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國際經濟行政法

國際經濟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1-08 17:10:16

法學中的民商法經濟法刑事法行政法國際法哪一個好

肯定來民商法好,和有錢人源和金融領域打交道,起步點就高了經濟法無用武之地刑法被打的牙滿地行政法你就不敢打國際法,如果是國際經濟法還好,但你要熬到名望或有家底關系法律是條死胡同,進程是迷宮,門坎太低,出口太遙遠。。

② 我是法學專業的,想考研究生,英語還不錯,但是現在不知道該考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還是憲法與行政法

我有同學本科學經濟學、研究生學經濟法,現在找的工作很好,呵呵,建議你考經濟法,以後讀研的時候通過司法考試,這樣找工作時找個外企、大公司之類的很容易。同時,英語一定要好好學,考研英語復習建議你看看徐綻、何凱文老師的書,很不錯。如果英語有大幅提高,將來前途無量啊!

③ 國際經濟法就業前景

國際經濟法是國際貿易和法律的一個交叉學科。不但要學習國際經濟和貿易的知識,也要學習國際經濟法的知識。旨在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與挑戰的運營操作的國際貿易人才,並且使其具備系統管理運營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適應國際商務環境的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用型、復合型的管理專業人才。

就業前景:

1、國家法律部門、監管部門。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

2、外交部、商務部、駐外使領館、外國駐華使館、涉外機構、政府、行政事業等單位。如烏干達共和國駐華大使館。

3、國際貿易公司、進出口公司。

4、國際商務公司、外資企業、三資企業、跨國公司中國分公司、境外中國公司等。

5、國內民營企業、經濟金融機構等。

6、法律研究部門、教學單位等。
1、國際經濟法研究生就業挺不錯的。
2、國際經濟法方向的學生畢業後以涉外法律事務為主要職業,可在涉外行政和司法部門、涉外經濟貿易企業、涉外律師事務所、涉外司法案件等領域工作。

(一)國家法律部門、監管部門。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
(二)外交部、商務部、駐外使領館、外國駐華使館、涉外機構、政府、行政事業等單位。如烏干達共和國駐華大使館。
(三)國際貿易公司、進出口公司。
(四)國際商務公司、外資企業、三資企業、跨國公司中國分公司、境外中國公司等。
(五)國內民營企業、經濟金融機構等。
(六)法律研究部門、教學單位等。

3、可見畢業生的選擇就業方向很多,並且薪資待遇也不錯,就業前景很好。

④ 法學(國際經濟法)就業方向,建議

一:復這是國際貿易和製法律的一個交叉學科。不但要學習國際經濟和貿易的知識,也要學習國際經濟法的知識。旨在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與挑戰的運營操作的國際貿易人才,並且使其具備系統管理運營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適應國際商務環境的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用型、復合型的管理專業人才。
二:就業一般在國際貿易企業從業人員和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國際貿易與經濟法工作。
三: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⑤ 國際經濟法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北京大抄學法學(國際經濟法)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030122
研究方向
01.國際經濟法
02.國際私法
03.海商法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選一門
656國際經濟法(含國際私法和海商法)
871法學綜合卷
備註:
法學綜合卷考試內容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刑訴、民法、民訴。復試階段進行專業面試,復試比例為150%。

⑥ 國際經濟法的分類標准意義何在

首先,國際經抄濟關系當中既包括橫襲向的經濟流轉關系,也包括縱向的經濟管制關系;其次對國際經濟關系進行法律調整,既涉及各國的國內法規范,也要涉及各種形式的國際法規范。
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將所有調整跨國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分成四大部分(如下表所示):
(1)調整跨國經濟流轉關系的國內法規范是各國的沖突規范(如我國《民法通則》第八章「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的規定)及其指引的內國民商法(如我國的新《合同法》);
(2)調整跨國經濟流轉關系的國際法規范則是作為統一實體規范的國際商法(如《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3)調整經濟管制關系的國內法規范為各國的經濟行政法(如我國的《對外貿易法》);
(4)調整經濟管制關系的國際法規范則構成國際經濟法(如《建立WTO協定》及其附件)。

⑦ 求大工09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在線作業123急需啊!

