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8年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

2018年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

發布時間: 2022-01-17 00:56:01

① 2018年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

法律分析: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為: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② 關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問題

退休返聘人員當然受勞動法保護,同樣享受年休假,只不過是按退休後的工齡計算。

③ 對比勞動法,當中關於勞動合同的一些規定,勞動合同法還有哪些新的內容

無固定期限 合同中的工齡認定不明晰

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10年工齡如何計算已成為《勞動合同法》中爭議最大的問題。

對於勞動者在2008年1月1日以前的工齡,是全算?全部不算?還是部分算?專家學者為此爭論不休。有的專家認為,工齡應該從2008年1月1日起重新計算。而有的專家卻認為,新法實施後,只要前後工齡是連續的,就應該以此計算。

然而,任何個人的解釋都沒有法律效力,這些問題只有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以及勞動行政部門的實施細則出來才能確定。

違約金規定 兩法律「打架」

《勞動合同法》明年1月1日實施,該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特殊情況除外)。在明年1月1日前,不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須支付的違約金進行了約定。明年1月1日以後,此前已和單位約定違約金的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須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嗎?對於這個問題,法學界爭議相當大,想要最終明確,依然只有等待相關部門出台實施細則或司法解釋。

工會的權力可能不會落到實處

《勞動合同法》多處賦予了工會參與權和監督權,如企業制定規章制度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與工會協商;企業解除勞動合同要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企業裁員要聽取工會意見等等。

但工會的權力是否會落到實處?很多專業人士對此持觀望態度。 「這條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對於很多沒有成立工會的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該通知誰呢?如果有工會,企業在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未通知工會,會承擔何種責任,該法並沒有規定。」四川師范大學大學講師劉洲認為,這些賦予工會的權利只是「畫餅充飢」。

「支付令」形同虛設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債務人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後,應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換句話說,只要債務人提出異議,支付令就不發生法律效力,這對勞動者來說等於沒有申請支付令。這條規定雖然引導勞動者申請支付令,但結果卻是增加了勞動者追討工資的程序、時間及經濟成本。

「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太絕對

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反復試用,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僅就字面意思理解,該法條顯得非常絕對。

舉個例子,如果勞動者從一單位離職5年後再次被招用,他所就職的部門和崗位很可能和原來不一樣,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不能再次約定試用期。這有很可能引發新的問題,用人單位招用離職的員工時可能會存在很多顧慮,一旦約定試用期,勞動者也有可能依據本條提出異議,引發新的糾紛。

企業裁員規定 細節不明確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按規定裁減了人員,如果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用人單位重新招人時應通知曾被裁減的人員,這個過程應該由誰來監督?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應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同等條件」應如何界定?對這兩個問題,《勞動合同法》並未明確,只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以及勞動行政部門出台實施細則才能確定。

④ 關於勞動法,勞動合同,請幫幫忙

雖然你與公司形成勞動關系是從02年,但是你如果要申請仲裁或其他途徑進行救濟,那麼你與公司之間的糾紛就是在08年以後,適用《勞動合同法》。
(1)因為你在公司工作4年後才與其簽訂用工合同,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公司應當與你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若沒有,公司就要支付你2倍工資。
(2)途徑:協商;向勞動與社會保障局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仲裁;起訴。
(2)不管B公司是不是原公司的子公司,只要你能舉證證明你與原公司之間存在原公司需要向你支付2倍公司的情況,就行。
(3)是證據!
相關法條:《勞動合同法》
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八十二條第二款: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希望能幫到你。

⑤ 新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未簽訂的條款

1、單位不簽勞動合同屬違法行為,你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向單位索取二倍的工資。
2、任何單位只要使用了勞動力,都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按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為勞動者建立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合同中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必須從用工之日起為勞動者建立所有的社會保險,通常稱為五險一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沒有建立必須補充建立並補繳相關費用。
3、上述要求,通常情況單位不會認可,更不會輕易給你,所以要主張你的合法權益,得到你合法的勞動所得,必須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廠里索賠,如果單位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你仲裁時,你可盡量收集一些相關證據,有利於裁定,沒有也不要緊,勞動糾紛案件,按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舉證的主要責任在用人單位,到時會責令用人單位出示有關證據,你不用擔心。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也有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再者說,沒簽勞動合同,要證明勞動關系,可按照「勞社部發〔2005〕12號」《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你只要有在單位工作的任何證據,工作證或者同事證言都足以證明勞動關系的成立。

⑥ 關於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

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已經嚴重違反勞動法了。無理解僱,你可以獲得:1)之前的加班費用;2)你在之前被扣下的30%的工資收入;3)工作一年即可獲得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且雙倍。

⑦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作為檔案的保存時間

對於在職員工,其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一直保存。對於已經解除或者終內止勞動容關系的員工,其勞動合同應當至少再保存二年備查。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7)2018年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依法妥善保存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用人單位可採取以下措施,妥善保存勞動合同文本:

一是建立指定專人專管制度,將勞動合同文本及時存放在指定地點,並定期清理勞動合同存檔情況,查漏補缺;

二是建立實行勞動合同簽收備案表制度,載明員工姓名、職務、勞動合同起止時間等基本內容,請員工簽字確認後妥善保管;

三是如果發生勞動合同文本遺失的,應與員工協商補簽勞動合同文本。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需要聽網課嗎 發布:2025-09-02 12:39:53 瀏覽:855
2017年新勞動法保胎假 發布:2025-09-02 12:19:20 瀏覽:951
合同法收貨地起訴 發布:2025-09-02 12:10:06 瀏覽:894
張志勇律師 發布:2025-09-02 11:45:01 瀏覽:10
怎麼寫影響力商法筆記 發布:2025-09-02 11:43:29 瀏覽:764
鄲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2 11:27:21 瀏覽:778
買賣合同的聯系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1:13:42 瀏覽:33
經濟法的思考訓練題 發布:2025-09-02 11:13:05 瀏覽:806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體會 發布:2025-09-02 10:52:18 瀏覽:776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 發布:2025-09-02 10:48:09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