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勞動法關於違約金的規定
Ⅰ 勞動法關於違約金的條款
法律分析: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條款:一是有專業技術培訓;二是需保守商業秘密即有關競業限制。除此之外,不能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因而,勞動者辭職時,用人單位如援引簽訂的勞動合同要求勞動者按約定承擔違約金,除上述兩種情況外,勞動者可以主張該約定無效而拒絕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其中,根據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想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根據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Ⅱ 新勞動法 違約金
1、勞動合同復法已嚴禁服務期制與競業限制之外的任何違約金。但你的合同是在勞合法生效前簽訂的,當時的法律允許約定員工辭職的違約金,該約定是否因勞合法而自動無效,目前仍在爭議。
2、不過你不用擔心,即使是老規矩下,也不允許約定的違約金過高,因為違約金採用的是損害填平原則,就是損失多少補多少;不採用懲罰原則。你企業不可能因為你辭職就損失十倍吧?
3、如果你公司扣你的工資,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也可以去勞動局申請勞動監察,理由就是公司剋扣工資,你還可以要被剋扣工資的補償金。
Ⅲ 勞動法對違約金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以下情形可以約定違約金: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Ⅳ 咨詢新勞動法關於違約金的規定
員工書面提出辭職30日後,公司一直未作明確答復,但辭職信已經生效了,這時他完全可以離開公司,後來他繼續上班,雙方實際上是又繼續履行了勞動合同,應視為公司未批准其辭職,而員工本人也收回了辭職申請,且公司也同意了,即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已經事實上達成了合意,辭職信自然也就「作廢」了。
Ⅳ 新勞動法中關於違約金的問題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自由約定違約責任。一些用人單位藉此與勞動者約定在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支付明顯過高的違約金,從而實際上剝奪了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權、自主擇業權。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濫用違約金條款,保護勞動者的自主擇業權,《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一是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二是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以上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但對於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的違約金,《勞動合同法》沒有作出禁止性規定。
Ⅵ 勞動法對違約金的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定以下情形可以約定違約金:
一是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二是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Ⅶ 現在《勞動法》是如何規定違約金的
除非公司之前有給你出錢培訓,不然,是不可以要求你如果提前一年離職要賠償內2萬元的違約金的,容這是不合法的。勞動者如果沒有接受過公司的培訓(必須是正規有支出的那種),勞動者隨時有權利提出辭職,公司沒有權利要求勞動者應提前多少時間離職而支付違約金。
其次,競業限制和保密協議一般是指你辭職或離職後,「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符合簽訂競業限制條件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而且該期限應是連續計算的。」兩年內,公司需要和你約定每月給你多少錢的補償,如果在這個情況下,你還是到了競爭單位的公司工作,公司才有權要求你付違約金。這才是所謂的保密協議或競業限制,公司說的那個約定根本不是法定的保密協議或競業限制的內容。
至於加班。。。你有證據的話,就仲裁吧,這是兩碼事情。
Ⅷ 新勞動法對個人違約金方面是怎麼規定的
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專超過服務屬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以上是指單位出資招聘或培訓的違約金。
如果是競業條款,單位支付保密費的,按照合同約定執行違約金,不按照上述賠償上限。
Ⅸ 關於勞動法中違約金的規定
1、看該培訓是否是專業技能賠償
2、是否勞動合同有約定或簽署了專門的培訓協議
3、是否是有財務憑證的培訓
如果上述3條,缺一,就不用賠償!
扣你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