其實我們一般的慢跑是有氧運動,可以達到消耗熱量、燃燒脂肪、鍛煉心肺功能的效果。有人擔心跑步多了小腿會變粗,這種擔心產生的原因:

一、落地技術不好,產生錯覺。

有的人用腳尖跑步,這樣小腿就會疲勞,有緊綳感,感覺小腿在「長大」。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人的基礎形態是天生的,腿形也是,不會因為幾次跑步小腿就立桿見影地變粗。在有氧力量訓練中,比如啞鈴操、杠鈴操,肌肉的膨脹率不會超過20%。

所以在日常跑步中,小腿即使變粗,也不會超過這個比率,而這個比率是幾乎看不出的。

二、跑步者認為跑步已經燃燒了脂肪,因此可以更多進食,從而長胖,小腿也因此變粗。這與跑步本身無關。

?什麼樣的運動才可以造成小腿變粗呢?

力量訓練可能會這樣,負重的、提踵的運動可以讓小腿長肌肉,比如男子健美。小腿上的肌肉是較難練粗的,所以日常鍛煉一般不會造成小腿變粗。

如何消除這種擔心和偏見呢?

一、注意跑步姿勢。

正確的跑步姿勢應是由腳後跟過渡到前腳掌。

二、跑步後進行放鬆練習。

伸展、放鬆小腿,揉一揉,拉伸。

三、注意跑步時間和速度。

一般的有氧練習的時間是20至60分鍾,過度了會造成肌肉疲勞和關節磨損。速度上不能太快,把有氧運動的心率范圍控制在:(220-年齡)×(60%—80%)以內。如一個20歲的人,他的有氧運動的心率范圍就是120至160次/分。脂肪在無氧狀態下會停止分解,在上述的心率范圍之外,脂肪不會燃燒,運動效果不能保證。

(責任編輯:龍偉權)

⑧ 請問:考研,行政法,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哪個更有前途啊

經濟法好點,考國際經濟法也不錯,但如果你英語不好,還是別考.因為即使考上,到時可版能要看很多權外文資料的.就業肯定是經濟法好的.但正如樓上說的,學校很重要,如果是爛學校的經濟法,也不見得就就業很好.

如果你考的是牛校的行政法,絕對也是很有前途的.因為這些學校的導師資源很多,到時你就知道好處了,呵呵

所以,同一個學校,經濟法>國際經濟法>行政法
不同學校,牛校冷專業如行政法>爛校熱專業如經濟法。所以,建議你慎重考慮.如果考慮成本問題,可以考一個中等的學校.至於那些剛剛成立法學碩士點的學校,建議不考為妙.

