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被告人供述
① 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 可以定罪嗎
那被告人全部承認的 當然可以定罪.
② 被害人陳述與被告人供述的區別
區別:
1、概念不同:被告人供述是被告人就自己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所作的供述。被害人陳述是指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
2、作用不同:被害人陳述對於揭露犯罪、查獲犯罪人、認定案情有重要作用。被告人作為接受審判、極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在審判結束前最後陳述自己的觀點是一項基本的訴訟權利。
被害人陳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詢問被害人,適用詢問證人的規定(第70條)。但被害人的訴訟地位與證人不同。自訴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訴人,享有當事人的權利,負有當事人的義務。
公訴案件中,被害人也享有證人所沒有的一些權利,如在審判中經審判長許可,可向被告人發問,參加法庭辯論等。
被告人供述:
被告人供述是被告人就自己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所作的供述。內容包括承認自己犯了罪,並供述其犯罪的具體情節。用口語供述叫口供,用書面供述叫筆供。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准許。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要被告人親筆寫供詞。被告人如能從實供述與案件有關的事實,對查明案情真相有重要作用,是證據的一種。
(2)刑事訴訟法被告人供述擴展閱讀:
被告人供述:
由於刑事被告人是起訴的對象,案件的處理結果對他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往往避重就輕,推脫罪責,逃避打擊;或者出於其他的考慮,進行虛偽的供述。因此,必須堅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原則,證據、口供都必須經過查對,反對逼供信。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定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被害人陳述:
被害人直接受到犯罪行為的侵害,往往對犯罪情況有較多的了解,其陳述對揭露犯罪、查獲犯罪人、認定案情有重要作用。
但被害人和案件有密切利害關系,有可能因個人怨憤而誇大事實;也可能因突然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精神高度緊張、激動,而發生認識上、記憶上的錯誤。
因此,被害人陳述與事實不一定完全相同。它和其他證據一樣,需經過認真審查核實,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被害人對其有意所作虛偽陳述要負法律責任。
被害人陳述的收集方式:
由公安司法人員或者律師詢問被害人取得。其他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地非法收集。詢問被害人的地點只應該是被害人的單位、住所、公安司法機關的辦公地點。
在我國,被害人既是刑事訴訟的當事人,又是被害人陳述這類法定證據的提供主體。但並不是被害人所作的一切敘述都是被害人陳述。我國被害人陳述的證據屬性,使它與美國的被害人影響陳述存在根本區別。
而被害人作為犯罪行為直接受害者的身份,又使被害人陳述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以及證人證言存在程度不同的共性與個性。
③ 如何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俗稱「口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關案件情況向公安司法人員所作的陳述,包含供述和辯解兩種情況,其中供述又表現為自首、坦白和承認,而辯解不僅包括無罪辯解,也包括主張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申辯,表現為否認、反駁、申辯等。《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進行了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五十四條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④ 刑事案件當庭供述與庭前供述不一致應以當庭供述為准嗎
您好,並不必然以當庭供述為准。特別是在庭前供述認罪,而當庭翻供的情況下,法院要審查翻供的理由,如果理由不成立,且庭前供述與其它證據能夠形成證據鏈的,當然要確認庭前供述的效力。另外,對待被告人供述的效力問題,《刑事訴訟法》規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⑤ 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什麼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內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容,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⑥ 刑事訴訟法中被告人當庭翻供的怎麼處理
被告人來反供屬於正常現自象 ,在法律上並沒有處罰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⑦ 僅有被告人供述能否認定為犯罪
僅有被告人供述不能認定為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孤證不能定案,不能輕信口供,需要其他證據佐證。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⑧ 刑事訴訟法中對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該怎麼辦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內不能認定容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因此,只要有充分的證據,就可以量刑處理。
⑨ 什麼是刑訴中的言辭證據,被告人供述如何認證
您好,
一.什麼是刑訴中的言辭證據
言詞證據,又稱人證,是法官在刑事司法實踐中認證的重點和難點。言詞證據通過人的陳述內容來反映案件真實情況,包括證人證言、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辯解、被害人陳述、鑒定人的鑒定結論(一種較為特殊的言詞證據,是鑒定人對司法和執法人員提交的與案件有關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後出具的書面結論。)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和被告人供述是證據種類中最不穩定,也是潛伏著證明虛假事實情況「危險性」最大的一類證據,正確認證對於保證案件的裁判質量密切相關。
二.被告人供述如何認證
被告人供述無疑是言詞證據中危險性最大的證據,但它的確是實踐中使用最頻繁的證據之一,對它如何認證無疑是法官在認證中的焦點。
首先,要把握的是被告人的口供是不是屬於非法取得的,也就是說是不是偵查機關用刑訊逼供、誘供或其他的欺騙方式取得的證據。承擔非法證據的證明責任,應由偵查機關來承擔。以往由公安機關口頭或書面證明自己在取證中沒有非法取證行為,肯定是達不到證明標準的。要盡快建立實行審訊時的全程錄音、錄像制度,才可能達到此證明標准。這有賴於刑事訴訟法的盡快修改。
要重視其翻供的理由和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一般來說,被告人翻供後會說出一些新的事實和證據,如果這些事實和證據經查證是虛假的,也反證了其翻供的不真實性。但這只能作為法官增強心證的決心,因為被告人可能確實記不清案發當時自己的一些情況,也可能因為緊張有記憶混淆的情況。所以,當被告人的翻供和其他證據不一致時,要注意從千頭萬緒的材料中抓住中心,綜合進行判斷,還要注意被告人供述中部分的不合理不代表全部的不合理。
⑩ 刑事訴訟法如實供述都有哪些要求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中沒有沉默權,但有規定沒有自證其罪的義務,依法是要求應當如實供述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