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1行政法學書本思考題答案
請把具體的問題列出來,否則大家不知道你所問 問題的出處。 答案補充 1,它對確定和判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具有重要作用,決定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2,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主體、內容及效力的法律規定也是有所區別的;
3,劃分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也是行政法學理論上對行政行為體系構成進行考察與研究的一種基本思路與方法。 答案補充 問題呢?區分具體或抽象行政行為?
《關於園林綠化工程管理體制規定》也是具體行政行為,因為他的范圍是固定的。注銷或者限制經營范圍更是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補充 具體行政行為是針對特定對象的特定行為、事項而作出的行政行為,而抽象行政行為則是針對不特定對象,不特定行為、事項而作出的行政行為。《規定》只是針對十多個單位,對象固定,而且約束的行為和作出的事項是固定的。因此,該規定雖然是以文件的方式作出,不影響其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認定。
救濟途徑:行政管理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途徑,由行政復議機關、司法機關對該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事實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法,適用法律是否准確,進行審查。行政機關確有錯誤的,行政復議機關分別作出撤銷、變更或確認其違法,並責令行政機關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司法機關(法院)也有權判決撤銷、部分撤銷或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補充 要下班了,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加我QQ聊。
⑵ 江西自考(行政法學 00261)這本書在網上怎麼買
拿錢來,我幫你買。。
或者你可以在當當或者淘寶上面買啊
⑶ 關於《行政法學》的一道題,希望好心人幫忙解答。謝謝!
【解答】來上述執法人自員的行為違法。具體表現為:
(1)執法人員攔截車輛後未經調查和說明理由即作出罰款處罰,違反了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先行調查取證和告知的程序規定。
(2)執法人員因王清的陳述和申辯而加重處罰,違反了行政處罰法關於相對人有陳述和申辯權的規定。
(3)執法人員當場收取罰款違法,違反了罰繳分離的規定。
(4)執法人員來按規定出具省級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罰款收據。
⑷ 行政法學及行政訴訟法學試題。(求答案)
2
1
3
3
3
1.3.4
1.2.3
1.4
2.3
1.3.4
4
2
2
4
4
1.3
⑸ 急~~~~自考法律行政法學00261,和經濟法概論00244 的重點啊,誰能告訴我一下
細了保過
⑹ 湖北自考行政管理學,我一科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了68分,但是現在變成了00261行政法學,是要重考嗎
你這是遇上自考專業課程改革,正常的這種改革都會有一個前後課程替代表,版也就是說你之前的行政權法與訴訟法這么課程取消後,可以免考新計劃的一門課程,兩者學分差不多。具體替代關系不清楚,你可以聯系自考辦工作人員。
你不用去重考。當初用企業管理替代了物理(工),簡單說你前面的課程考完就可以不用考新計劃對應的課程,可以用舊課程的單科成績去申請最後的畢業。
⑺ 請問:浙江自考秘書本科段課程00261行政法學是否可以頂替上海自考法律專科段00261行政法學
您好。
請問您在上海自考時,辦理跨省轉考手續嘛?
