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訴訟法考什麼
⑴ 法考都考些什麼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司法部主辦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在原來的司法考試基礎上改革而成的職業資格考試。很多人熟知的司考,在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及《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職業證書考試。
2020年全國法考客觀題考試安排
2020年法考客觀題考試跟2019年法考客觀題考試一樣,為分批次考試。具體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1、第一批次考試時間:
客觀卷一:9月5日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客觀卷二:9月5日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2、第二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9月6日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6日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客觀卷一考試科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時長:3小時
分值:單選題50/1分,多選35/2分,不定項15/2分
滿分:150
客觀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時長:3小時
分值:單選題50/1分,多選35/2分,不定項15/2分
滿分:150
2020年全國法考主觀題考試安排
主觀卷:10月17日 8:00—12:00,考試時間240分鍾
主觀卷科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時長:4小時
題型: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
滿分:180分
⑵ 司法考試要考哪些科目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具體考試科目如下: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具體考查科目為: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證書:
A證——必須以本科及以上學歷報名,分數達到360及以上,才可以獲得A證。
B證——戶口屬於放寬地區的法律專業專科考生,司法考試成績在360以上。
C證——屬於國家規定放寬學歷條件地區,報名學歷為法律專科,當年考試成績達到公布的放寬地區合格分數線的考生。
注意:改革後原法律職業資格B證已經取消,只有A、C兩類證書,但原已考過司法考試的考生,證書不受影響。
⑶ 司法考試考哪幾科各有什麼聯系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3)思修訴訟法考什麼擴展閱讀: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國家司法考試一般確定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為10%左右。擔任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A類:適用於報名學歷為大學本科以上,考試成績為客觀題180分以上主觀題108分以上的應試人員。
C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考試成績達到放寬地區合格分數線的應試人員,以及在民族地區,確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訴訟而得到照顧的以民族語言文字應試的人員
⑷ 法考考什麼
一、考試科目
法考考試科目非常多,且一次考試包括所有科目,不存在分科考的情況。
一般將法考分為8科,如下:
(1)民法
(2)刑法
(3)民事訴訟法
(4)刑事訴訟法
(5)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6)商經法(包括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7)理論法(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
(8)三國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法考大綱一般在5月中旬左右發布,屆時可以對照有無新增新修,進行知識點的糾正;
二、考試題型
法考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只有考過客觀題才能報考主觀題,客觀題的成績有效期為2年(當年度和下一年度)。
01 客觀題
客觀題即選擇題,機考形式,一般在9月中上旬考試;
2021年的考試時間分為2個批次,分別是9月11日和9月12日。
客觀題一共考2卷,我們稱為卷一和卷二,每卷考3個小時,分別在上午8:30-11:30和下午14:00-17:00進行。
卷一的考試科目有:刑法+刑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理論法+國際公法;
這些法都是公法,即國家強制性規定;
卷二的考試科目有:民法+民訴+商經+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這些都是私法,即法律的底限。
每卷的題量都是100道選擇題,每卷150分;
其中單選題50道(1分/道),另外的50道是多選題+不定項選擇(2分/道)。
2卷一共300分,合計180分即為通過,一般考後1個星期左右出成績。
02 主觀題
主觀題即問答題,可選擇機考和筆考,一般在10月中下旬考試;
2021年的考試時間為10月17日。
主觀題只有1卷,考4個小時,即上午8:30-12:30.
主觀題不考的科目有:三國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中國法律史。
在改革後的2年,試卷題量都是5道,1道論述題和4道案例分析題;
案例分析題分別是刑法、刑訴各一道,民法和民訴綜合考一道大題,行政法和商法為二選一的選做題。
主觀題共180分,108分即為通過,一般考後1個半月左右出成績。
三、考試難度
從考試難度來說的話,現在的法考越來越多的偏向理解,考查形式也基本上是案例分析和評判的情形。而且法考一定是需要記憶的,而且是大量記憶,只不過有些記憶是理解性記憶。
如果你是0基礎/非法本/在職,除非你個人學習能力很強且自律性高,否則我不建議自學。盡管之前我考過多個證書,也通過了CPA,但是法考依然是報班學習的...也是選擇的注會時就跟的BT學院,畢竟是在職+非法本,加上注會備考時的用戶體驗確實不錯。
其實只要是正規的機構,講的內容都大差不差,但每個機構節奏的把握,講義資料的細節,以及每個老師的應試方法還是有差別的,主要還是看和你的節奏是不是合適,方法是否足夠高效應試。
所以,總結來看,法考很難,但通過你的不斷努力,制定合理的備考計劃,報班的話,選擇合適的老師,堅持堅持再堅持,法考也就不會那麼難了。那種征服了這么難的考試後的爽感,會讓你值得回憶和驕傲。
⑸ 司法考試要考的所有科目有什麼
民法:海納百川科目系列。所有你生活中的小事情全部由民法管理。簽合同、結婚離婚、被砸傷被欺負、幫各種大小忙、遺產繼承......
