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附帶民事

行政訴訟法附帶民事

發布時間: 2022-01-30 20:43:27

A. 建立、完善我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立法構思是什麼

由於我國《行政訴訟法》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沒有明文規定,實踐中司法工作人員無法依,對此類案件的審理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也嚴重地損害了我國法律的權威性,不利於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克服這種現象,使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根本的任務是要立法上著手解決。對立法上是否明文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理論界存在著分歧。有人主張在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中設專門款項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民事訴訟部分,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樣的法律設置,雖然比較簡單易行,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與純粹的民事訴訟畢竟有較大區別,簡單的款項不可能解決實際問題。因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緊密相聯,就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緊密相聯一樣,如果採取簡單的設置,參照《民事訴訟法》是行不通的。 從立法的角度上考慮,筆者認為應當在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中設立專章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予以明確規定。首先明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定義、范圍,這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核心內容,以消除審判實踐中的分歧;其次明確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再之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程序及其審理形式和舉證責任等審理規則予以明確確定,以便於此類案件審理中的正確操作。 總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既可以減少訟累,符合訴訟經濟原則,也有利於防止人民法院對兩個相關聯的訴訟作出相互矛盾的判決。對其進行理論上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B. 行政訴訟附帶民事案件如何收費

行政訴訟附帶民事案件依照規定收取五十元。根據《行政訴訟法》和《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定,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一百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訴訟費用由敗訴方負擔。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條
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應當依照本辦法交納訴訟費用。
本辦法規定可以不交納或者免予交納訴訟費用的除外。
第十三條
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C. 請問審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注意什麼

審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在適用法律和遵循的法律程序上具有雙重性,除適用行政訴訟法有關規定,遵循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外,還要適用民事訴訟法,遵循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在二者發生法律沖突時,應當適用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具體而言,審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舉證責任的承擔上,民事訴訟部分的舉證責任實行誰主張,誰舉證,不受行政訴訟法中被告負主要舉證責任原則的約束,行政主體僅就其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民事訴訟的第三人往往會與行政訴訟的被告在舉證內容上發生重合,甚至於第三人代替行政訴訟的被告就相關問題舉證,在此情形下,民事訴訟第三人出示的證據不得成為行政訴訟被告的證據,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不可發生轉移。但是行政訴訟被告提交的證據如與民事訴訟的第三人需要承擔舉證責任的內容發生重合或者有補充意義,則可以成為民事訴訟部分的證據。2、在訴訟權利上,民事訴訟部分當事人之間可以調解、和解,被告有權提出反訴等,不受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的限制。3、在審判組織上,應當適用同一審判組織。在目前行政訴訟法沒有修改,所有行政案件均由合議庭審理的情況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組成合議庭,對行政部分與民事部分一並審理。3、在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與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沖突上,應當同時滿足兩種爭議對時限的規定,即行政訴訟未超過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期限,民事訴訟也未超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時效。對於行政訴訟已超過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但民事訴訟未超過民事訴訟時效的,當事人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反之亦然。4、在審理期限上,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行政訴訟部分必須在行政案件審理期限內審結,民事訴訟部分適用民事案件審理期限,均自各訴訟立案之日起計算。由於附帶訴訟本身是出於訴訟經濟的角度考慮作出的制度設計,故在審理期限上也應有所體現,即除非附帶的民事案件具有案件重大、復雜、疑難的情形,一般應與行政案件一並審結。5、在判決時,一般應對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部分一並判決,製作一份判決書,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將民事部分分開審理,單獨判決或者調解結案。5、在上訴時,如果當事人就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一並提出上訴,應當一並審理。如僅就判決書中的行政判決部分或者民事判決部分單獨提出上訴,應當視為其接受另一部分判決內容,沒有必要在二審中再行審理,相應的案件當事人可以退出案件訴訟。二審只需在裁判文書中對此予以交代即可。6、在二審案件的審查中,有人主張對整個案件進行全面審查,發現另一部分有錯誤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筆者以為應當區別當事人放棄的部分是行政部分還是民事部分作不同處理。

D. 什麼是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請求人民法院一並解決與該行政行為密切相關的民事爭議。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E.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狀

不能。但可以要求國家賠償。
因為行政機關所作的行政行為時代表的是國家,是在行使國家公權力的行為,而行附民中的民實際上就是一種民事訴訟,而民事訴訟顯然不能適用於一方當事人為國家的訴訟程序中,所以不能適用行附民的方式解決。
對於由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應當以國家賠償程序來解決,尋求國家賠償。如果此時行政行為已被認定為違法,那麼可以向做出該行政行為的機關要求國家賠償;如果此時該行為還未被認定為違法,請一並提起國家賠償要求。無論是哪種方式提起,一定要有相關的證據來證實你受到的損失額度。

F. 行政訴訟案件能否附帶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案件不可以附帶民事訴訟,但在特定的幾類案件中可以要求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G. 刑事附帶民事後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嗎

法律分析:如果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或者履行後就不能再提起民事訴訟。已經賠償或者履行說明已經履行了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或調節,另行再提起訴訟違反了「一事不二理」的民事訴訟原則。如果對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不滿意,可以在上訴期內提出上訴,超出了上訴期的可以依法申請再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H. 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如下:1、附帶民事訴訟必須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2、具有關聯性。3、附帶民事訴訟必須在一審中提起。4、屬於受訴的人民法院管轄。5、在法律規定的時效內提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一條 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I. 行政附帶民事案件單獨立案還是合並立案

要看具體情況,不是所有的附帶民事都可以合並立案審理的。具體可以參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一條 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J. 建立、完善我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立法構思都有哪些

由於我國《行政訴訟法》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沒有明文規定,實踐中司法工作人員無法可依,對此類案件的審理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也嚴重地損害了我國法律的權威性,不利於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克服這種現象,使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根本的任務是要立法上著手解決。對立法上是否明文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理論界存在著分歧。有人主張在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中設專門款項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民事訴訟部分,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樣的法律設置,雖然比較簡單易行,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與純粹的民事訴訟畢竟有較大區別,簡單的款項不可能解決實際問題。因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緊密相聯,就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緊密相聯一樣,如果採取簡單的設置,參照《民事訴訟法》是行不通的。 從立法的角度上考慮,筆者認為應當在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中設立專章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予以明確規定。首先明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定義、范圍,這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核心內容,以消除審判實踐中的分歧;其次明確規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再之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程序及其審理形式和舉證責任等審理規則予以明確確定,以便於此類案件審理中的正確操作。

熱點內容
柏鄉縣律師 發布:2025-08-24 13:00:55 瀏覽:207
房子婚前買的離婚有份嗎新婚姻法 發布:2025-08-24 13:00:19 瀏覽:230
大廠法院吳冰 發布:2025-08-24 12:57:51 瀏覽:366
免費法律服務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24 12:55:25 瀏覽:428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試點 發布:2025-08-24 12:45:36 瀏覽:511
新民法總則生效時間 發布:2025-08-24 12:29:58 瀏覽:525
怎樣考中級經濟法 發布:2025-08-24 12:29:13 瀏覽:478
國際經濟法許可協議的范圍 發布:2025-08-24 12:29:07 瀏覽:687
勞動法執法互聯網專車 發布:2025-08-24 12:29:07 瀏覽:393
肇慶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8-24 12:23:28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