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管轄權轉移
1. 移送管轄與管轄權轉移有何區別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的區別如下:1、移送的原因不同,移送管轄的情況為法院已經受理了案件,但是發現存在管轄權錯誤,移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管轄權轉移的情況為上級法院或者下級法院有管轄權,但是存在不適宜行使的情況,例如涉及到院長迴避等情況;2、處理方式不同,移送管轄發生在同級法院之間,管轄權轉移發生在上下級法院或者同級法院之間,可能是級別管轄轉移,也可能是地域管轄轉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報共同的上一級法院指定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2. 管轄權的轉移必須具體哪些條件
法律分析:管轄權的轉移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進行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有管轄權;2、移送應當有必要有實際意義;3、移送應當在隸屬的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進行;4、移送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同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3. 管轄權轉移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管轄權轉移,是指經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者同意,將某個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上級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4. 新民事訴訟法對訴訟管轄制度作了哪些修改
新民事訴訟法擴大協議管轄的范圍,在法院管轄問題上更加尊重意思自治
【法條索引】:
新民訴法第34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舊民訴法第25條:"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5. 民事訴訟法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的區別
1.管轄權轉移是由管轄權的法院將案件的管轄權移給無管轄權的法院,案件的轉移只是形回式,管轄答權的轉移才是本質;移送管轄則是受訴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卻錯誤的受理案件的情況下,為糾正錯誤而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其移送僅僅是案件,而不涉及管轄權的變更。
2.管轄權的轉移主要是用於調節級別管轄,案件的轉移一般在上下級法院進行;而移送管轄則主要適用於地域管轄其目的在於糾正管轄權行使的錯誤,案件的轉移一般在同級法院間進行。
3.管轄權轉移必須經上級法院的決定或同意,而移送管轄則無需上級法院及受移送法院的決定或同意。
在實踐中必須區分開管轄權轉移和移送管轄
6. 法律-新的民事訴訟法;管轄權轉移和管轄權異議是新的內容嗎
管轄權異議和轉移在舊民訴法中已有。
7. 管轄權移送後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法律分析:需要。司法機關發現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依法立案後,在案件偵查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公安移送管轄後要重新立案。接受移送管轄的人民法院,是需要重新立案,送達立案通知書,然後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8. 什麼叫「管轄權轉移」
就是由上級人民法院的決定將某個案件的管轄權轉交給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級轉為上級法院審理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