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老刑事訴訟法51條

老刑事訴訟法51條

發布時間: 2022-02-01 05:41:07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和第60條內容

你好,申請取保復候審首先要具備以下條製件:(一)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會發生社會危險的.另外,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希望你滿意,請採納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第五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2)老刑事訴訟法51條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

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內容是什麼

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版人決定,可以由有權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採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
對涉及給付毒品等違禁品或者財物的犯罪活動,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實施控制下交付。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4)老刑事訴訟法51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其他法條

第五十四條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

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第五十五條對非法證據的糾正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五十七條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明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

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第五十八條非法證據的處理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㈤ 刑事訴訟法50條51條60條是什麼

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六十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㈥ 刑訴法第51條規定取保候審的流程是怎樣的

《刑訴法》第51條沒有規定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流程為:首先由犯罪嫌疑人向辦案機關提出取保候審申請;其次,經辦案機關審查後,同意取保候審的,申請人需向辦案機關提供相應的擔保:一種是提出保證人擔保,另一種是提供保證金。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㈦ 新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用「事實真象」,舊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用「事實真相」,哪個對

這兩個字在這種情況下通用

㈧ 刑事訴訟法第51條和第52條的內容是什麼

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專,必須忠實於事實真屬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2號令 發布:2025-08-24 02:27:00 瀏覽:407
大連海洋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24 02:24:54 瀏覽:428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