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國與新加坡勞動法的差異

中國與新加坡勞動法的差異

發布時間: 2022-01-16 02:16:33

1. 中國勞動法與越南勞動法的差異

越南勞動法要比國內的勞動法在保護勞動者方面嚴格規范的多!

2. 新加坡與中國的異同

到一個新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注意風土人情的差異和生活習慣的不同。

風土人情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聖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飲食: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7%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禁止吸煙。
購物: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新加坡民俗禮儀

服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喜喪禮儀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論華人還是馬來人都很重視。馬來人的婚事要經過求親,送訂婚禮物,訂立婚約等程序。新加坡的華人講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將去世,其子孫必須回家中守在床前。喪禮一般都很隆重。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3. 中國與新加坡的差距在哪裡

一、人人都有房住的社會
2003年,新加坡土地面積604.2平方公里,人口400萬(新加坡人約300萬,其餘是外國在新加坡工作的人),我們可以計算出新加坡人均土地是151.05平方米!!而且這還包括了一些不適合居住的島嶼,還要建公路,要有工廠,學校,要有兵營,真正能夠用來居住的面積屈指可數。新加坡的水也要基本上從馬來西亞進口。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土地和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是如何解決住房的。
新加坡首先國家嚴格控制土地,嚴格規劃,建高樓。另外,為防止少數人擁有過多房產和房地產泡沫,採用了政府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和管理的方法。政府成立建屋局,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目前,全國80%多的人口都居住在這種房屋裡。一般說來,對於新加坡人,一套3室一廳的房子也就是人民幣70萬到100萬。這是因為政府有對公民買房有補貼。而同樣的房子,外國人買住了5年以上的二手的,也要120萬元以上。新加坡的全國平均工資大概是人民幣每月15000(稅前,包括僱主交的公積金)。一般新加坡人,如果夫妻都工作,很容易買下房子。而且幾年以後還可以賣給外國人,掙50萬左右,再到私人房產市場買更好的住房。所以,在新加坡人人都有房住,而且年輕人結婚都可以買房(當地人很少上研究生,要上也是在職那種,不影響掙錢),對於大學生幾年後就可以攢夠房錢而追求其它的了。
目前,上海、北京的住房已經和新加坡的房價差不多了,而我們還要每月有一大比的管理費,停車費。我們土地遠比新加坡充足,而且有充足的勞動力建房。是什麼導致了如此高的房價?一個收入2000左右的普通老百姓,夫妻兩個多少年才可以還清貸款?當大款們擁有別墅和高檔車的時候,那些收入更低的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園一個住房夢?而做為政府,在住房商品化的今天,是不是應該想想如何解決低收入人的住房難,而不是一味的賣地皮賺錢?

二、比起新加坡,深圳成功嗎?
新加坡65年獨立,70年代初才真正開始大的發展,從人均50美元的GDP,用了30多年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最高達到27000美元,現在大概是24000美元,保持了30年平均8%以上的增長率,用30年時間超過以前的殖民國家英國。98年以後發展速度才降了下來。深圳是78年開始的,算起來只是比新加坡晚了十年左右。新加坡是「漁民」和「苦力」的後代,種族和宗教問題復雜,沒有人支持它,完全靠自己。而深圳能夠留下來的大部分是大學生,背靠香港,可以通過戶口引進人,趕走人。這兩個城市有可比性。但是我們需要反思深圳成功嗎?
在新加坡幾乎看不到要飯的,人人有房,安居樂業。據說馬來人(當地人)從小學一直到大學享受免費教育。街上沒有什麼警察,一旦有一個治安案件,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前一段時間,一個中國陪讀媽媽的女兒失蹤。電台和報紙經常是頭版頭條,而且街上很多尋人啟事。後來,發現小女孩遇害,幾萬人專程去悼念。我們想想,那僅僅是一個外國人的孩子啊?她的母親也就是在菜市場幫忙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福建婦女,可是竟然能夠引起如此的重視?深圳在繁榮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街上到處都有警察,查看證件,並經常可以帶走沒有居住證件的人。我在什麼看到很多要飯的,據說關外就更多了。我在台灣的工廠里看到了打工妹們無助的眼神。有人一擲千金,有人在為幾百元的工作而奔波。有人可以支持孩子到英國揮霍,有人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讓學生看他親戚拍攝的電影,女警官胡作非為。我們想想,比起新加坡和香港,做為窗口的深圳成功嗎?通過這個窗口,我們是不是真正學到了我們想學的?

