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55條
A. 勞動法第55條的內容是什麼
《中來華人民共和國勞自動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作業資格。」
第五十五條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這一章節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1)勞動法第55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修改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二條中的「依照刑法第×條的規定」、「比照刑法第×條的規定」修改為「依照刑法有關規定」。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作出修改。
B.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是什麼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C. 勞動法第五十條內容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的內容包括:
1、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2、工資應當按月支付,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3、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拖欠或者剋扣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D.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專合同時出屬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本條是關於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雙方義務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結束後,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結束,但是原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仍應履行有關法定義務。
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有的意見反映,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有的用人單位刁難勞動者,不開具有關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扣押勞動者檔案,對社會保險問題含糊其辭等。
有的意見提出,實踐中有的勞動者不辭而別,有的則不辦理工作交接手續,導致用人單位有關工作陷人混亂,影響正常的生產活動。
有的意見認為,在很多勞動爭議案件中,由於勞動合同文本的缺失,導致了勞動關系難以確認,勞動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很難證明,案件難以處理,建議做出相應規定。本條主要是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而規定的。
E.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內容是什麼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F. 關於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G.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事項】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條文注釋】
本條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法定解除的特點是:(1)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有相應的法律規定;(2)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徵求勞動者意見;(3)用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解除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本條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可根據有關法規認定,且該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違反的勞動紀律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的規章制度不具有約束力。
本條中的「重大損害」由企業內部規章來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此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勞動者的「失職」、「營私舞弊」必須是嚴重的;二是勞動者的行為必須對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
本條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具體包括:(1)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2)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包括主刑和附加刑);(3)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32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關聯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26、39、69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25條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31、39條
H.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拓展資料
一、《勞動法》作為維護人權、體現人本關懷的一項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稱為第二憲法。
其內容主要包括: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等。
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處於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後或是終結後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