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國籍受中國勞動法保護嗎
㈠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有合同糾紛受勞動法保護嗎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勞動合同法當然適用於外國人,無理終止勞動合同即屬於違法解除,員工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
㈡ 外國使館人員適用中國的勞動法嗎
外國人在來中國就業應適用《外自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
第五條 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後方可聘用。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本規定未申領就業證擅自就業的外國人和未辦理許可證書擅自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由公安機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處理。
㈢ 加入外國籍的中國人還受法律保護嗎
無論是中國人或是外籍(入外籍)人的人權與生命權、財產權都受法律保護,同時也受法律的調整與規范。
㈣ 中國法律保護外國人嗎
1,我國對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實行國民待遇原則,即在中國境內的公民、企業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通過《憲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二條規定:
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因為政治原因要求避難的外國人,可以給予受庇護的權利。
2,在程序方面,我國對外國人的法律地位實行平等原則與對等原則相結合。即外國人在參與訴訟過程中與中國公民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是某些權利被加以限制。見《民事訴訟法》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3,在權利限制方面,比如只能律師中國律師代理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
㈤ 外國駐中國代表處用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1、日本公司駐中國代表處是否有營業執照?如有,就得執行《勞動合同法》;沒回有,就是非法經答營,可直接去工商管理局和公安局以非法經營和詐騙告他。
2、如果你是屬於勞務派遣,應該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聯名舉報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
3、個人還要罰款絕對是唬人的鬼話。
4、以上首先向當地勞動監察12333熱線舉報、投訴,可以要求單位按照勞動合同法賠償的(雙倍工資及未辦的社保醫保)。
5、理由是根據《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㈥ 出國勞務合同受中國勞動法保護嗎
勞務合同是不受勞動合同法保護的。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㈦ 外籍人士(外國人)在上海就業,究竟受不受勞動法的保護
我是上海市勞動局的工作人員,回答你的問題:
1、為什麼說上海比北京先進,就是在法律理念上的不同,你可以看看上海的許多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與勞動部的法律法規不一,那麼你說那個大呢?到底聽誰的呢?
2、比如關於經濟補償金,在勞動合同法沒有出台之前,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就規定經濟補償金不滿6個月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超過6個月支付1個月經濟補償金,而勞動部關於經濟補償金的規定說不滿一年按照一個月算,也就是1天也按照1個月算,所以說在法律法規的人性化角度來說上海是向世界先進思想靠攏。
3、同樣關於外國人就業,中國要和上海接軌,就要和英美法系的一些勞動法理念接軌,你要知道,剛出來的《勞動合同法》是哪裡學來的呢?是學習德國勞動法,但是我們剛出台,德國勞動法就全部修改,可以說「顛覆」。所以我么不能只拿法律條文來看,要拿一些先進的思想去思考問題。
4、國外勞資雙方都是按照雙方協議來的,所以上海關於外國人就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也是處於此目的,就是吸取了先進的思想,就很多過來來中國打工的外籍人士,都覺得中國的勞動法很「滑稽」,為什麼如此保護勞動者。
5、所以我個人認為,法院這樣的判決合情合理,沒有問題,我局仲裁這樣判也沒有問題,樓主用「殖民地」這詞不好,為什麼人家覺得北京人「土」呢,用這個詞同樣是對北京的一種偏見!
㈧ 中國關於外籍人員在華工作務工規定
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未取得居留證件的外國人(即持F、L、C、G字簽證者)、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及持職業簽證外國人的隨行家屬不得在中國就業。特殊情況,應由用人單位按本規定規定的審批程序申領許可證書,被聘用的外國人憑許可證書到公安機關改變身份,辦理就業證、居留證後方可就業。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其他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就業,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任職的規定》執行,並按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三條規定中央級用人單位、無行業主管部門的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可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和辦理就業許可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聘僱外國人,無須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可憑合同、章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和本規定第十一條所規定的文件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申領許可證書。
第十四規定條獲准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須由被授權單位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通知簽證函及許可證書,不得直接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許可證書。
第十五條規定獲准來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憑勞動部簽發的許可證書、被授權單位的通知函電及本國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證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申請職業簽證。
(8)外國國籍受中國勞動法保護嗎擴展閱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國人可免辦就業許可和就業證:
1、由我國政府直接出資聘請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或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出資聘請,具有本國或國際權威技術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確認的高級技術職稱或特殊技能資格證書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並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專家證》的外國人;
2、持有《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海上石油作業工作準證》從事海上石油作業、不需登陸、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勞務人員;
3、經文化部批准持《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進行營業性文藝演出的外國人。
㈨ 外國人在中國辦工廠受哪國的法律保護
外國人在中國辦工廠當然是受中國的法律保護,因為在中國的土地上辦工廠,屬於中國的管轄范圍。
㈩ 外國人受法律保護嗎是不是在中國做了違法的事一回國就沒事了
只要踏上中國的土地都受中國法律約束,任何人都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