三、67歲退休,70多歲的人也可以找到工作
現在新加坡的退休年齡是62歲,很快將提高到67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都在工作,NUS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學校食堂賣飯和擦桌子的很多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一方面這是因為新加坡福利差,很多老年人的根本沒有足夠的積蓄(我們將在後面討論這個話題),另外也反映經濟的發展,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了就業機會。全國300多萬當地人,100萬外國人,其中據說有30萬從中國去的。這么多外國人都有工作,可想而知,當地人就業是比較挑剔的。其經濟發展不是光看GDP的,也要看就業率。有就業機會就有發展,實現全民就業比實現GDP的發展更難。
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人員過剩和失業,這是正常現在。問題是我們沒有創造足夠的新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很難讓政府直接創造,政府應該創造的是一種環境,激發個人對理想,包括財富的追求,從而為社會創造就業。讓每一個想工作的人找到工作。我們的畢業分配製度用了10年的時間,只是改革了一半,取消了分配,但是,還是逼著大學生當年必須找到工作,否則戶口打回原籍,永遠沒有改變戶口的機會了。這些都該取消了,都知道要取消,為什麼就這么難?我不想看到「管分配」老師的嘴臉了,也不想看到「管檔案」,更不想和學校戶籍科「管戶口」打交道了。我希望食堂就是外面的餐廳,而不是一個「管食堂」的「老師」管理的處級單位。

四、中國和新加坡的稅率比較
在新加坡如果收入30萬人民幣的話,稅最多大概是2萬。我記得10萬以下大概是不用繳稅的,另外交的公積金也不納稅。應該比西方國家低很多,和香港應該差不多。和美國不同,新加坡第二年夏天交前一年的稅。夫妻兩個可以單獨算,也可以合起來一起算。在稅的計算方面,有很多減免,比如孩子越多,減免越多。比如負擔父母,孩子服役,配偶或者子女殘疾等等。另外,還要遺產稅。顧保姆還有一個LEVY,以防止因為保姆工資過低,使大量新加坡人顧保姆,帶來社會問題。稅可以網上報,收到稅單後,通過ATM或者支票就可以繳了。見不到稅務人員,和單位也沒有關系。最後,通過信,郵寄回繳稅證明。這樣,你可以做為你收入的憑證。
我們中國的稅率演算法太簡單,不考慮一個家庭情況,就一刀切繳稅。另外,每月納稅的的方式我感覺不如按照年計算更加科學。因為月收入波動太大,如有時有獎金,有時沒有,有時有稿酬等一次性收入。另外,繳稅前的收入評估也是防止腐敗的好時機。還有,我記得以前在大學門口,有人攔截自行車收稅。抓住你就倒霉,沒有抓住就沒有人管。我感覺如果一個稅很難執行,不如不收。要收大家就都要公平。

五、新加坡的股市和中國的股市
新加坡股市的平均P/E我估計大概是15倍左右。很多P/E不到10的小公司。很多中國公司到新加坡上市,發行價大概就是10倍,跌到5倍以下的也有不少。在這里,很多公司將收入的50%分紅。很多情況下,一隻股票(如地鐵股票)得到5%的分紅並不困難,這還不考慮Profit的持續增長。股市確實比存款掙錢。我認為關鍵是新加坡不限制資金流動,老百姓對於新加坡沒有信心的話,可以將錢換成美元、歐元等任何貨幣。可以買日本股市,中國B股。可以通過基金投資到任何收益率高的國家,地區和行業。或者乾脆存到花旗銀行,馬來亞銀行。
相比之下國內的公司發行價就是20倍。結果年底不分紅。這樣看中國股市跌了這么多年,比國外還是貴,除非公司前景特別好,否則還要跌。很簡單,從長期看,不如放到銀行。美國的P/E也比較高,但是企業發展快,這點新加坡比不了。我感覺中國還不如不限制資金流動,為什麼要弔死在中國不賺錢的股市,為什麼我們不能到香港用1/2的價錢買同樣的股票?為什麼我們不能到美國買GOOLe,到日本去買SONY,到德國買Siemens,去迎接真正的高科技(而不是清華,北大那些騙人的校辦公司)?

