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94
㈠ 請問在哪可以找到94年頒布的勞動法具體解釋啊 急用
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規定了職工在本單位工作10年以上的,如果本人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應與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不是什麼工作10年以上才給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聘用勞動者必須繳納社會保險。你母親在本單位工作10多年, 單位必須從參加工作之日起補繳社會保險。另外,1995年勞動法實施後,臨時工的概念已消失,通稱為勞動用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必須繳納社會保險。第73條的就是5項社會保險。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二十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限期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限期的勞動合同。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㈡ 勞動法(1994年)實施前臨時工的待遇及補償規定是什麼
你的問題可能很難得到解決,首先你現在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除,因為已經超過了主張內權利的時效。如果能容夠證明你到現在勞動關系都沒有解除的話還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進行申請。1995年1月後如果勞動關系還成立,那麼之前的臨時工工作年限應該一並計算。
㈢ 94年的勞動法還在用嗎新勞動法指的是什麼
94年勞動法(生效中)是94年通過95年正式實施的。 新勞動法在舊法的基礎上修改,成為勞動合同法,2007年通過。 20080101生效。 ###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促進就業 第三章 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資 第六章 勞動安全衛生 第七章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八章 職業培訓 第九章 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十章 勞動爭議 第十一章 監督檢查 第十二章 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 附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二十八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於1994年7月5日通過,現予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94年7月5日
㈣ 勞動合同法第94條
違反《勞動抄合同法》襲第94條的規定,「招用勞動者」並不是負連帶責任的構成要件。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只有招用勞動者,並且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才是「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按照規定, 不管勞動者受到的損害程度的大小,只要受到傷害,那麼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就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即不分先後次序地根據勞動者的請求承擔責任。在勞動者提出請求時,各個責任人不得以超過自己應承擔的部分為由而拒絕。
這種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形式是一種法定連帶責任,至於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二者之間如何進行責任的劃分,可按因侵權或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的一定比例進行劃分和判定,但這屬於二者之間,不適用於勞動者對其的責任追償。
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對於在民法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當事人可以選擇起訴,也就是說可以同時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全部起訴,也可以只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義務人作為被告。但是,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會追加其他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為共同被告。
㈤ 94年的勞動法還在適用嗎新勞動法指的是什麼
94年勞動法在用,新勞動法實際說的是2007年頒布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因兩部法都規定勞動關系的內容,有部分重疊,所以被大眾稱為新勞動法,實際是兩部不同的法律。
㈥ 請問1994年的《勞動法》和2007年的《勞動合同法》是不同的法律嗎
1994年的《勞動法》和2007年的《勞動合同法》是不同的法律。
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是回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答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2007年頒布的《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是兩部不同的具有密切關系的法律。從立法角度看,兩部法律都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頒布的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從所屬法律部門看,《勞動合同法》是《勞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勞動法》的繼承與發展。從法理角度講,《勞動法》是一般法,在勞動關系方面規定的主要是基礎性的問題,除了包括《勞動合同法》以外,還包括勞動就業、工資、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勞動監察等等。《勞動合同法》是特別法,專門性地對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關系內容進行了具體規定和進一步完善,圍繞勞動合同的訂立、續訂、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規范調整。
㈦ 新中國第一部勞動法是不是1994年制訂的在這以前的勞動法是那年制訂的
是的,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
以前的相關法律法規條例參考如下:
1923年3 月29日公布了《暫行工廠規則》
1929年10月頒布的《工會法
1922年《勞動法大綱》,但並未得到當時政府的確認。
1931年11月7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
晉冀魯豫邊區1941年11月1日就曾公布過《晉冀魯豫邊區勞工保護暫行條例》。
1948年8月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當前任務的決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50年,勞動部公布《關於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規定》
1951年2月,政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1月經修正後重新公布)
1952年8月,政務院發布《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決定》
1954年7月,政務院公布《國營企業內部勞動規則綱要》
1956年6月,國務院公布《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
1956年國務院公布《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築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 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
1958年,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等4項重要規定。
1978年5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原則上批准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1978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實行獎勵和計件工資制度的通知》
1982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礦山安全條例》、《礦山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等3項法律文件。
1982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1986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198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同年勞動部發出了《關於禁止招用童工的通知》
1988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3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1994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4]
新的勞動法已經出來了
舊的已無效
但如果合同是在沒有發布新勞動法的時候簽的
那就按照舊的來辦理
㈨ 勞動合同法適應94年前離崗的職工嗎
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法制原則,《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而在94年前就已離職的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顯然不適用13~14年後才出台的《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㈩ 1994年勞動法頒布之前解除勞動關系的手續。
在勞動法實施之前,勞勞關系(勞動人事管理)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新中國成立到公私合營,經濟國有化。這一時期,是國家穩定,調控經濟,改革舊時代經濟體制,建立自身經濟體制的時期。這一時期,因為出於大變革時代,所以並沒有產生太多勞動糾紛問題。
第二階段是經濟國有化到改革開放前,這一階段是計劃經濟體制。因為是計劃經濟,一切以計劃來,這一時期也沒有關於勞動的法律法規,國務院出台指導性文件,由地方制定相應細則,具體則由企業制定規章制度。由於當時國家,地方,企業是連體的,政企不分家,實際上國家的政策也就是企業的制度,因為特殊歷史環境,也沒有人敢破壞這一規定。
也就是說,在改革開放前,並不存在需要勞動法來調整勞動關系的條件和背景。
第三階段,則是改革開放到勞動法實施。這一階段,由於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勞動糾紛隨之產生,因此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國務院陸續頒布了多條關於調整勞動關系的令,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一些特殊領域,因此,在上個世紀80年代,陸續有一些國務院頒布的法規來約束調整勞動關系。
比如《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務院於1982 年4 月10 日發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2008 年1 月15 日被國務院516 號令廢止,並明確該《條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代替)。