民事訴訟法:只要你有證據,就可以去法院打官司,但僅限民事方面。什麼是民事方面,也就是上述民法內容。那麼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為什麼可以去打官司,整個官司流程是什麼。
刑法:所有快速擁有萬貫家財的方法都寫在刑法里了。缺錢?侵佔、盜竊、搶奪、搶劫、綁架、敲詐勒索、貪污、賄賂、私吞、詐騙、逃稅......不過,認識罪名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定罪。
刑事訴訟法:有證據,有理由,涉嫌上述刑法的內容,就可以申請有關部門採取對行為人的相關措施來保護自己和他人,先從報案做起。當然,不僅僅是報案。同樣也是對整個官司流程的學習。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俗稱「民告官」。百姓與政府機關之間的愛戀糾紛。據說這個科目女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因為涉及到行政職位和區劃的問題,好多人會不敏感以至於學不透。
商經法:顧名思義「商法+經濟法」。商法就是關於公司、合夥為主的內容,經濟法就是各種經濟類法律法規。比較零碎但也比較有特點。2018法考中涉及比較多,19法考也考到了很多,幾乎是C位出道。
理論法學:分為法理學、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中國法律史。比較散但容易得分的系列,為什麼?因為只要你背就能得分!很好理解。而且20法考的同學們注意,這部分這幾年考到的比例越來越大,18法考考了法制史主觀題!19法考也幾乎C位出道!
⑹ 大一思修需要考什麼內容
大一思修期末考試重點內容
一、理想的概念與劃分
概念: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劃分:從性質和層次上劃分,理想有科學理想和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從理想的時序上劃分,理想有長遠理想和近期理想;
從理想的對象上劃分,理想有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
從理想的內容上劃分,理想有社會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
理想和現實的關系
1、理想和現實存在著對立的一面。2、理想與現實是統一的。3、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一方面,現實中包含著理想的因素,孕育著理想的發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著現實,既飽含著現實中必然發展的因素,又包含著理想轉化為現實的條件。
理想信念的意義
1、引導大學生做什麼人2、指引大學生走什麼路3、激勵大學生為什麼學。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
內涵: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四個方面的內容:1、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3、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4、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回答了我國意識心態領域的根本問題,體現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縝密的科學體系。
三、愛國主義
優良傳統:1、熱愛祖國,矢志不渝。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維護統一,反對分裂。4、同仇敵愾,抗禦外侮。
時代價值: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
3、愛國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
4、愛國主義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的概念:所謂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
內涵: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四、人生觀
概念: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他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核心:人生目的
五、怎樣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1、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的統一關系。2、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
3、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4、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與承擔社會責
任的統一關系。1
六、道德
概念: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形成條件:1、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2、人類自我意思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3、道德產生所需的主觀條件是統一於生產實踐的。
主要功能: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主要的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道德還有其他方面的功能,比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但都建立在兩大主要功能之上。
七、社會公德
概念:社會公德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是維護社會成員之間最基本的社會關系秩序,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最起碼的道德要求。
八、在我國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為什麼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九、人際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2、誠信原則3、寬容原則4、互助原則
十、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1、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2、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3、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十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要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十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十三、處理勞動爭議的法律途徑
1、當事人可以可以協商解決勞動爭議。2、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3、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4、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終局法律效應的裁決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四、大學生在網路社會中的道德要求: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十五、愛情
概念:所謂愛情就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
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性愛,理想和責任
結婚必備條件:1、必須雙方自願2、必須達到法定年齡,男22女20 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條件:1、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2、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十五、法律
概念: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思維方式的特徵: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
2
十六、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
先後與1954,1975,1978,1982頒布了四部憲法。我國現行的憲法是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1988,1993,1999,2004年修正案。
十七、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概念: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