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行政法指導案例匯總
❶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至今發布了多少批了,在哪能找到全部案例
您好,指導性案來例專指依源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程序編選的並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後公開發布的案例。截止目前為止共有16批87件,在在最高人民法院網址上即可查詢。附網址:網頁鏈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❷ 求高手分析 行政法案例
1、答:本案中涉及的行政主體有三個,分別是垂崗鄉政府,縣供電局,垂崗鄉變電所。行政主體它本身是個學術術語而非法律術語。至於什麼是行政主體,學術界有爭議。我國行政法學使用的「行政主體」通常有兩中用法:其一,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他社會公權利組織;其二:具體是指能獨立以自己名義對外行使行政職權和承擔法律責任的某一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他社會公權利組織。因此,垂崗鄉和縣供電局作為行政主體我們不難理解。但是垂崗鄉變電所能否作為行政主體,判斷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第20條第2,3款的規定:」 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超出法定授權范圍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我們知道垂崗鄉變電所是可以作為行政主體的。
2、答:本案應當有垂崗鄉政府和縣供電局以及江某承擔賠償責任。垂崗鄉政府在進行規劃的時候,將村民的宅基地規劃在高壓電線附近,尤其是將江某的宅基地規劃在10萬伏配電線路的正下方,垂崗鄉政府的這種具體行政行為是有欠考慮的。因為其可能嚴重威脅到江某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使其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縣供電局明知有人在其所有高壓線路下建房,卻未及時制止,也沒有和相關部門協調處理好這件事。縣供電局的這種消極的行政不作為明顯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縣供電局作為該高壓線路的所有者,對其所有的高壓線路造成的他人人身損害,應當要付賠償責任的。而江某自己明知在高壓線路下建房會有危險,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未果後,仍然在原來規劃地點建房這是其一。其二,是江某在對通往房頂的入口處理上不到位,並且也沒有對小婷及其家人告之。因此,江某主觀上有過失。要付賠償責任。至於變電所,雖然是行政主體,但在整個案件里它並沒有與江某存在行政法律關系,因此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高手請點解
1、能復當場罰款的只有適用簡易製程序的情形,而簡易程序的罰款額度是在50元以下。100元已經需要適用一般程序。
2、當場罰款的必須依法當場填寫行政處罰決定書。
3、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一級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4、當事人有對罰款不服而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不服則加重處罰」的說法違法。
❹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至今發布了多少批了,在哪能找到全部案例
您好,指導性案例專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程回序編選的並經最高人答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後公開發布的案例。截止目前為止共有16批87件,在在最高人民法院網址上即可查詢。附網址:網頁鏈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山東日照中院判決韓幫峰與聖公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發布時間: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 ■案情 山東省日照市聖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公公司」)分4次向農行日照市東港區支行借款50萬元,第一筆20萬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筆10萬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筆10萬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筆10萬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筆借款到期後,雙方協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東港支行於1998年12月10日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對第三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對第四筆借款進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東港支行三次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公證借款催收通知書。2002年12月,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12月,農行嵐山支行(由東港支行嵐山辦事處變更)與第三人韓幫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50萬元債權轉讓給韓幫峰。2006年2月,嵐山支行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 因聖公公司未還款,債權人韓幫峰起訴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聖公公司償還借款50萬元。聖公公司辯稱,被訴主體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訟請求。 ■裁判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東港支行與聖公公司簽訂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聖公公司應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嵐山支行將債權轉讓給韓幫峰並履行了通知義務,該轉讓行為有效。在債權轉讓前,原債權人均在兩年內進行了催收,未超過訴訟時效。聖公公司系被吊銷營業執照,仍具備法人資格,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借款50萬元。 聖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駁回韓幫峰的訴訟請求。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前三筆借款到期後,債權人的催收行為均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第四筆借款於1999年3月28日到期,債權人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進行了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此後該公司的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債權人於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聖公公司送達催收通知書,說明其有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因該公司無人簽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應當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2006年2月,嵐山支行及韓幫峰將債權轉讓通知送至聖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自此時至韓幫峰起訴,該筆債權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撤銷(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民事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第四筆借款10萬元;駁回韓幫峰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訴訟時效制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而加速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社會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護義務人,考慮歷時很長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賦予義務人以時效抗辯,允許其在法定期間之後可以拒絕履行。 