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傻那年生效的

新民事訴訟法傻那年生效的

發布時間: 2022-01-13 04:09:43

『壹』 新民事訴訟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歷史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版版)
中華權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10月28日修正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於1991年4月9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於1982年10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版)為最新版本,於2012年08月31日發布,2013年01月01日生效;

全部版本內容:http://www.lawxp.com/statute/s1692514.html

『貳』 新的《民事訴訟法》執行時效是多少

民法來總則》第一百八十源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叄』 民事訴訟法,法院判決書生效日期是,判決書是怎樣才算是生效的

一審民事判決是送達給應當送達的全部當事人後,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才生效,如果你先收到了,自收到判決書的第二天起計算你的上訴期,但如果對方還沒有收到判決,即使你的上訴期滿,判決也不能生效。

『肆』 2021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民法典包括有民事訴訟法嗎

一般情況下,僅僅是極少的部分,比如訴訟時效等等,因為民事方面的訴訟法,有專門的民事訴訟法規定。

『伍』 新民事訴訟法適用

程序法溯及力是從新原則,按照新訴訟法執行

『陸』 民事訴訟法是哪一年修訂取消了申訴

2009年4月27日 - 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已經實施一年,從各方面反饋情況看,符合法定條件的再審申請基本能夠得到及時受理,具備法定再審事由的案件基本能夠及時進入再審,「

『柒』 民事訴訟法關於法院法律文書何時生效的規定

在所來有當事人都沒有提出上訴的源情況下,以最後一名當事人收到裁判文書的上訴截止日期的次日為裁判文書的生效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條 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捌』 新民事訴訟法的介紹

民事訴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重要的基本法律。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是1991年通過施行,分別於2007,2012年進行兩次修正。同時,《民訴解釋》也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本次修正結合了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解決了訴訟中的現實困難。 具體而言,有以下十大亮點:


亮點一:關於管轄

1、管轄方面修改了協議管轄規定,增加了「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明確了將協議管轄的范圍由合同糾紛擴展至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把因履行合同競合產生的侵權糾紛也收納進來。

2、增加了默示管轄規定。該制度需三個基本條件:當事人未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當事人應訴答辯,應訴管轄不得違反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規定。

3、修改了上下級法院移交管轄制度。按2007年民訴法規定,上級法院既可審理下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也可將其管轄的案件交下級法院審理,這種規定極易導致地方保護風險的增加。此次修改,增加了「確有必要」和「其上級法院的批准」的條件。

亮點二:關於公益訴訟

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民訴解釋》就提起公益訴訟的條件、管轄法院、告知程序、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關系以及公益可以和解、調解等具體操作程序予以明確。值得注意的是,依據目前法律規定,我們認為,目前民訴法中可以公益訴訟的主體即「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是「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和「消費者協會」。

亮點三:關於第三人撤銷之訴

增加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民訴解釋》就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審理程序、不予受理的情形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一是提起的期限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這六個月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間一樣,都是不變期間,不適用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二是管轄法院,第三人應當向作出該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亮點四:關於舉證時限及逾期舉證

證據部分增加了證據時限制度。此前,《證據規定》等對於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一律發生失權效果的規定,過於嚴苛。此次修改,關於舉證期限:應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可由當事人協商經法院准許,法院確定一審普通程序不少於十五日(此前的規定是三十日),二審不少於十日,期滿後的反駁證據等法院可酌情確定期限。關於逾期舉證救濟:一是只要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原則上法院都應准許,但要審查是否「確有困難」情形;二是為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說明理由等;三是分層次設置了逾期舉證的後果,據情節的不同適用訓誡、罰款直至證據失權(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三種不同的後果。

亮點五:關於證人證言

關於證人,新民訴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採用並補充了《證據規定》的部分內容。如:證人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不僅限於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這是在范圍上進行了擴展,更符合實際。同時,在《民訴解釋》中規定: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此前規定為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增加了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證人拒絕簽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等內容。