如果辦理了,應該是可以的。
安徽省這邊的自考規定,是相同科目名稱、代碼的科目可以通用。
跨省轉考的,我查閱了一下幾個省份的相關規定,相同的科目、代碼的也是可以通用的。
簡單回答到這,希望對您能有一定幫助。
回答者: 勞爾♂ - 十一級 2010-9-10 10:18
------------------------------------------------
針對您的補充內容,我做一下回答:
通常理解自考跨省轉考,是指在一地通過考試後,到另一地方重新開考後將原考地的自考相應科目代入。
但是感覺您是現在上海自考專科,又在浙江自考本科。我推測您應該沒有辦理轉考手續。
所以我分兩塊給您解答一下:
第一,您提問中問的「不同專業不同層次是否可以頂替?相同專業不同層次是否可以頂替?」,通常在同一所屬省級自考委,原則上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只要考試科目和代碼相同成績可以通用,相同專業不同層次一般沒有相同的科目,所以不存在頂替一說。
第二,您目前屬於在兩省同時進行自考,兩省均未完成畢業。 您現在想把在浙江通過的行政法學科目的成績代入到上海來,以便完成畢業。從程序和規定上來說,這樣操作是可以的。您也可以通過辦理省外轉考手續,完成上海的自考專科的畢業申請和畢業。不過建議,您最好再去浙江省自考委咨詢一下,轉出的成績可否能再轉回來,我目前只是擔心,你行政法學的成績轉出去後,能否再在浙江使用,其他無擔憂。
簡單回答到這,不太完成,希望對您能有一定幫助。
⑻ 00261行政法學視頻教學
個人建意去網路搜一下。
⑼ 行政法學求答案
答案:
一、支付賠償金
二、1、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務員在各種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綜合表現。 公務員因其具有的雙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一方面,公務員是公民。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另一方面,公務員是國家的公務員。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享有公務員的法律地位。公務員的雙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往往會發生沖突。在發生某種法律責任的承擔時應當准確加以劃分。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2、維持判決 維持判決是人民法院通過審理,在查清全部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確認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宣告予以維持的判決。人民法院作出維持的判決必須具備以下的法定條件: ① 被訴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 ② 被訴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正確; ③ 被訴的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定的程序。
3、自由裁量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的對稱。指法律規范僅對行為目的、行為范圍等作一原則性規定,而將行為的具體內容、條件、標准、幅度、方式等留給行政機關自行選擇、決定而實施的行政行為。由於行政活動所涉及的社會情況紛繁復雜,行政法律規范規定得再詳細也無法窮盡,因此,行政機關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自由裁量的權力,,才能有效地行使其行政職能。
4、行政補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為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失,由國家依法予以補償的制度。
5、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身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它是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
三、1、不對。行政獎勵的性質是行政主體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賦予受獎勵者以獎勵性權利的一種無強制執行力的具體行政行為。
2、不對。行政復議是依申請而非依職權主動為之的行政行為。
3、不對。接受行政委託的組織超越受委託許可權,給行政相對方造成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應是委託行政機關。
4、對
四、1、二審法院。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而此案作出原生效判決的法院為二審法院。
2、撤銷被告處罰決定。《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張某的嫖娼行為已經超過2年才被發現,應不再給予行政處罰。因此,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二)項之規定,對於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
五、論述題
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合理性原則和合法性原則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合法性原則適用於行政法的所有領域,合理性原則主要適用於自由裁量領域。隨著國家立法進程的推進,原先屬於合理性的問題可能被提升為合法性問題。合理性原則的具體內容包括:
①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
②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③平等適用法律規范,不得對相同事實給予不同對待;
④符合自然規律,如符合法律規定的「合理採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⑤符合社會道德,如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
⑽ 《行政法學》案例分析題,請各位大大解答下啊,事後加分。
你真夠懶的....
.夏某必須先經過復議,不經復議不得起訴,原因:稅收行政行為的復議前置(我都一年多沒看這個了,還記得,看第二題也知道啊,這種題目,先看後面的題,答案都在後一題)
當然是上一級稅務機關了,市國稅(行政復議一般都是找上一級機關,很少找其他的,你就想,別人的兒子打你了,你找誰訴苦啊,肯定找他爹啊,找他爺爺叔的不管用,找你爹,你爹肯定罵你沒出席)
錯就改嘛,直接變更稅務局行政處理決定就行了嘛(這事情又不復雜,變更就完事了)
你要是要法言法語,我真忘了,按我的思路去翻書,絕對正確,以後做題,就想到,政府那些部門是你兒子,兒子犯錯了怎麼辦,要不就打,要不就告訴他爸,他爸都不管,連他爸都可以告,如果兒子很牛逼,事情很復雜(向計算稅啊,專利啊這些技術問題,這些破玩意,法官都不會,有時判案,還得問他爹),那就先給他爹說,你兒子打我了,怎麼辦,如果他兒子非常非常牛逼,他爹就更牛逼了(國務院)法院都管不了,那他爹說啥就啥了,你也沒辦法了(這叫好像叫復議終止)
關於時間這些,不知道就選30天
純手打,希望採納,最最主要,希望你輕松的學習法學.......不會的可以問我。(司法考試,簡單答,不要寫那麼多原因(改卷老師不喜歡),平時考試拚命答,上課老師喜歡,證明這孩子上課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