六、新加坡和中國的福利的比較
按說稅這么低,福利應該不如中國了,但是好像又不是。而且新加坡做為一個國家,要保持一定規模的陸海空和外交,花銷不少。新加坡也有類似於中國的基金(好像北京叫做3金或者4金什麼的,企業要給職工交的)。新加坡一般每月工資的20%用做基金,另外,公司再出13%(經濟好是多出些,壞時少一些)。用於醫療,養老和買房。用於醫療和養老的部門年存款利率大約是4%。住房部門可以用來買房,醫療部分可以用來報銷醫療開銷或者買醫療保險。這樣一個人如果30歲時有1萬元基金,63歲退休時將有3.6萬元。老百姓允許用這些錢進行風險低的投資,如債券,股票,投資基金。到55歲時可以取出來,也可以買養老金,到時候每個月就有了固定的退休金。是你的永遠是你的,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清清楚楚,很分明。有人中間到美國工作了幾年,過幾年發展的不好,又回來了,沒關系,以前的帳戶還在,接著交就可以了。很多30多歲的人就開始規劃自己的退休了。
我們有了這些,還不完善。關鍵是一筆糊塗帳。比如這幾金好像只是隨工資掛鉤,而沒有和獎金抓構,這樣是不是太少了。另外,應該擴大到國家范圍,而不是戶口所在地,否則很多人無法交。還要要寫清楚,現在交了,將來究竟享受什麼退休待遇,還是退休是還是像現在一樣安裝行政級別來,如果這樣,大家還有什麼積極性?拚命往上爬就可以了。另外,自己交了多少,是不是定期應該有一封信告訴自己。我記得在上海問過一些同學,他們好像都不清楚這些。如果一個人在55歲去世了,這些基金可不可以轉給配偶或者子女?另外,如果政府代大家投資這部分錢,是不是大家應該享受增值?我們都是一筆糊塗帳。誰也不清楚?至少我是查不到。我老公出國前工作過,估計現在戶口都注銷了,不知道以前交的還有沒有?是不是被貪污了。

七、新加坡的「市長」和中國的市長
在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有一個用戶名和密碼,用來和政府打交道,如報稅,查看自己的公積金,如競標擁車證。政府的任何政策網上都可以找到。比如你可以找到包括總理在內的高官的電話,電子郵件和通信方式。我曾經有事給一個政府部門發郵件,很快就有了回信。另外,全國只有一級政府。
我們也在談政府上網。我記得2000年在上海當時辦護照時,必須到公安局去領表格?為什麼不放到網上讓大家列印?好像4年過去了,還是這樣。我們的上網工程更多是一個展示的平台,有多少人用網路來為老百姓提供真正的便利?現在國內在搞社區,就是以前不歸政府管的,如提倡什麼發揚什麼等等,政府又管起來了。這樣無形加大了財政負擔。按照地域劃分社區的方式相對於把城市分成了村莊。我感覺即使向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一個地方統一管理結婚就可以了。而不是把這個職能分散到社區,因為社區負責一小片,不可能天天開門。另外,政策解釋得也不一樣,有的還強行推銷紀念品,否則就以各種理由刁難。諸如失業登記等等,如此專業和重要的事情,當然應該統一到市級。總之,我們沒有必要養這么多人,這些人沒有權利勒索納稅人。

八、新加坡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
我在這方面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在中國和新加坡都上過學,對國內大學和新加坡大學和了解。新加坡的高校老師收入確實很高,但是都很認真負責。一般說來,老師不能讓研究生干一些與專業沒有關系的開發項目,而且博士生從一開始就是安心寫文章,你寫不出來,老師比你還著急,因為學校也要考核教師的。中國過來的博士生大概每月有人民幣6000到10000的獎學金,租房用去1500人民幣,平時吃飯用1500人民幣。這樣,每個月還會有人民幣3000以上的節余。所以,一般有獎學金的學生日子還是不錯的,有的假日還可以回國或者到其它地方旅遊。新加坡人大多業余讀碩士,很少讀博士的。而且,與國內不同的是,這里沒有班的概念。我記得在國內讀書是,大學有班,有班長,有班幹部,有班主任,負責學生工作。必須住學校宿舍,很多人一個房間。大家矛盾很多,但是也沒有辦法。每年班裡要給學生打品德分,即使是宿舍長都有加分,甚至春遊幫同學也加分。很累,真的很累。畢業時,要綜合測評,班幹部分數最高。幸好那時候已經不分配了,聽以前同學講分配工作就像分房,讓人心裡累。
這邊沒有班,你可以通過一些自發的社團認識人,沒有功利大家相處也就沒有猜疑。可以選擇自己的住處。總之,你就是讀書的,不用管別人,不用求人。你是一個自由的人,隨心所欲的安排你的私人生活,沒有人有權力為你的品德打分,沒有人敢於讓你向它回報思想,你也不必學習新加坡政府的文件,或者領會新加坡的什麼「精神」。沒有畢業分配,沒有感說你不關心集體。你參加任何社團都是自願的。你獻血是自願的,你不願意,學校不會像北師大一樣強行檢查你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你獻血了,也不會有領導摸著你的腦袋說你是新時代的好青年。也不會遇到招生的人勒索和招生黑幕。

