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未畢業簽勞動合同
㈠ 在校大學生未畢業可以和用人單位直接簽訂勞動合同嗎
能否簽訂勞動合同,是看勞動者是否具備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勞動法》第十五條只規定了: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沒有規定未畢業的大學生不可以簽訂勞動合同。且大學生是否為勞動者的認定是,是否具備勞動能力、是否以就業為目的、身體是否健康來決定的,不能以未畢業為由,否定其本人的勞動者的身份。
只是目前我國在未畢業大學生就業維權方面的確是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法規,才導致未畢業大學生就業維權難,但並不代表可以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在符合勞動合同法認定的勞動者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合同依舊是違法的。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未畢業為由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屬於侵害勞動者應有權益,這就是違法的。
如有未畢業大學生,在符合勞動者身份的前提下,受到用人單位不公平對待的,應主動積極向相關部門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不是隨意聽信網路上這些不知道哪來的,企圖鑽法律漏洞為違法單位洗白的,沒有任何道德底線誘騙未畢業大學生心甘情願當廉價勞動力的HR的胡言亂語。
㈡ 未畢業生可以簽勞動合同嗎
未畢業是不能簽勞動合同的,因為在還沒拿到畢業證的時候還是在校生,與公司建立的都不是勞動關系,只是勞務關系具備勞動法中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應屆生還沒拿到畢業證的時候,是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的,只能和就業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應屆生應先簽訂三方協議,等到拿到畢業證之後再簽訂勞動合同。
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㈢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未畢業大學生不能簽勞動合同
還未畢業的學生出來實習只要不在《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禁止之列,都能與企業簽《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此處要正確理解《意見》第12條的立法精神,《意見》第12條的是為了考慮工作時間較為零星而設立的,並非禁止不簽合同。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大學生實習期間,只是未拿到畢業證而已,是文憑問題,法律對就業並沒有文憑限制,實習期已經不用再上課了,所以不再屬於勤工儉學的范疇,而且即使還未到實習期,如果與用人單位就簽了合同,並沒有違反《意見》第12條的規定,因為該條規定是「可以不簽」,不是「應當不簽」,所以這種情形簽了只要不違反《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情形,都是有效的,而且司法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當然,如果已領到《大學生就業推薦表》那就更有資格就業了。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
綜上所述,還未畢業的學生出來實習只要不在《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禁止之列,都能與企業簽《勞動合同》。
㈣ 大學還未畢業,但是與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有效嗎
根據現行的有關規定,在校的學生是不能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也就是說,是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些用人單位希望尚未畢業的學生能到單位工作,即使是這樣,也不能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可以與單位簽訂勞務協議,或者簽訂實習協議,並在協議中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勞部發〔1995〕309號文件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在你還保留學生身份之前,公司與之建立的都不是勞動關系,只是勞務關系,符合僱傭關系特徵的,可以認定為僱傭關系。
還沒拿到畢業證的仍然屬於在校生,不具備勞動法中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因此還沒拿到畢業證的應屆生簽訂的是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是用人單位與學校及在校應屆畢業生之間簽訂的,對即將形成的勞動關系及勞動關系中雙方基本權利義務關系達成的協議。
就業協議形成的三方當事人是用人單位、學校、學校應屆畢業生。
㈤ 沒畢業可以簽定勞動合同嗎
只要年滿十六周歲就可以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題主屬於即將畢業的學生,非在校生,是可以和企業簽勞動合同的。
《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還未畢業的學生出來實習只要不在《勞動法》第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禁止之列,都能與企業簽勞動合同。
(5)勞動法未畢業簽勞動合同擴展閱讀:
1.查明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協議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格是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因此,簽協議之前,一定要先審查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
2.看清合同條款是否明確合法。
合同的內容是整個合同的關鍵部分,一定要認真核查雙方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是否明確了崗位與薪酬等。
3.查看簽訂合同協議的程序是否完備。
和用人單位經協商一致,簽協議時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續。其一,要簽名並寫清簽字時間;其二,必須加蓋單位公章並註明時間,不能用個人簽字代替單位公章。
4.注意違約責任的界定是否明確。
在協議內容中,應詳細表述當事人雙方的違約情形及違約後應負的責任,同時還應寫明當事人違約後通過何種方式、途徑來承擔責任。這樣才有利於當事人雙方履行協議,也有利於防止糾紛的發生及糾紛的解決。
㈥ 沒畢業能簽勞動合同嗎
根據相關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在校生是不能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務關系的,所以沒畢業的學生是不能簽訂勞務合同的。可能有些用人單位會希望學生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希望學生能夠簽訂相應的合同,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拒絕。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還沒接受過社會的歷練,一定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如果已經達到了可以簽勞動合同的要求時,在簽之前也要認真的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要弄清楚,和自己簽合同的單位的一些基本狀況,要了解該單位是否是合法的企業。同時要弄清楚自己在該企業的具體工作內容,以及最終所能獲得的勞動報酬,而且這些東西要清楚的在合同中表現出來,千萬不可以相信口頭約定。
㈦ 大學未畢業可以簽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可以。只要大學生達到《勞動法》規定的就業年齡,符合勞動關系主體資格,具備與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就可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是在校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㈧ 我未畢業,就簽了《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未畢業簽訂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㈨ 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可以簽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可以。只要大學生達到《勞動法》規定的就業年齡,符合勞動關系主體資格,具備與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就可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是在校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㈩ 未畢業的大學生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法律分析:有效,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該勞動合同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國家規定用人單位不能使用童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執行國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十三條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16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被招用的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文藝、體育單位招用不滿16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的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文化、體育行政部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