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00條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00條

發布時間: 2025-09-05 17:22:23

1. 民事訴訟法200條的二項第五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五款,規定了當事人的申請情形。當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因當事人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而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但法院未進行調查收集時,法院應進行再審。
此款規定的背景是,確保在法律程序中,所有需要的證據都能得到公正的審查與收集。當事人基於客觀限制,無法自行獲取關鍵證據,因此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這表明了證據對案件判決的重要性。
通過這一條款,法律旨在保護當事人權益,確保公平審判。若法院未能履行調查收集證據的職責,可能影響判決的公正性。因此,滿足第五款條件時,法院應重新審視案件,以確保基於完整證據做出裁決。
此條款的適用范圍廣泛,涵蓋了新證據、基本事實證據缺失、偽造證據、未經質證證據、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證據、法律適用錯誤、審判組織組成不合法、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參加訴訟、剝奪辯論權利、缺席判決、遺漏或超出訴訟請求、法律文書撤銷或變更、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等多方面情況。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需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符合再審條件,確保法律的公正執行和案件的公正裁決。這一規定體現了法律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保護當事人權益、維護法律公正性的重視。

2. 民事訴訟法200條再審規定

法律分析:
1、一審二審都敗訴了不能再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
2、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判決就是終身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如果不服二審判決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199、200條的規定按要求申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3. 民訴法第200條全文(民訴法第200條理解與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200條全文如下

第二百零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1. 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 這意味著,如果在判決生效後,當事人發現了新的、之前未提交的證據,且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或裁定存在錯誤,那麼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
  2. 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 如果原判決或裁定所認定的事實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即證據不足或證據鏈不完整,那麼這樣的判決或裁定可能存在問題,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
  3.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 如果主要證據被證明是偽造的,那麼基於這些證據作出的判決或裁定自然無效,當事人有權申請再審。
  4.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 證據應當經過雙方當事人的質證,以確保其真實性和合法性。如果主要證據未經質證即被採納,那麼這樣的判決或裁定可能存在問題。
  5. 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證據時,可以書面申請法院調查收集。如果法院未履行這一職責,導致案件事實認定不清,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
  6. 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 如果原判決或裁定在適用法律上存在明顯錯誤,如法律適用不當或法律條款引用錯誤,那麼當事人有權申請再審。
  7. 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 審判組織的組成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且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必須迴避。如果這兩方面存在問題,那麼判決或裁定的合法性將受到質疑。
  8.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如果未遵守這一規定,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非自身原因未參加訴訟,那麼判決或裁定的有效性將受到挑戰。
  9. 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 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法院違反了法律規定,剝奪了當事人的辯論權利,那麼這樣的判決或裁定可能存在問題。
  10. 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 法院應當在開庭前傳票傳喚當事人。如果未經傳票傳喚即作出缺席判決,那麼這樣的判決將違反法定程序。
  11. 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 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和判決。如果原判決或裁定遺漏了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超出了訴訟請求的范圍,那麼這樣的判決或裁定將存在問題。
  12. 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 如果據以作出原判決或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變更,那麼原判決或裁定的基礎將不復存在,當事人有權申請再審。

理解與適用

  • 當事人在申請再審時,應當仔細對照上述情形,確保自己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
  • 法院在審查再審申請時,也應當嚴格依照上述規定進行審查,確保再審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再審程序是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但也應當避免濫用再審程序,以免影響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4.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三)項情形必須是該法官有處理決定嗎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必須有證據,由本院院長批准或者上級法院批准再審。本級法院沒有這個權力。

5. 民事訴訟法200條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6. 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如下: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6、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民事訴訟對證據質證的注意事項包括什麼
1、質證准備。收到對方的證據後,應當與當事人緊密溝通,就對方提交的證據形成質證觀點,主要圍繞證據的三性。同時有否證據可以反駁對方的這些證據;同時有否證據可以反駁對方的這些證據。同時,對於復雜的案件,還是要求逐一對對方的證據提出的質證意見形成文字,類似於證據清單一樣,以便開庭過程中有所准備,在庭審後可以根據庭審情況的變化作修正,在提交代理詞中一並提交給法庭;
2、質證技巧。總的一個原則是圍繞著「三性」進行。首先要聽清楚對方在提供這些證據所要證明的內容。緊緊圍繞對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開展開質、辯、驗、判。逐一識別、判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評議、判決】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二百零一條
【法院對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的處理】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熱點內容
平橋法院網 發布:2025-09-05 21:05:53 瀏覽:812
律師事務所業務員待遇 發布:2025-09-05 21:05:53 瀏覽:33
如何理解合同法186條 發布:2025-09-05 21:05:00 瀏覽:501
希望你成為女法官的祝福語 發布:2025-09-05 21:00:22 瀏覽:755
勞動者簽收規章制度的文件 發布:2025-09-05 20:42:21 瀏覽:374
監督管理部門所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5 20:37:48 瀏覽:313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 發布:2025-09-05 20:35:46 瀏覽:561
政府機關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5 20:18:58 瀏覽:399
諸暨律師排行 發布:2025-09-05 20:16:01 瀏覽:716
法院執行訴訟 發布:2025-09-05 20:15:57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