九、中國和新加坡生活質量大對比
前邊已經談很多了。這里我要說的是,在新加坡,摩托車是可以用的,因為這是窮人的代步工具(順便說一聲,這里車很貴,先買擁車證,汽車的大約人民幣10萬,摩托車便宜很多。還好老百姓不一定非買車不可,讓那些有錢買車的多出錢好了。)。我感覺很多中國的中等城市,完全沒有必要禁止摩托車。摩托車上下班還是很方便的。好像我們這些城市取消摩托車也沒有反對的聲音。反正有錢人可以買車,享受更好的公路。老百姓就只好擠公共汽車了。這樣,老百姓交了稅,卻沒有權力充分享受使用公路的權力。
新加坡幾乎天天下雨,但是我卻沒有雨傘,為什麼?城市規劃的好。出了門又遮陽和遮雨的,地鐵可能和購物中心連著。不用擔心下雨。

十、新加坡的報紙和中國的報紙
這邊的報紙經常報道一些小事情,比如有人在電梯搶劫啦,車禍啦,往往都是頭版頭條。當然還要一些「無聊」的,如賭博,「迷信」等等。如果有命案,一段時間內都有報道,從出事,到逮捕罪犯,到審訊。最後幾年後還可能改編成電視劇。我記得每年大概全新加坡有20多人死於謀殺。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電影經常看人們通過查看以前的報紙來了解曾經的命案。而這些確實是新加坡人關心的,他們好像沒有什麼大事情關心,死人永遠是大事。
我們一般都是等到破案之後表彰時才知道的。有些是在國外網站上流傳很久了,國內報紙才有。而頭版頭條一般是領導開會學習什麼精神的。大學生因為沒有暫住證被關押,死了才知道。妞妞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網民自發桶出來的,還有那個在美國被打的,本來還是愛國面孔的,沒想到是公款揮霍。我記得以前我所在上海的學校就曾經轟轟烈烈的高過「12345」思想教育工程設么的。

我只是在這里說了新加坡成功的一方面。我是關心中國的發展才去做這些比較的,很害怕被人罵成崇洋媚外。新加坡的問題也一大堆,如中英文都學,但是什麼都說不好。比如老年人工作很多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比如面對中國和印度低成本國家的競爭,找不到有效的應對策略。比如過於嚴格的控制而使社會缺乏活力等等。新加坡還是要繼續學習西方的,因為西方有幾百年的成功經驗,如美國的創造力,歐洲的福利系統,等等。但是做為一個從60年代末期才起步的多元種族國家,比起東南亞那麼多獨立的國家,應該還是比較成功的,而且其成功不全是偶然的,而且老百姓切切實實得得到了實惠。我們要學習的當然是它成功的方面。

4. 新加坡勞動法

1、工作合同:在工作合同中列明的具體工作完成或達到規定的期限回,該合同自動解答除。無固定期限的工作合同,簽約雙方均有權提出終止。簽約一方在合約期滿前提出終止工作合同須提前書面通知對方:
(1)如雇員工作少於26周須提前1天通知;
(2)如雇員工作26周至2年期間須提前1周通知;
(3)如雇員工作2年至5年期間須提前2周通知;
(4)如雇員工作超過5年須提前4周通知。

2、工作時間:工人的正常工作時間每天不超過8小時,每周5天半,即每周工作不超過44小時或每2周工作不超過88小時。工人在僱主的要求下在超過規定的工作時間以外工作,僱主應支付至少正常工資的1.5倍。

3、給付工資:依據工作合同確定工資,包括根據合同完成的超時工作獎金,不包括住宿、水電費、醫療及其它生活福利等。僱主應及時給付工資,當月工資應在第二個月的前7日支付,當月超時工作獎金應在第二個月的前14日支付。僱主支付工資時,可扣除工人未做工日薪、因工人失職造成的錢物損失、向工人提供的食宿費用、提前支付工人的預付款或貸款或多支付的工資以及需由工人支付的所得稅。

5. 中國與新加坡相比,哪個國家的法律最嚴

你好!是的,新加坡的相對來說,要嚴格一些,但我們國家也有嚴格的地方,只能說各有特色吧!

