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最基本的原則是

行政法最基本的原則是

發布時間: 2025-09-02 07:39:54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顫高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
法律分析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合法行政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慎襲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行政公開原則;行政喚族賀參與原則;迴避原則。4、高效便民原則包括行政效率原則和便寬洞兄利當事人原則。5、誠實守信原則包括行政信和派息真實原則和行政信息真實原則。6、權責統一原則穗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五條 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規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的組織和工作根據憲法第三章第五節、第六節規定的基本原則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②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下列內容: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
(1)行政公開原則;
(2)公眾參與原則;
(3)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分為兩個方面:
(1)行政效率原則;
(2)便利當事人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有三個子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
(2)信賴保護原則;
(3)行政允諾應予兌現,行政機關應作其諾言的「奴隸」;
6、權責統一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
(2)責任行政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③ 六大行政法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六個,分別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誠實守信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應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④ 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1、合法行政原則2、合理行政原則3、信賴保護原則4、高效原則

法律依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第十九條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要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主要由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實施。要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

⑤ 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有六大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法無授權即禁止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依據是行政機關在政治制度上對立法機關的從屬性。行政行為應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的約束,是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
2、合理行政原則:公平、正義(行政主體應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國家應平等對待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考慮應當考慮的因素(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時,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3、比例原則:適當性(行政機關採取的手段必須能夠達到行政目的或者至少有助於目的的達成,並且是正確的手段)、必要性(最小損害原則,行政機關應當選擇侵害相對人權益最小的手段)、狹義的比例(衡量性原則,要求行政機關所採取的手段,不能給相對人權益帶來超過行政目的之價值的侵害)
4、程序正當原則(行政公開、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聽取厲害相關人的意見、說明理由當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時,負有說明理由的義務、不得單方接觸)高效便民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其基本內容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其次是遵循法定時限。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第二是信賴保護原則相對人基於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信賴而對自己將來的行為進行籌劃和安排,由此產生的信賴利益應受法律保護,
第三是行政允諾應予兌現)
6、權責統一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有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第二是責任行政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⑥ 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第一是合法性原則。行政強製作為一項重要的行政權力,其設定和實施都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范圍、條件和程序。
第二是適當性原則。在行政強制領域中也稱為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這樣做才是適當和合理的。
第三是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法律是讓人們遵守而不是讓人們違反的,因此,懲罰不是目的,教育和引導公民守法才是最終目的。行政強制是一類負擔性行政行為,實施結果是對公民人身權、財產權的限制和剝奪,因此不僅不能濫用,還應當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強調少用、善用和慎用,絕不能形成無強制不行政、無強制不管理的思維定式。
部門規章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1、制定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機構不一樣。
2、兩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3、概念上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行政法規的法律效應是高於部門規章的,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而部門規章則需要國務院,部門來決定,並且該部門規章不能違背行政法規中的規定。
綜上所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法律依據】:
《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四項
1、合法行政原則
2、合理行政原則
3、信賴保護原則
4、高效原則
傳統中國行政法理論把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歸納為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然而近些年以來,行政公開原則以及信賴保護原則等行政法原則也越來越被國內行政法學界所認同。

⑦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徹於行政法之中,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現的基本准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熱點內容
開學第一課民法典 發布:2025-09-02 12:53:51 瀏覽:184
注會經濟法需要聽網課嗎 發布:2025-09-02 12:39:53 瀏覽:855
2017年新勞動法保胎假 發布:2025-09-02 12:19:20 瀏覽:951
合同法收貨地起訴 發布:2025-09-02 12:10:06 瀏覽:894
張志勇律師 發布:2025-09-02 11:45:01 瀏覽:10
怎麼寫影響力商法筆記 發布:2025-09-02 11:43:29 瀏覽:764
鄲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2 11:27:21 瀏覽:778
買賣合同的聯系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1:13:42 瀏覽:33
經濟法的思考訓練題 發布:2025-09-02 11:13:05 瀏覽:806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體會 發布:2025-09-02 10:52:18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