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主體

民事訴訟法主體

發布時間: 2020-12-20 05:41:17

⑴ 民事訴訟中原告主體不適格應如何處理

原告主體不適格,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因原告本身沒有起訴權,法版院即便依據實體法權作出判斷,也應從程序上作出處理。被告主體不適格,應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民事訴訟立法對被訴主體是否適格未作受理條件規定,即對被告應訴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等資格審查,沒有訴訟法依據,目前只能從原告是否明確表示被告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的角度對原告的請求作出實體判斷。

⑵ 請問民事訴訟的申訴主體包括哪些人規定在民事訴訟法第幾條

提起申訴的來主體包括案件自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
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⑶ 民事訴訟法的制定主體

一、依據我國憲法相關規定,民事訴訟法制定主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專會。

二、法律依據屬:《憲法》
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⑷ 民事訴訟的主體與客體是什麼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民事訴訟主體客體是指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之間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由於主體之間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不同,其客體也不一致。人民法院與當事人(包括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之間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案件的事實和實體權利的請求;人民法院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只是案件事實。

(4)民事訴訟法主體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民事訴訟當事人始終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當然主體。原告人起訴狀經法院審查認為合格後,法院應當受理原告人的起訴狀,於是,原告與法院之間發生了一種社會關系;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訴狀後,必須向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被告收到起訴書副本後一般要向法院提交答辨狀。

於是,被告與法院發生了一種社會關系。由於這種社會關系是發生在民事訴訟之中的,所以,它應當受到而且也不能不受到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調整。在起訴階段是這樣,在訴訟的其他階段也是這樣。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原告與法院,被告與法院之間始終會形成一定的並受到民事訴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

第二,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始終居於重要地位。不難看出,在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發生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法院是主體之一,在法院與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之中,法院也是主體之一。

是法院傳令全體訴訟參與人依次為訴訟行為,是法院敦促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及時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第三,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一種多面系列聯系。所謂「多面」是指法院與原告、法院與被告、法院與第三人、法院與證人、法院與鑒定人、法院與勘驗人、法院與翻譯人員等「面」結成的關系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網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客體

⑸ 民事訴訟法訴訟主體有哪些

簡單說,民事訴訟的主體是原被告,客體是訴訟所指向的對象,如債務,

⑹ 哪些分支機構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

根據2012年修訂前的民事訴訟法第49條第1款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等屬於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的其他組織,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可以作為當事人參加民事訴訟。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訂時並未變更原民事訴訟法第49條的內容,只是條文順序變更為第48條。針對修訂後民事訴訟法的理解與適用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2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四)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五)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
(六)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
(七)經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企業、街道企業;
(八)其他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組織。」

根據該規定,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亦屬於民事訴訟法所指的「其他組織」,可以作為訴訟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2條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應認為不影響以上分支機構的訴訟主體資格。

⑺ 民事訴訟法中支持起訴的主體包括哪些

支持起訴: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回體或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答,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支持起訴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1、支持起訴的主體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2、支持起訴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 3、支持起訴的時機必須是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造成了損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訴諸法院。 支持起訴原則的適用: 1、對有關單位來說,支持起訴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支持起訴人不能參加訴訟程序 3、支持起訴視為方式、程序、支持起訴人的法律地位等均無明確規定

⑻ 民事訴訟中原告與被告的主體資格分別是什麼

主體資格:是指主體從事某項工作、職業、活動時依照法律或專業規范應當具備的相應的資質。

訴訟主體資格:即具備訴訟主體條件的當事人。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是進行刑事訴訟的國家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和自訴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國家行政機關和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民事訴訟中的原告:

簡單的說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或單位(法人),即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訟成立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民事訴訟中的被告:

是相對於原告來說的,即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熱點內容
2018行政法教材 發布:2025-05-16 21:25:13 瀏覽:296
招教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發布:2025-05-16 21:24:32 瀏覽:749
2016年實施的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21:12:30 瀏覽:473
紹興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21:12:13 瀏覽:948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
法院糾正違法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6 20:27:25 瀏覽:164
飯店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20:24:09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