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刑事轉行政

刑事訴訟法刑事轉行政

發布時間: 2022-01-23 13:29:16

⑴ 刑事案件轉治安案件 按照第幾條法律條文轉

刑事案件轉治安案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五條法律條文回轉。立案後轉,在辦答理過程中,無法確定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辦理。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五條規定:

對發現或者受理的案件暫時無法確定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辦理。在辦理過程中,認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辦理。

(1)刑事訴訟法刑事轉行政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⑵ 刑事案件轉行政案件條款

法律分析: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七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⑶ 刑事案件轉為行政案件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幾條之規定

不是根據刑事訴來訟法源,而是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望採納。

⑷ 刑事拘留轉行政拘留的情形有哪些

由行政拘留轉刑事拘留的情況有以下這些: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4.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⑸ 刑事案件轉為行政案件辦理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哪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版不追究刑事責任,權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⑹ 刑事拘留後轉行政處罰可否

第一、刑事拘留轉為行政拘留,沒有法律依據,也缺乏法理。
刑事拘留是刑訴法所規定,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處罰法所規定。這兩大部門法都沒有規定刑事拘留可以轉變、抵扣行政拘留,也沒有共同的上位法規定可以轉變、抵扣。2004年公安部《關於刑事拘留時間可否折抵行政拘留時間問題的批復》說「經徵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同意,如果行為人依法被刑事拘留的行為與依法被行政拘留的行為系同一行為,應當將其刑事拘留的時間折抵行政拘留時間。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刑事拘留的,應當依法給予國家賠償。但是,如果因同一行為依法被裁決行政拘留,且刑事拘留時間已經折抵行政拘留時間的,已經折抵的刑事拘留時間不再給予國家賠償。」但在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公安部的文件顯然是越權的。之後,2013年1月施行的公安部《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84條也規定,刑事案件撤銷後,可以移交行政處理。但部門規章,顯然也不應涉人身自由抵扣,這個本該是法律規定的立法內容。

第二、刑事拘留轉為行政拘留,給警方開了後門,縮減了當事人權利。
如果刑事拘留轉為行政拘留正當,則意味著,警察辦理刑事案件中,一旦發現不對,即可轉向治安處罰。這種銜接,有濫用職權而無需承擔責任之虞。其次,面對轉化的行政處罰,當事人失去了申辯權、暫緩執行治安拘留期等權利,只能束手就擒。再次,違背「一事不再罰」。同一行為,已被刑事拘留過了,再被行政拘留,顯然是雙重處理。雖然刑事拘留,只是強制措施,但其限制人身自由與行政處罰是無異的,實質上仍是被兩次處罰,頗為不公。可見,這個轉換機制,純粹是為權力設計的,漠視了權利,並不平衡。

故刑事拘留不應該轉為行政拘留。發現錯案後,應當立即撤銷案件,釋放當事人,已經刑事拘留過的,免予追究行政處罰。如果是違法拘留的,則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予以國家賠償。

⑺ 刑事案件轉成行政處罰嗎

法律分析:根據規定刑事案件轉為行政處罰:公安機關在辦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發現同一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如果行政案件尚未結案,可以直接轉為刑事案件辦理,無需履行撤銷手續。如果行政案件已經作出處罰決定,應當先行撤銷行政處罰,再轉為刑事案件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熱點內容
項目經理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4:52:37 瀏覽:162
什麼是職業道德答案 發布:2025-08-29 04:44:41 瀏覽:394
我國企業環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4:44:33 瀏覽:333
杭卅拆違章條例 發布:2025-08-29 04:43:51 瀏覽:920
群體有道德 發布:2025-08-29 04:43:50 瀏覽:330
勞動法對在家辦公的規定 發布:2025-08-29 04:37:33 瀏覽:654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全文 發布:2025-08-29 04:36:43 瀏覽:319
售假多少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4:36:09 瀏覽:367
2017年新婚姻法關於公積金 發布:2025-08-29 04:31:44 瀏覽:109
官兵法治講堂 發布:2025-08-29 04:13:54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