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按勞動法員工被迫辭職有經濟塤償

按勞動法員工被迫辭職有經濟塤償

發布時間: 2022-01-22 09:20:15

① 員工被迫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員工因以下原因被迫辭職有經濟補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一點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並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1)按勞動法員工被迫辭職有經濟塤償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等處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決予以撤銷。

對於追索勞動報酬、養老金、醫療費以及工傷保險待遇、經濟補償金、培訓費及其他相關費用等案件,給付數額不當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變更。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調解書,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有下列情形之一,並經審查核實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之規定,裁定不予執行:

(一)裁決的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仲裁范圍,或者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三)仲裁員仲裁該案時,有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四)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勞動爭議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執行的裁定書中,應當告知當事人在收到裁定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

② 員工如果主動辭職,還有經濟賠償嗎

如果員工主動離職的話,是沒有任何經濟補償的,如果是公司的原因導致員工離職,那公司就需要做出相關的經濟賠償。

因此,公司是否需要給員工做出經濟賠償,這個要根據具體的原因,如果是員工自己的個人原因,那就不會有經濟補償,如果是公司造成員工主動離職,那公司就需要給員工做出相關賠償了。

③ 員工本人主動辭職,按照新的勞動法有沒有經濟補償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根據你的情形,不會得到任何補償。
根據46條第二款你可與用人單位協商,由他們提出來 你就能得到補償。

④ 被迫離職有賠償嗎

因為公司原因導致員工被迫離職的情形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公司沒有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

2、公司沒有按照勞動合同或者雙方約定的內容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條件,比如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工資待遇、勞動報酬數額及工作崗位等與約定內容不一致;

3、公司未按期足額向勞動者發放勞動報酬;

4、公司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公司用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在乘人之危的情形下,迫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6、公司在勞動合同或者規章制度中排除了自己的法定責任、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

7、公司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合同並且與勞動者協商一致;

8、公司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因為公司降低原勞動合同約定條件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

......

賠、補償項目

1、如果是因為公司原因被迫辭職,且符合本文情形,則勞動者可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

2、如果是因為公司違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則勞動者可以主張公司支付經濟賠償金;

3、如果公司未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則可以主張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差額;

4、如果公司未依法支付加班費,則可以主張公司支付加班工資,但勞動者要提交證據證明存有加班事實;

5、如果公司未依法繳納社保,則可以要求公司補繳,同時如果在該期間內發生了自費醫療情形,可主張公司賠償可報銷但因未交社保導致無法報銷部分的損失;

6、如果未安排未休年休假,則可以主張公司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

上述僅為一部分常規賠、補償項目,並非所有可主張賠、補償項目。

(4)按勞動法員工被迫辭職有經濟塤償擴展閱讀:

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律依據是《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和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主要情形有,

1、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者職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根據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2、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3、勞動合同簽訂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又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4、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被迫辭職的情況下,勞動者主張經濟補償金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用人單位利用掌握了生產資料的剩餘分配權,利用職權強迫勞動或者限制人身自由,扣除工資或無故拖欠工資。勞動法作為保護勞動者弱勢地位的保護法,維護勞動者的權利是其必然使命。

地方勞動法規中賦予勞動者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權利中規定的事由與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被迫辭職獲得經濟補償金的事由范圍不一致。所以出現某些情況下可以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但不能獲得經濟補償金。

熱點內容
刑法研究犯罪 發布:2025-08-29 18:54:07 瀏覽:611
2018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5-08-29 18:37:50 瀏覽:681
合議庭有法官 發布:2025-08-29 18:36:19 瀏覽:669
蘇州市財經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答案 發布:2025-08-29 18:28:00 瀏覽:774
法律效力強度不同 發布:2025-08-29 18:26:34 瀏覽:854
浙江財經大學的法學 發布:2025-08-29 17:56:44 瀏覽:661
怎麼看待民法典 發布:2025-08-29 17:43:53 瀏覽:102
勞動法配套規定 發布:2025-08-29 17:38:04 瀏覽:133
簡述勞動合同法的適用的勞動關系 發布:2025-08-29 17:34:50 瀏覽:411
活動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17:32:43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