應當看到,後一立法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權利的基礎上,從而以時效制度來促進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本案中,韓幫峰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到聖公公司住所地進行債權催收,足以表明其並未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對債權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達的催收通知書,因無人簽收該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該公司這一事實,韓幫峰既無過失,也非故意,其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故二審法院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四筆借款應予償還。 本案案號為:(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2008)日商終字第77號 案例編寫人: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寶華 李 紅
❻ 最高法發布全國法院第二批徵收拆遷典型案例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布全國法院第二批徵收拆遷典型案例,為人民法院繼續審理好此類案件提供一定的裁判示範,促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引導社會公眾依法訴訟、依法維權。
據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黃永維介紹,這批典型案例涉及農村土地徵收、城市房屋徵收等行政管理事項,涵蓋了徵收拆遷中有關徵收決定、安置補償和強拆實施環節的典型爭議。人民法院通過訴訟監督,及時糾正行政機關在徵收拆遷中的違法行為,同時確認行政機關合法行為的效力,實現了對行政管理相對人訴權、產權的雙重保護。
黃永維表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國法院一審受理徵收拆遷類訴訟分別約為29000件、31000件及39000件,占當年行政訴訟案件總量的13%、14%和17%左右。這組數據說明,徵收拆遷仍是司法監督的重點領域。
他說,人民法院充分認識到解決好徵收拆遷案件的重要意義,將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作為司法工作的著力點,妥善處理好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公共利益和產權保護之間的關系,依法維護好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正常秩序和穩定環境。
拆吧拆吧。
消息來自央廣網。
❼ 最高法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是不是行政法法律淵源
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律規范的外部表現形式和來源,一般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及行政法的其他淵源。
❽ 行政法案例分析
本案66戶農民是否有權對鄉政府棄糧種花的「倡議』』行為提起訴訟,首要的關鍵是政府的「倡議」行為屬於「行政指導」,還是「具體行政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88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8號)第1條規定,「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
所謂行政指導,系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其所管轄事務的范圍內,對於特定的行政相對人運用非強制性手段,獲得相對人的同意或協助,指導行政相對人採取或不採取某種行為,以實現一定行政目的的行為。行政指導的最大特徵是:它是一種規勸性、引導性行為,不具有強制性。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把它表述為「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這一表述,只是表明:行政指導是不具有強制力的;而不意味著:行政指導有兩類,一類是不具有強制力的,另一類是具有強制力的。如果某種「行政指導」具有「強制力」,那隻能說: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一般通過「建議」、「倡議」、「指導」等形式表達出來,但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實質內容。如果實質內容上該行為具有強制力,那不管其冠之什麼名稱,都按具體行政行為,而不是行政指導認定。
在本案中,鄉政府的《倡議書》,從形式上看,不具有強制力,顯然屬於「行政指導」的范疇。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鄉政府強制在一個村試點,顯然不具有「指導性」,而具有「強制性」,所以,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強制性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對66戶農民的起訴理應受理。
❾ 有關行政法的案例,有沒有人可以分析一下。
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不予受理,因為被告不適格,法院無權自行變更被告,記住,司法權是被動的原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六、審理與判決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一)請求事項不屬於行政審判許可權范圍的;
(二)起訴人無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
(三)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法律規定必須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由訴訟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六)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九)已撤回起訴,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十)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
(十一)起訴不具備其他法定要件的。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補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期間責令補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間已經補正或者更正的,應當依法受理。
這個解釋在最後作了寬限規定,似乎我的答案也不是很完全,但是只有受理後才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才會駁回起訴。
您的意思是法院在受理時所作的只是形式審查,但是形式審查不可以阻卻適格審查,也就是說,形式審查之中是要求是格審查的;另外行政訴訟涉及司法權對行政權的有限規制,這也是其不同於其他兩類訴訟之處,這就要求在司法審查行政時,要慎之又慎,否則會出現司法權侵害行政權。
還有如果真得如您所說的「貌似被告」存在,那麼就會對我國的司法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歡迎繼續討論。
❿ 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案例是法嗎
不是。部抄門法包括憲法相襲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司法解釋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對司法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做的解釋。司法解釋分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解釋和這兩個機關聯合作出的解釋。
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履行監督職能、指導審判工作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統一裁判尺度和法律適用標准,保障公正司法,增強司法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加強法治宣傳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