亮點六:關於專家輔助人

「專家輔助人」,在訴訟中的功能是:協助當事人就有關專門性問題提出意見或者對鑒定意見進行質證,回答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就鑒定意見或有關專門性問題的詢問、與對方當事人申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對質。新民訴提出的鑒定人與專家輔助人並存的「雙層」專家證據制度,既能維持鑒定人中立立場,又能對鑒定人的行為和作用形成有效制約,防止鑒定人過度介入訴訟,有利於法官作出更客觀的判斷。

亮點七:關於小額訴訟

增加小額訴訟制度。小額訴訟程序,簡言之是簡易程序的再簡化,其是與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三者並列的獨立訴訟程序。《民訴解釋》就小額訴訟規定的更加詳細,如以不完全列舉的方式明確了適用該程序審理的范圍、糾紛類型(大前提是金錢給付的案件)以及不適用的范圍、類型。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障效率,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亮點八:關於司法確認

增加調解協議確認制度,該制度是指對於涉及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糾紛,經具有調節職能的組織調解達成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的協議後,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的一種新的案件類型。新民訴規定:提出時間系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主體系雙方當事人共同提出,管轄法院系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法院。

亮點九: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程序

增加擔保物權實現制度。申請人系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以及抵押人、出質人、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或者所有權人等;管轄法院系「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法院」等。另外,擔保物權實現案件的具體程序:提出申請,同時提交《民訴解釋》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的材料,法院受理後依據《民訴解釋》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內容進行審查,並依據《民訴解釋》第三百七十二條的規定作出處理。值得注意的是裁定生效後,申請人即可申請強制執行。

亮點十:關於檢察建議

增加檢查建議制度。目前,進入再審有三個渠道:一是人民法院依職權再審;二是當事人申請再審;三是抗訴再審。就新民訴審判監督程序規定看,「法院糾錯先行,檢察院抗訴斷後」以及「在窮盡審判監督救濟渠道之後,再啟動檢查監督機制」是得到了立法機關的認可。在檢察機關作出提出或者不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得再次向檢察機關申訴。此時,當事人也不得向人民法院再次申請再審或申訴。也就是說,所有程序終結。實際上,我國的有限再審制度是通過法院處理一次、檢察院處理一次所達到的。

『玖』 新民事訴訟法實施日期

你好,
「新民事訴訟法」是錯誤的概念,實際上嚴格說來,是新頒布了民事訴訟法修正案(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自本法公布之日施行」是民事訴訟法本身的規定。而你所謂的「新民事訴訟法」施行日期是指修正案施行日期,也即2013年1月1日。

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九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已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12年8
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2012年8月31日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
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二、將第十四條修改為:「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三、刪去第十六條。
四、將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三十四條,修改為:「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
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
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六條:「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
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拾』 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書什麼時候生效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後,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後生效。 如果對方沒有上訴,則過了15天後立即生效。

如果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判決書,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則延期計算。

在法院受理一審上訴後,原一審判決尚不生效,以後是否生效,要根據二審法院的判決情況來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10)新民事訴訟法傻那年生效的擴展閱讀:

判決書出來如何執行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作出判決後,判決書生效的被執行人就需要按規定執行,被執行人不執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熱點內容
司法鑒定大理 發布:2025-09-06 05:08:22 瀏覽:14
黑龍江法官助理套 發布:2025-09-06 05:05:20 瀏覽:814
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成因 發布:2025-09-06 05:00:17 瀏覽:97
貸款公司逾期法律承認嗎 發布:2025-09-06 04:51:26 瀏覽:631
山西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06 04:34:56 瀏覽:550
託管班學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6 04:29:27 瀏覽:937
影響法治發展水平因素 發布:2025-09-06 04:12:48 瀏覽:837
民商法與行政法 發布:2025-09-06 04:05:42 瀏覽:994
2014刺桐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9-06 04:02:41 瀏覽:490
合同法違法監督處理辦法 發布:2025-09-06 03:58:40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