6. 新加坡勞工法

樓上的請別在流鱷魚的眼淚了,我是去過你們那裡做過2年事的,你們也差點拿了我的命,回了國還要吃兩年的中葯調理身體,現在才有點起色,我也非常清楚你的為人,你們有三怕,怕死,怕輸,怕沒錢!!
就是愛面子「怕輸」所以請人家別打廣告,這樣一來可以達到你們的另一個目的去繼續剝削別人,間接達到你們賺錢的目標!!
明知道我們不懂英文,你們往往懂中文卻裝不懂喜歡拿英文合同給別人看,別忘記你們的老祖先也都是中國出去的,只是你們幸運點而已!!
我支持多打廣告,讓更多同志知道更好,別再自我陶醉,別再自我邀功請賞,你們的人力部的辦事人員態度也是夠差的,夠看不起我們國內人的!!
依我個人看,你們的黑中介和我們的黑中介「同流合污」本就應該對受害者各承擔一半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加上,你們還自認是亞州最講法律最公正的地方,你們來中國太方便了,我們還給你們免簽的,加上還有70年代你們已經很發達,而我們還是個封閉的國家,你們有那麼多的方便,為什麼事情還是屢屢發生,我看9成9是你們的沒有盡到最大的責任去避免,監督好國內的中介或者故意讓事情繼續發生,所以你們應該罪加一等,再承擔25%的責任!!

7. 中國與新加坡稅制比較

新加坡現行的主要稅種是: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商品和勞務稅、社會保障稅、遺產稅、外國工人稅、財產稅、印花稅等。稅率不一。體制不同,不能比較。可在網上查找。滿意請採納。

8. 中國新加坡在以下幾方面的異同

政治方面的異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治國方針: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加坡的土地是私有制,我們是公有制
經濟發展:我個人觀點,早期是新加坡模式的資本主義發展要比我們快而且好
而長久看來,者是社會主義而且是我們中國有特色的社會主義要比他們好!
舉個例,我們現在的土地也是私有制,但和他們不同的是,我們有使用期限,比如50年或100年,那之後,想繼續擁有就要再交一次錢,而只要擁有方願意交納政府定下來的價錢,就可以優先擁有,無論別人多出你幾倍的價錢,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繼續優先擁有,而他們資本主義者是永久性的擁有使用權!

9. 新加坡勞動法(離職)

中國勞動法在新加坡不適用,按新加坡的法律,公司是可以不給錢買你未休的假回期。你只能請假,消答掉所有假期。 一般公司可以讓你採用假期抵扣通知期的做法,提早16天離開,但是這樣,公司還是不會給錢補給你。所以,一些人選擇放假,到了最後一天才回來報到,拿工資。

10. 新加坡勞保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僱主,那兒都是私人公司。雖然國家規定一周工作不能超過44小時(5天半),超過部分要按加班費給,普通日子1.5倍,休息及節假日2倍,有的公司新年更多。但還是有公司偷偷違反,特別是對勞務輸出的普通工人。一般公司的年假14天左右,一年可以請病假10天左右(必須有醫院或診所出的病假單MC)。公司都應給外國員工購買醫療住院及人生安全保險,還有牙科保健費(100新幣左右)而且普通的小毛小病,通常都有看病的報銷額(如每次看病在20新幣之內,各公司自定),有些公司是有指定診所看病,大公司還有自己的醫務室。一般大公司的制度完善而且較有保障,小公司就難說了。總之合約很重要,要仔細問清條款!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需要聽網課嗎 發布:2025-09-02 12:39:53 瀏覽:855
2017年新勞動法保胎假 發布:2025-09-02 12:19:20 瀏覽:951
合同法收貨地起訴 發布:2025-09-02 12:10:06 瀏覽:894
張志勇律師 發布:2025-09-02 11:45:01 瀏覽:10
怎麼寫影響力商法筆記 發布:2025-09-02 11:43:29 瀏覽:764
鄲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2 11:27:21 瀏覽:778
買賣合同的聯系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1:13:42 瀏覽:33
經濟法的思考訓練題 發布:2025-09-02 11:13:05 瀏覽:806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體會 發布:2025-09-02 10:52:18 瀏覽:776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 發布:2025-09-02 10:48:09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