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公司賠償的幾種情況

勞動法公司賠償的幾種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2-01 07:01:29

1. 新勞動法關於公司辭退員工的賠償是怎麼規定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老闆辭退職工需要給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具體要賠償多少錢,要看具體的情況和員工的工作年限。賠償金一般是以經濟補償 金數額的二倍來計算。當然,也有少數情況是公司解聘員工不需要支付賠償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 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 離職的員工,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公司賠償

勞動者相對於企業來說屬於弱勢群體,為了更好的保證勞動者的權益,政府部門也出台了很多的勞動規定,就算員工已經從企業離職,但是只要滿足相關條件,也可以要求公司賠償費用,有很多企業為了減少賠償,強制將員工開除,也有的擅自將員工調崗,所以勞動者一定要熟悉相關的規定,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企業沒有按照要求給員工繳納五險,員工辭職之後也可以要求企業賠償。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繳納五險和公積金,但是有很多企業對這些規定視而不見,為了減少用人成本,就不給員工繳納五險,這其實已經違背了勞動法。
企業故意剋扣壓榨員工的工資,那麼員工辭職之後可以要求公司進行賠償。有很多員工業績做得非常好,所以業績提成也非常多,但是企業卻臨時變卦,找各種借口和理由扣除員工的績效提成,甚至要求員工無條件加班,那麼員工就可以申請賠償。

3. 《勞動法》這種情況,公司要怎麼賠償

1、鑒於你已與單位連續兩次訂立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你有權與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如選擇賠償,你有權要求3個月工資補償;
3、社保未買或不足,你有權要求單位補繳;
4、補償標准依照《勞動合同書》 ,按年份計算。

4. 請問勞動法怎麼規定公司對離職員工的補償的

1、辭退補償標准

如果公司辭退員工,必須對員工進行補償,補償金額根據員工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進行劃分:每滿一年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不滿一年而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而不滿六個月的,公司需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2、非法辭退員工補償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並且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同時員工不在勞動法規定的辭退范圍內,那麼該用人單位的行為就已經構成違法行為。那麼用人單位就必須支付雙倍的賠償金額給員工作為經濟補償,即工作每滿一年需向員工支付2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3、解除勞動和合同獲得經濟賠償的情況

①當用人單位何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②用人單位沒有按照規定給與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沒有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報酬,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在解除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賠償。
③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和破產,用人單位需向員工支付賠償。
④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降低勞動者工資待遇,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用人單位需支付賠償。

5. 被公司辭退,依據勞動法怎麼賠償的

被辭退,企業要給你補償金,補償金可協商解決。一般是按一年工齡多少錢計算。
辦完手續後去勞動部門失業登記,可領取失業保險金。

6. 勞動法求助,公司賠償員工的有幾種方式,每種對應的法律哪幾條非常感謝

1、公司破產倒閉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法律依據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款的規定。
2、強行辭退,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二倍的賠償金。法律依據為《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

7. 勞動法是怎麼規定賠償公司損失的

如果是員工的原因造成公司存在重大損失,公司是可以向員工追責的,但給予員工的懲罰不能使員工的月工資低於基本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8. 勞動法賠償

1、因為訂單大量減少的原因,公司採取降薪、定期放假的措施,你應當予以一定的理解。
針對目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北京市2月23日出台了指導意見。《意見》中稱,面對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圍繞保障就業、穩定勞動關系,採取多種措施調整勞動力組織,通過縮短工時、輪崗培訓、適時安排年休假、輪崗放假、協商薪酬等辦法妥善處理勞動關系矛盾,盡最大努力不裁員或少裁員。
定期放假的企業應支付員工生活費,生活費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70%。 你半個月的薪水是否符合這個標准呢?低於的話,你可以向公司主張權利。

2、如果你對此決定不接受的話,企業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按工作年限1年補1個月工資的標准向你支付經濟補償金。

3、去年勞動合同法剛實施,用人單位補簽了勞動合同的行為合法。

4、在危機面前,鼓勵職工與企業共同約定行動,同舟共濟,共謀發展。

熱點內容
惠州道德模範 發布:2025-08-24 02:30:01 瀏覽: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2號令 發布:2025-08-24 02:27:00 瀏覽:407
大連海洋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24 02:24:54 瀏覽:428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