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競合

行政法上的競合

發布時間: 2022-01-13 18:07:01

『壹』 關於法律責任競合

本來案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自,這種情況顯然是要適用《產品質量法》。一是《產品質量法》法律效力高於《認證認可條例》;二是本案同一種行為觸犯二種法律,適用吸收原則,選擇較重的違法行為從重處罰;三是根據本案案情看,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財產安全的滅火器產品必須要沒收,如適用《認證認可條例》只能責令其改正並處5-20萬罰款,對產品無權沒收,這顯然有悖於行政法的精神。

『貳』 行政法法條競合如何處理

受家長委託,帶我班7個學生在生活園吃飯和學習,學生年齡6到7歲,中午10點40時到下午放學一切由老師照顧,每個學生400元交150生活費剩下做兩位老師的辛苦費,該受到何種處分

『叄』 行政法是調整什麼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權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專法是調整行政關系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者說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這個定義有兩層含義:

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所謂調整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就是規定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3)行政法上的競合擴展閱讀:

通常講行政法淵源是指形式淵源,即行政法律規范的載體。凡載有行政法規范的各種法律文件或其他行政法的形式均為行政法的法源。就整個行政法的法源結構而言,包括成文法源與不成文法源兩大部分。

由於行政權力客觀上存在易腐性、擴張性以及與個人權利的不對等性,因而必須對其加以監督和制約。在各類監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督就是行政法監督。行屬政法通過規定行政權力的范圍、行使方式及法律責任等方式,可以達到有效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違法或濫用的目的。

『肆』 何謂行政法理論上的競爭中立原則

沒聽過行政法中有這種原則,只知道在公務員法里有政治中立原則。
按照你的補充,這種說法大概也只是某位學者自己提出來的,根據字面推測其意思,即在市場經濟領域,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不應當干預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而必須保持一種中立立場,即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須是促進與維護市場主體之間自由競爭的,而不是相反。如果行政機關做出某一行政行為是為了打壓或者幫助某一市場主體在競爭中的地位,那麼就是違反了競爭中立原則。

『伍』 「疑似」法條競合如何處理

某葯監部門在對轄區一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醫療機構未按照規定建立真實完整的葯品購進記錄。在對上述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時,執法人員產生了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應當按照《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41條規定處理,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通報批評。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省出台了《葯品使用條例》,對「未建立真實完整葯品購進記錄」的違法行為,規定「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因此,應該按該《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種意見認為,由於上述兩部規章及地方法規對未建立真實完整葯品購進記錄的行為所設定的法律責任不同,屬於立法上的沖突,應根據《立法法》第86條第一款第三項「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就同一事項規定不一致報國務院裁決」。 【分析】 法條競合原則 「法條競合」是刑法上的概念。參照刑法有關規定,對行政法上的法條競合可作如下定義:是指一個行政違法行為同時違反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行政法律法規條文,依法只能適用一個法條規定予以處罰的情況。法條競合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不同法律法規之間的法條競合;二是同一法律法規之中的法條競合。 對於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主要有兩項:一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即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了不同的法律規定,既符合特別法規定的違法行為構成,又符合普通法規定的違法行為構成,適用法律時按特別法規定處理。二是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即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了同一法律的不同條款,適用法條時按特別條款規定處理。 此外,結合行政法的實際情況,在處理法條競合時還應按照「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前法」等規則來選擇適用法律法規。還需注意的是,由於行政法與刑法打擊或規范的對象不同,刑法中適用原則中「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不適用於解決行政法中的法條競合問題。 「疑似」法條競合 本案屬於「疑似」法條競合,而非實際法條競合。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8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同時,該法第12條規定,國家部、委制定的規章只可以設定警告和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而《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41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和「給予通報批評」並不是《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而屬於行政措施。與之不同的是,該省《葯品使用條例》規定的「警告」、「罰款」則屬於法定的行政處罰種類。因此,《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與該省《葯品使用條例》對於醫療機構未建立真實完整的葯品購進記錄違法行為,前者設定的是行政措施,後者設定的是行政處罰,二者的規定不屬於「對同一事項規定不一致」,不屬於法條競合。 綜上,葯監部門發現醫療機構未建立真實完整的葯品購進記錄行為,應對醫療機構給予警告並責令改正。如發現其屬於情節嚴重的,則可以依照該省《葯品使用條例》規定,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