⑨ 國際經濟法學的國際經濟法學

法學中以國際經濟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國際經濟法是關於國際社會中經濟關系和經濟組織的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的總稱,亦即調整國際經濟交往中商品生產、流通、資本移動、信貸、結算、稅收等法律關系及國際經濟組織的法規和法制的總稱。其范圍包括國際貿易法、 國際投資法、 國際貨幣金融法(見國際貨幣法)、國際稅法及國際經濟組織法,等等。國際經濟法學是研究這些方面的一個獨立的法學部門。
學說 隨著現代國際經濟交往和合作的發展,及其所引起的國際經濟關系的深刻變化,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貨幣金融體制、國際稅收等方面,也產生了新的復雜的法律問題,在傳統的法學分科體系中,不斷出現了新的突破。國際經濟法學正是反映這一新的突破,而成為現代法學領域中一門新興的學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關於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已引起各國法學界的普遍重視。綜合各家學說,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 這一觀點基於傳統的法學分科論,從純理論及概念出發,嚴守國際法與國內法。「公法」與「私法」的界限,認為國際經濟法屬於國際公法(見國際法)的范疇,其中不包括國內法規范。其代表人物如英國的G.施瓦曾伯格,他曾列舉國際公法的特別分支有:國際機構法、國際航空法、國際勞動法及國際經濟法。他認為「國際經濟法是國際公法的一個特殊部門,是關於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和開發,物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貨幣和財政,與此有關的其他業務,以及從事上述活動的實體的組織及其法律地位」的規范。條約和國際慣例是國際經濟法的淵源。他把國際經濟法分為兩類法規:一類是關於國家間經濟活動的規范,如通商條約、易貨貿易協定、政府間貸款協定、支付協定、對國家支付不能、其他公契約履行保證義務的協定等。一類是關於國際經濟制度的法律。國內法應排除在國際經濟法研究領域之外。
日本的金澤良雄認為,國際經濟法是為了解決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矛盾,從國際經濟整體立場出發所形成的國際法秩序,即對國際社會中的經濟活動,通過國家進行雙邊或多邊調整,加以一定製約的國際法,即條約的總和。其中既包括國家間的規范,也包括國家與國際組織間、國際組織相互間的規范。它不僅包括國際經濟統製法,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等,還包括更為廣泛的國際間經濟協調和合作的國際法規范,如《聯合國憲章》、《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等。所以國際經濟法應概括地理解為包括規定國家及國際組織的國際經濟活動的規范。
日本橫川新也認為國際經濟法是「主要通過條約來規定國際經濟活動的法律規范」。他說,凡是以國際經濟合作的均衡發展及國際經濟交往的安定為目的所形成的法律體制,就是國際經濟法,它是由國際條約和基於條約的其他制度所構成的。至於國際投資法體系,他認為既屬於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的國內法問題,同時又是跨及兩國間和多國間的國際法問題,具有流動性的特點,應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以外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體系。
總之,這一派都把國際經濟法理解為「經濟的國際法」。在中國也有持這種觀點的國際法學家。 美國M.卡茨和K.布魯斯特也提出應克服傳統法學研究的片面性,強調打破國際公法、國際私法、比較法學之間相互隔絕的界限,側重研究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間相互滲透的作用,綜合地把個人、法人、國家及國際組織間一切國際交易與關系的法律問題作為研究對象。他們認為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交易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含兩類法律規范:一為涉外關系法,如國內法(公法和私法)、國際私法、兩國條約;一為國際行政法,如多國間條約。
其他如美國的W.G.弗里德曼,A.A.法托羅斯,A.F.洛溫菲爾德,奧地利的A.韋德羅斯,德國的G.埃勒,日本的櫻井雅夫等都傾向於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國際經濟法是一支「獨立的法學部門」,或一種「獨特的法律秩序」,不屬於國際公法的范疇,其中既包括國際法規范,也包括國內法規范。
在中國,也有一些學者持這種觀點,認為國際經濟法,無論從其產生及其發展的必然性,或從其本身的特點來看,都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內容不是國際法所能概括的。
國際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國際經濟法屬經濟法范疇,同國內經濟法一樣,是基於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而產生並發展起來的。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隨著資本輸出的增加,各國壟斷資本從控制國內市場,發展到超越國境而形成國際壟斷同盟(如國際卡特爾、國際托拉斯等),從經濟上瓜分世界、控制世界市場。在競相爭奪原料產地、銷售市場、投資場所等的激烈斗爭中,為達成均勢,共同剝削世界各國人民,這些壟斷同盟之間相互簽訂各種協定,求得暫時妥協,利益均沾。雖然這些只是屬於民間協定的性質,但實質上是國家政權同壟斷資本相結合,開始對國際經濟進行干預和控制。在這里已可看到國際經濟法的萌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面臨戰後種種遺留問題,如資本主義世界物資的極度匱乏,戰後歐洲經濟復興與美援有關的安全保障問題,特別是戰後即將來臨的生產過剩以及防止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蕭條和恐慌等等。作為從國際范圍內解決這種問題的對策,在國際經濟領域內所產生的法規和法制,包括國際的和國內的,更達到驚人的發展,如《聯合國憲章》有關發展國際經濟、確保會員國通商自由及公平待遇等規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布雷頓森林協定(見國際貨幣法)以及各種地區性經濟組織條約和各國涉外經濟關系的立法等。另一方面,由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形成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使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開始瓦解,形成兩種經濟體制的對立。與此同時,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加速了殖民主義體制的崩潰,第三世界國家紛紛獨立,成為國際政治上的新生力量,直到發展成為經濟上反殖反霸的集體自力更生的對抗力量。