄居於辛德利亞王國,為辛巴德的食客以及阿里巴巴的眷族,並擁有一對以她以前的腳鐐為原材料重鑄而成的帶鏈手環狀金屬器,是名為『炎翼鐵鎖』魔神『阿蒙』的眷屬器。

曾前往黑暗大陸,並在黑暗大陸前的峽谷底部遇見了MAGI尤納恩,並被其教會了眷屬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後回來與阿拉丁、阿里巴巴等人共同作戰。

喜歡阿里巴巴, 知道阿里巴巴和多多的關系後有異常表情。

現前往黑暗大陸,去找尋大峽谷底部的MAGI尤納恩,試圖詢問解救阿里巴巴的方法

在動畫官方設定中沒有穿內褲。

Ⅸ 請問下這張圖片是什麼動畫片里的

七色戰記,
那個穿灰色衣服的人叫灰溜溜,我很喜歡他呢么么噠~

Ⅹ 派出所自己做的防範詐騙動畫小視頻,用了網上的視頻模板還有素材圖片會不會造成侵權

會,只要圖片跟素材別人有版權就可以告你侵權。

熱點內容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