『陸』 行政法中有吸收犯的概念嗎

吸收犯,因為在司法中沒有確定,每個執法部門不一,沒有具體參照標准,可以在同一行為觸犯2條法規,是可以多罪並罰,但是必須是各自定罪。
例如你說的情況,是既定無證運輸也會定異地販賣煙草。但是處罰或定刑是可以多罪並罰。
再比如,某人進行搶j、強j、殺H,最後在定罪的時候是需要依次定罪,也是最終多罪並罰或單罪定刑,均可。

『柒』 行政法的原理里有具體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求法律依據在那

依據?!具體行為國家做出的,一定具有法律效力《行政訴訟法》 法律是要有內法學強大的理論來支持的,容在法理學的角度,具體行為一經做出就產生一個約束力,這個力是形式上推定的效力,所以才需要進行爭議 爭議後的具體行政行為才具有確定力,這個是實質上的效力。 所以說你說一經做出就產生法律效力,這句話經不起推敲,因為具體行為明顯重大違法時候自視不發生任何效力,可獲得國家賠償。

『捌』 行政法上關於聯合執法的選擇題,很急,有心人幫忙選一下。。。

參考答案:B
聯合執法中三個部門都是獨立的行政主體,其對共同作出的行政行為共同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

『玖』 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規定如何處理

行為人的一個行為既違反行政法中某個法條的規定同時又觸犯刑法的某個法條規定,從而構成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競合。在實踐中,一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情況大量存在,如偷漏稅、走私、破壞公共秩序等行政違法行為等,在行為構成犯罪的同時還觸犯有關行政法的規定。發生行政違法行為和犯罪競合的實施處罰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單處刑罰。即對一行政違法行為己構成犯罪的,只由司法機關給以刑事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就同一事實重復處罰。這實際上也是「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具體體現。對於給予刑罰就足以達到懲處和預防行政犯罪的目的的,就沒有必要再由行政機關予以有關行政處罰。如:對於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流氓活動,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都作了處罰規定。刑法規定,聚眾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破壞公共秩序,情節惡劣的,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在處理這類違法行為時,對於違法者違法行為情節惡劣的,應當由司法機關給予刑事處罰,行政機關原則上就不應再對其適用行政處罰了。這是因為司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已經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而且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處罰其制裁程度已遠遠超過了行政處罰對其的制裁,因此行政機關再對其適用拘留等行政處罰已沒有必要,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適用刑罰後,便不得再適用行政處罰。

2.刑罰與行政處罰雙重適用。即對行為人除由司法機關予以刑罰處罰外,有關行政機關還應予以行政處罰。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行政犯罪具有觸犯刑法和行政法的雙重性,行為人也就應當相應承擔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另一方面,刑罰與行政處罰的種類及功能的差異決定了在適用刑罰的同時還必須適用行政處罰以彌補刑罰的不足。刑法規定的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和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是人身罰和財產罰。僅適用刑法規定的刑罰在有些情況下不足以消除違法行為人犯罪的全部危害後果,也不足以徹底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適用刑罰的同時並處一定的行政處罰有利於更好地打擊犯罪,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實踐中也切實可行。如:對於偷稅。抗稅的違法行為,刑法只規定「違反稅收法規,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除按照稅收法規補稅並且可以罰款外,對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依照有關稅務法規的規定,對於有偷稅、抗稅行為的人,行政機關還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違法者處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還不足以挽回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因而可以並處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以解決刑罰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刑罰和行政處罰並處的問題,有些是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如:刑法規定,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走私物品並且可以罰款 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更多的情況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是單處還是並處,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在司法實踐中靈活掌握。如產品質量法規定,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這一規定,對於銷售失效、變質產品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應給以刑事處罰,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給予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當然這一行政處罰必須是為了解決刑事處罰所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作出的。也就是說一行政違法行為觸犯了刑律,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關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就應當免除;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財產方面的處罰,如罰金,關於財產方面的行政處罰,如罰款就應當免除。

『拾』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麼和什麼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回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10)行政法上的競合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熱點內容
勞動者簽收規章制度的文件 發布:2025-09-05 20:42:21 瀏覽:374
監督管理部門所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5 20:37:48 瀏覽:313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 發布:2025-09-05 20:35:46 瀏覽:561
政府機關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5 20:18:58 瀏覽:399
諸暨律師排行 發布:2025-09-05 20:16:01 瀏覽:716
法院執行訴訟 發布:2025-09-05 20:15:57 瀏覽:311
行政訴訟法三難 發布:2025-09-05 19:43:16 瀏覽:258
康德的道德哲學 發布:2025-09-05 19:40:02 瀏覽:473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為 發布:2025-09-05 19:11:27 瀏覽:899
2015新婚姻法首付男方出 發布:2025-09-05 19:03:45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