這樣,「南北問題」(發展中國家與工業發達國家之間)、「東西問題」(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南南問題」交織在一起,相互斗爭,而又相互依存,形成了國際經濟關系的復雜結構。這一新的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展,不僅豐富了國際經濟法的內容,而且使國際經濟法從本質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如廣大發展中國家實行「南南合作」,在爭取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見國際經濟法的斗爭中,逐步獲得勝利,促使聯合國大會制定並通過了一系列宣言、決議及地區性協定等,初步奠定了國際經濟新的法律秩序的基礎。如1962年《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的決議,1974年《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及《行動綱領》、《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1975年、1979年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同歐洲共同體兩次《洛美協定》,石油輸出國組織歷次協定、決議、庄嚴聲明,銅輸出國政府聯合委員會憲章及《安第斯條約》等,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貨幣、信貸等領域對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維護,對跨國公司行動的限制,對舊國際經濟秩序和法律秩序的抗衡和沖擊等,都為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如發展中國家基於發展戰略,在平等互利、自力更生原則的指導下,制定了種種發展對外經濟、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國內法,如外匯管理法、外貿法、外資法、涉外稅法等,也成為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一環,構成國際經濟法的重要內容,並體現了現代新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原則。
由於國際貿易、投資、信貸等經濟交往不限於國家間、國際組織間的關系,而大量的是各國民間交往、民間同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間的關系。其所帶來的法律問題,已非傳統的國際法或國內法某一單獨分科所能解決,這就使國際法與國內法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作用,越來越顯得不可忽視。這樣,一部反映國際經濟新秩序,包括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的龐大的、獨立的國際經濟法體系就應運而生,並且不斷發展,反映出國際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國際經濟法學的特點 從國際經濟法本身的內在聯系來看,無論其法律行為的主體,它所調整的法律關系以及它所包含的法律規范,都有著不同於其他法律分科的特點,因而國際經濟法學也具有與法學其他分支學科不同的特點。 包括國際法和國內法,國際經濟活動往往因其主體不同,所涉及的法律關系不同,形成種種相互聯系的復雜結構。因此,國際經濟法包括的法律規范,就不僅僅是國際法規范,如條約、協定、國際慣例等,而且包括國內法規范,即涉外經濟法。在處理一項具體國際經濟問題時,有關的國際法規范與國內法規范,往往需要相互補充,才能共同完成其法律效果。例如美國國內法上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適用,以美國同東道國訂有雙邊投資保證協定為其法定前提,即美國企業只有向同美國訂有雙邊投資保證協定的國家投資,才能在國內申請投資保險(見投資保護的國際協定)。因此,對有關國際經濟的國際法規范,如不了解與之有關的國內法規范,就難於確切理解其意義;同樣,對有關國際經濟的國內法規范,如不了解與之有關的國際法規范,也難全面理解其意義;不能片面地孤立地探索國際經濟中的法律問題。
綜合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公法和私法形成統一的法律體系,是跨國經濟活動多樣性、復雜性的客觀反映。這就決定了國際經濟法學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特點,並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學部門。這種情況也不僅見於國際經濟法,國際海商法也是綜合國際法與對外的國內法兩種規范而形成發展起來的,正如自然科學領域中的邊緣學科,或稱為交叉學科、綜合學科一樣。
作為上層建築的法律,必須是適應於總的經濟狀況,而且必須是它的反映。國際經濟法之所以必須成為一門獨立的法學部門,也正是國際經濟關系錯綜復雜結構客觀現實的反映,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國際經濟法學的研究也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運用綜合的方法,探索國際經濟中的法律問題,擺脫傳統法學分科論和純概念的羈絆,擴大視野,在廣度和深度上開拓新的法學研究領域和新的研究方法。

⑩ 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哪個碩士研究生前途好

三者不能一概而論,發展的方向各有千秋。
經濟法是目前最熱的法學學科,主要因為學的東西很實用,就業前景特別好,而且收入特別高。
國際經濟法也是非常實用的,就業前景目前還不錯,可以進大所打涉外官司,也可以考商貿部的公務員等等。
行政法的就業主要是政府機關,一般學習行政法的人都是想走仕途的人,也會有一些人做理論研究,相對沒有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有錢途。

熱點內容
客戶須知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0 09:28:14 瀏覽:943
性貪法官吃奶照片 發布:2025-09-10 09:28:13 瀏覽:846
美國法院數 發布:2025-09-10 09:23:04 瀏覽:58
1000萬訴訟法多少錢 發布:2025-09-10 09:08:52 瀏覽: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點 發布:2025-09-10 09:07:54 瀏覽:69
法院判的賠償怎麼辦 發布:2025-09-10 09:07:13 瀏覽:231
關於法律知識的廣播稿 發布:2025-09-10 09:05:53 瀏覽:378
gsp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0 08:51:32 瀏覽:18
道德教育的圖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687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